蓝花布上的昆曲

蓝花布上的昆曲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參考價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類: 图书,艺术,工艺美术,织染/刺绣/编织,
  品牌: 张琴

基本信息·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页码:230 页

·出版日期:2008年

·ISBN:9787108029881

·条形码:9787108029881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蓝花布上的昆曲》展示的五部昆曲蓝夹缬图像,遴选自一万多件老蓝花布被面,首次完整面世。丰富、生动的民间艺术形象,以及作者对工艺、民俗的系统研究,对传统戏曲的伦理反思,使《蓝花布上的昆曲》既可轻松欣赏,也可收藏研究。

作者简介张琴女,1971年生。原籍浙江,现居北京。中国民间美术遗产保护与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

著有《中国蓝夹缬》(学苑出版社,2006年)、《乡土温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3年)等。

编辑推荐《蓝花布上的昆曲》将为中国民间戏曲的传世图像增加一个新的门类——戏文蓝夹缬。作者是蓝夹缬工艺的命名者,五年的独立田野调查,使她拥有大量的一手资料。

目录

序一

序二

前言在南戏的故乡

一、童年看到的蓝花布

二、蓝色的昆曲图卷

三、蓝夹缬的传说和歌谣

四、蓝夹缬的制作工艺

五、本书的结构逻辑

第一章白兔记

一、《白兔记》及传世图像

二、蓝花布上的《白兔记》

三、《白兔记》花布的辅助纹样

四、另一版本的蓝花布《白兔记》

链接:戏曲粉本的创作

第二章杀狗记

一、《杀狗记》及传世图像

二、蓝花布上的《杀狗记》

三、《杀狗记》花布的辅助纹样

链接:“空脸”图案的形成

第三章蜃中楼

一、《蜃中楼》及传世图像

二、蓝花布上的《蜃中楼》

三、《蜃中楼》花布的辅助纹样

四、另一版本的蓝花布《蜃中楼》

链接:对称花版的异化

第四章西厢记

一、《西厢记》及传世图像

二、蓝花布上的《西厢记》

三、《西厢记》花布的辅助纹样

四、另一版本的蓝花布《西厢记》

链接:夫妻通腿的流俗

第五章义侠记

一、《义侠记》及传世图像

二、蓝花布上的《义侠记》

三、“义侠记》花布的辅助纹样

四、另一版本的蓝花布《义侠记》

链接:永沉水底的《义侠记》花版故里

结语对蓝夹缬“申遗”的几点看法

附录

图版目录

参考书目

……[看更多目录]

序言中国在历史上有极其丰富的印染技艺,如夹缬、绞缬、戳印、刷印等。长期以来,国人以为夹缬早已失传,但上世纪90年代,在浙江地区又“发现”了夹缬,它以单色——蓝夹缬的形式,活态地存在于民间。蓝夹缬不仅在工艺制作上传承了古老的夹缬技艺,所印花布也是重要的文化载体。用做结婚被面,和当地百姓世代相伴,从未中断。一件完整的蓝夹缬被面,印着以戏曲为主的十六片纹样。蓝夹缬是这一地区民间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大发现。

张琴女士对蓝夹缬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她的主要贡献有两点:

一,她用五年时间坚持在浙江南部作田野调查,初步勘定了蓝夹缬的流布区域,对蓝夹缬的雕版、打靛、印制等工艺进行了详细记录,并在大量的实物基础上,指出蓝夹缬的主要纹样是当时流行的戏曲。她的专著《中国蓝夹缬》(学苑出版社,2006年)引起较大的社会反响,荣获第八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

文摘插图:

蓝花布上的昆曲

蓝花布上的昆曲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