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国史谈:弹指兴衰多少事(套装上下册)

民国史谈:弹指兴衰多少事(套装上下册)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參考價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類: 图书,历史,中国史,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1949年),鸦片战争以后,
  品牌: 杨天石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页码:258 页

·出版日期:2008年

·ISBN:7503539437/9787503539435

·条形码:9787503539435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套装数量:2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弹指兴衰多少事。从孙中山1912年在南京建立临时政府,到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攻克南京,时间不过三十七年,但是,中国大地上发生的变化却是亘古未有的,其中有许多人物值得追念,有许多事件值得记述,有许多经验值得总结。本书对民国时期著名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作了介绍。

媒体推荐不炒冷饭,持之有据,言之成理,娓娓谈来,专家学者不厌其浅,一般读者不厌其深,可以长知识,助研究,怡神志。——杨天石

目录

一 孙中山片断

香港当局驱逐孙中山一案的记载 刘蜀永/2

清政府乞求日本驱逐孙中山 杨天石/4

孙中山与上海中华银行 周兴梁/5

民国创立后孙中山的民族主义 何铭/7

从孙中山等人的一通佚函看“二次革命”失败的原因 陈正卿/9

孙中山论政党政治和革命党执政 朱宗震/11

民国四年孙中山的国庆祝词 肖朴/15

孙黄重新合作的代价 朱宗震/17

孙中山与五四运动 陈漱渝/19

孙中山创建广东空军的一段史实 陈正卿/22

蔡元培请孙中山下野的一段史事 张学继/24

冯玉祥请孙中山北上前后 丘权政/27

李烈钧1924年出访日本 周兴梁/30

孙中山对沙面工人罢工的支持 周兴梁/32

孙中山北上途中的几次重要谈话 周兴梁/34

闻一多与“南海之神” 闻黎明 侯菊坤/36

二 蒋介石踪迹39

汪蒋合作及分离始末 张学继/40

蒋介石假令枪毙孙元良 杨天石/42

北伐中蒋介石负伤身死的风传 杨天石/44

1927年汪蒋上海会谈辨析 杨天石/46

蒋介石逼勒中国银行 杨天石/48

蒋介石要求开除叶剑英 杨天石/51

冯玉祥调停与蒋介石第一次下野 张学继/53

唐生智“东征”与蒋介石第一次下野 张学继/55

桂系逼宫与蒋介石第一次下野 张学继/57

蒋介石1927年的日本之行 张学继/60

蒋介石再逼中国银行 杨天石/62

蒋介石北伐京津的密谋 习五一/64

蒋冯阎李四巨头祭告中山之陵 张学继/67

庐山谈话会与蒋介石的庐山谈话 郭雄/69

蒋介石的呆笨军事指挥 朱宗震/71

蒋介石对越级指挥的辩解 谈斌/73

蒋介石为官僚资本辩 护朱宗震/76

三 民国创建79

从“排满革命”到“联满革命” 杨天石/80

番花同盟分会与广州新军及“三·二九”之役 康乐/81

何天炯谈“三·二九”起义 杨天石/83

一九一一年广州人民率先悼祭黄花岗烈士 周兴梁/85

民国初年的自由党 陈长河/87

黄兴与中华民族大同会 陈长河/90

王芝祥出任直隶都督之争 肖朴/92

民初广东军政府的禁烟禁赌斗争 周兴梁/94

民初广东革命家解放妇女的种种努力 周兴梁/97

广东军政府关心民众疾苦二三事 郑榕/99

邓铿严禁贩卖人口 陈长河/101

松江佃户会与新式农民运动的萌芽 肖朴/102

陈布雷与宋教仁 陈长河/104

陈布雷笔下的“二次革命” 陈长河/106

张振武与宋教仁之死 何铭/108

“宋案”侦破的经过及意义 周兴梁/111

李烈钧迟疑失军机 何铭/113

“二次革命”中宁沪军事协调问题 谈斌/115

邓铿与一九一三年广东反袁独立 陈长河/118

辛亥革命后的客籍军队 朱宗震/119

评黄兴的“缓进论” 朱宗震/121

民初梁启超的“新权威主义”——对袁世凯实施开明专制的期望 朱宗震/123

陈其美之死 朱宗震/126

辛亥·癸丑·丙辰三次革命战争的总结 朱宗震/128

四 北洋人物131

陆徵祥演说失败与组阁危机 朱宗震/132

袁世凯政府指望的中日“互助” 杨天石/134

袁世凯伪造的孙中山“卖国协约” 杨天石/136

蔡乃煌禁烟卖烟 朱宗震/138

卢永祥与浙江联省自治 汪朝光/139

段祺瑞对日《秘密意见书》 杨天石/141

郭松龄联合冯玉祥倒戈反奉 丘权政/144

天津蔡园会议与孙传芳的“足疾” 习五一/147

孙传芳争废中比条约 习五一/149

孙传芳为何向奉系乞降 习五一/151

张作霖与吴佩孚的“电报战” 习五一/153

张学良率军三渡黄河 习五一/154

张学良亲挽敌将 习五一/156

张作霖的“四民主义” 习五一/157

张作霖自称“中山老友” 习五一/159

张宗昌的四维主义 习五一/161

张作霖的对日“蘑菇”术 习五一/162

皇姑屯谋杀张作霖案的幕后 习五一/165

军警索饷与杜锡内阁的垮台 习五一/167

洪述祖临终遗言 朱宗震/168

潘复的“节流”新政 习五一/169

五 北伐前后171

陈炯明与援闽粤军 郑屹/172

广州“女界出征军人慰劳会” 兴梁/175

滇军第四师的哗变与投敌 周兴梁/177

熊克武的被拘与释放 周兴梁/178

“三·一八”惨案与国民军 丘权政/181

北伐时期的迁都之争与宋子文 杨天石/183

1927年南京事件之谜 牛大勇/186

王天培死因之谜 张学继/188

张学良和平易手京都与鲍毓麟旅缴械风波 习五一/190

天津易帜的曲折波澜 习五一/193

六 南京国民政府初期195

宁汉合流的“特委会”成立内幕 张学继/196

吴稚晖与汪精卫的一场笔战 张学继/198

南京“一一·二二”惨案风波 张学继/200

1928年的建都之争 张学继/202

邓演达被捕实情 陈漱渝/205

史良竭力营救邓中夏 周天度/207

西安事变和“七君子”案的一则史料 周天度/209

七 国共关系213

廖仲恺在国民党改组中的卓越贡献 康乐/214

也谈国民党“一大”代表人数问题 周兴梁/218

毛泽东对国民党建设的四项提案 杨天石/220

广州的“二·七”大罢工周年纪念 周兴梁/223

“三·一八”惨案中殉难的国民党员 王善中/225

毛泽东与国民党中央各省区联席会议 杨天石/226

国民党二届三中全会的历史功绩 史知/229

“分共”会议上的于右任与彭泽民 杨天石/232

冯玉祥为何一度“清共” 丘权政/234

白崇禧指责“第二期清党” 杨天石/236

陈济棠“外打内通”,给中央红军借路 周兴梁/238

董健吾、张子华与第二次国共合作 汪朝光/241

1936年的国共上海——南京谈判 汪朝光/243

蒋百里与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张学继/244

国共合作的平型关之战 朱宗震/246

黄河归故道之争 汪朝光/249

1946年初四平街攻防战的政治意义 朱宗震/251

淮海之战黄维陷围时的形势和指挥问题 朱宗震/254

一次鲜为人知的营救张学良行动 陈正卿/256

八 抗日救亡259

宋教仁笔伐日本军国主义 习五一/260

1927年东北反日爱国民众运动 习五一/262

“九·一八”事变后的王造时 周天度/264

“一·二八”抗战中的宋庆龄 唐宝林/267

丁文江关于停止剿共准备抗日的主张 朱宗震/269

1932年的国难会议 张学继/271

邹韬奋和《大众生活》 周天度/275

章乃器在抗日救亡运动中 周天度/278

铁骨铮铮的李公朴 周天度/280

中华民族革命同盟始末 郭雄/282

“七君子”的被捕与释放 周天度/284

抗战以前的中国空军 汪朝光/287

“七七”事变为什么发生在卢沟桥 郭雄/289

“八·一三”淞沪抗战的战略地位 朱宗震/291

1937年的国防参议会 周天度/293

日本为何对华采取战而不宣方针 郭雄/296

近卫文的“最后通牒”——“不以国民政府为对手”的声明 郭雄/298

国民党临时代表大会与《抗战建国纲领》 郭雄/300

关于台儿庄之战的评价 朱宗震/302

抗战中国民党军的侧击战术 谈斌/304

抗战教育史上的一次壮举 侯菊坤 闻黎明/307

冯玉祥与三户图书印刷社 丘权政/310

日本的对华侵略总机关—兴亚院 郭雄/312

抗战时期的中央设计局 汪朝光/314

抗战期间军队的经商风 朱宗震/316

中国抗战与外国军火 汪朝光/317

“美械化”部队的由来 汪朝光/319

青年军始末 汪朝光/321

接收台湾前后 汪朝光/323

抗战胜利后的资源委员会 李轶/325

九 经济、文化与社会327

广州慈善机关与七十二烈士的营 葬兴梁/328

李烈钧治赣的金融政策 肖朴/329

盛宣怀复产的讨价还价 何铭/331

程德全靠夫人治家殖产 肖朴/334

民国初年的印花税 肖朴/336

民国三年内国公债的发行 朱宗震/339

1915年的储金救国运动 尹俊春/341

上海中国银行对中交停兑令的抵制 肖朴/343

袁政府金融混乱洋教士旅途受窘 肖朴/345

廖仲恺的富国裕民经济建设思想 周兴梁/347

何香凝倡导中国妇女纪念“三八”节 康乐/348

“五四”后所谓北大南迁问题 耿云志/350

补选中央研究院院长引起的风波 耿云志/352

“中电”与“中制” 李轶/354

《扫荡报》的兴衰起落 汪朝光/357

国民党在土改问题上的对策 朱宗震/358

马寅初有关官僚资本的论述 朱宗震/361

民国史上的征兵制 李轶/363

十 外交风云365

民初广东军政府的外交活动 史知/366

顾维钧争国权舌战牧野伸显 牛大勇/368

美国在关余问题上的态度 陶文钊/370

裴克斯使华与中苏交涉 汪朝光/372

华盛顿会议上的中国问题 汪朝光/375

1919-1929年间列强对华军火禁运 汪朝光/379

1924年广州学界收回教育权的反帝爱国斗争 周兴梁/382

为中国革命捐躯的苏联英烈——巴甫洛夫将军 周兴梁/384

英国是怎样策划武力压制省港大罢工的 牛大勇/386

英舰强泊西堤与省港大罢工之收束 牛大勇/388

陈友仁与蓝普森的汉口会谈 牛大勇/390

顾维钧与废止中比不平等条约 习五一/392

顾维钧内阁征收海关附加税 习五一/395

日本第一次出兵山东 习五一/397

英国弃守汉浔租界的原因 牛大勇/399

民众自发冲占汉浔英租界始末 牛大勇/401

顾维钧罢免英籍总税务司安格联 习五一/404

日本东方会议与对奉强硬交涉 习五一/406

汪精卫叛逃河内遇刺 郭雄/408

1946年底—国民党情报对香港前景的预测 朱宗震/411

司徒雷登谋求与中共对话 牛大勇/413

陈铭枢为美国与中共对话奔走 牛大勇/415

当年美国分离台湾的密谋 汪朝光/417

十一 文人逸事419

宋耀如与商务印书馆 陈漱渝/420

邹容自贬《革命军》 杨天石/421

反对取缔规则与杨度避难 杨天石/423

中国最早的无政府主义者张继 杨天石/425

刘师培举报章太炎 杨天石/427

刘师培举报章太炎引起的风波 杨天石/429

刘师培举报章太炎引起的风波的余波 杨天石/432

章太炎与民元建都之争 张学继/435

陈范与《红楼梦》研究 杨天石/437

蔡元培以政见为重坚辞教育总长职 肖朴/438

劳乃宣与《共和正解》 何铭/441

戴季陶的文字狱 朱宗震/443

蔡元培和陈独秀的深厚友谊 周天度/445

五四运动中的罗家伦 周天度/448

罗家伦纵论世界新潮 习五一/450

罗家伦与新文学运动 习五一/452

罗家伦致张继先生的第一封信 习五一/453

《威权》与陈独秀被捕案—胡适胜谈之一 陈漱渝/455

两位前驱者之间——胡适脞谈之二 陈漱渝/458

李大钊的才、识、德—“五四”风云人物谱之一 陈漱渝/460

“很打了几次大仗”的刘半农—“五四”风云人物谱之二 陈漱渝/463

勇于立言的钱玄同+AT11—“五四”风云人物谱之三 陈漱渝/466

鲁迅为何与顾+AT25颉刚势不两立 陈漱渝/469

“愚公移山”—一个“五四”青年的人生观 何铭/471

杨荫榆是怎样的人 陈漱渝/473

溥仪出宫、胡适抗议及其论辩 杨天石/475

《情书一束》与《情书一捆》—鲁迅与章衣+AT9萍 陈漱渝/478

《现代评论》停刊后的陈西滢 陈漱渝/483

傅斯年其人其事 陈漱渝/485

傅斯年与国民党 肖朴/489

徐志摩空难事件 陈漱渝/491

徐志摩死因补叙 陈漱渝/494

马君武与张学良的一桩公案 张学继/497

张闻天·鲁迅·胡秋原—左联时期围绕“文艺自由”问题的一场论辩 陈漱渝/499

胡适与《独立评论》周刊 肖朴/502

巧妙的讽谏—读蔡元培佚稿《追怀不嗜杀人的总理》 陈漱渝/504

沙千里和蚁社 周天度/506

沈钧儒与三十年代冤狱赔偿运动 周天度/508

斯诺是如何进入红色区域的? 陈漱渝/511

陈西滢与现代评论派 陈漱渝/513

漫议林语堂 陈漱渝/515

章士钊面面观 陈漱渝/517

我也来谈梁实秋 陈漱渝/520

胡适的情感世界 陈漱渝/523

八十年前关于爱情的大讨论 陈漱渝/526

宋庆龄和鲁迅为什么谴责“福建事变” 陈漱渝/532

陈仪的疏通与郭沫若回国 陈正卿/534

冯玉祥、徐树铮公案的最后一场风波 陈正卿/536

……[看更多目录]

序言我常想,散文有小品,戏剧有小品,史学为什么不可以有小品?散文小品,例如鲁迅的杂文,可以进入最辉煌的艺术殿堂,史学小品就一定只能排斥于科学之宫的门外?

大有大的好处,小有小的作用。崇楼杰阁,固然巍峨壮丽;一亭一台,亦复自有其风流。史学需要万字、数万字、数十万字以至数百万字的鸿篇巨制,但是,如果有一种体裁,能够在不长的篇幅内提出并解决一个问题,说明一个观点,提供一点有益的知识或启示,而读者读起来又不太费时、费事,有点兴味,不也有其存在的价值吗?中国诗歌能在几十个字之内创造出探之愈深,引之愈永的意境;中国绘画能在尺幅之内见万里之遥;史学小品也完全可以小中见大,写出论证严谨、思想深刻而又清新可读的篇章来。

我曾经谈到过,中国古代的史论都不长。贾谊的《过秦论》,总结秦王朝的历史经验,上、中、下三篇加起来不过二千二百余字。苏洵的《六国论》分析齐、楚、韩、魏等国的外交失策,为宋王朝处理对外关系提供殷鉴,全文五百四十余字。王安石的《读孟尝君传》是一篇翻案文章,它一反陈说,对一向以“得士”著称的孟尝君提出了新看法,全文仅九十字。钱大昕的《答问》第十诠释《元史》中的“投下”二字,旁征博引,勾勒了契丹、蒙古时期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形态,全文五百余字。王夫之的《读通鉴论》、《宋论》是有名的史论集,其中的篇章大都在一二千字以至三四千字之间。赵翼的《廿二史札记》,探讨“历代治乱兴衰之故”,题目大,时间跨度也大,但是,其中的文章也都不长。古人能做到的,何以今人做不到?古人所看重的,何以今人不屑为,不愿为?在知识爆炸的今天,恐怕写短文尤其有必要。

笔者有志于斯久矣。多年前,感谢《团结报》,慨允开辟《民国史谈》专栏,使我有可能邀约志同道合者共同经营这一块试验园地。在三年多的时间内,我们一共在这块园地上发表了三百多篇文章。其中,早期的一批文章曾经结集为《民国掌故》一书,由中国青年出版社于1993年出版。后来的文章虽然编为二集,却一直压在我的手头。2007年,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的朱晋平先生愿意将已经出版过的初集和从未出版的二集合为一书,这自然是好事。但是,文章多了,一股脑儿,杂乱无章地推向读者,也未必便于阅读。为此,特根据内容将全部文章大体分为十类,每类再按历史事件的时间先后排列,以期读者读起来能略有头绪。

《民国史谈》开创时,我曾经写过一篇《开场白》,中云:

民国史正在成为热门学问,研究室、研究会一类的机构陆续建立。专业杂志、丛书、专著、资料、多卷本的煌煌巨著正在不断出现。本报不揣谫陋,也想凑凑热闹,因有《民国史谈》专栏之设。凡民国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人物、党派、团体、社会、民族、风俗诸项目,均可入“谈”。每篇字数希望在一两千字之间,或介绍新资料,或提出新问题,或阐述新见解,体裁、风格不拘,叙事、议论、考证均可。总之,不炒冷饭,唯陈言之务去,要求持之有据,言之成理,娓娓谈来,专家学者不厌其浅,一般读者不厌其深,可以收长知识,明往昔,助研究,怡神志之效。这一目的是否能够达到,本报同人尚无把握,只能悬鹄自励,做起来看。

现在看来,专栏的大部分文章还是达到了这一要求的。当然,是否如此,权威的鉴定者还是广大读者。

弹指兴衰多少事。从孙中山1912年在南京建立临时政府,到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攻克南京,时间不过三十七年,但是,中国大地上发生的变化却是亘古未有的,其中有许多人物值得追念,有许多事件值得记述,有许多经验值得总结。千里搭凉棚,没有不散的筵席。《民国史谈》这一专栏虽然早就结束了,但是,笔者仍然希望,我们所倡导的这一体裁能够延续和发展下去。

杨天石

2008年2月

文摘香港当局驱逐孙中山一案的记载

刘蜀永

1895年10月兴中会发动的广州起义失败以后,清朝广东当局对孙中山、杨衢云、陈少白等下了通缉令。香港英国当局也于1896年3月4日向孙中山发出“解票”(即驱逐令),宣称“孙逸仙危及本殖民地的和平与良好秩序”,“按照1885年第4条则例,即更改1882年充军及原情省赦则例第3款”,将其押解出境,“自给票日起计,以5年为期,不准在本港及所属地方驻留”(英国殖民部档案C.O.129/283,第138-139页)。

香港当局发出解票时,孙中山已流亡国外。大约在1897年8、9月间,孙中山曾写信给香港辅政司骆克询问过此事,信件全文如下:

亲爱的骆克先生:

据某些可靠消息说,由于我试图从鞑虏桎梏的酷刑中解救受难同胞,香港政府已宣布将我驱逐出境。

我询问过伦敦的英国朋友,情况是否属实。他们认为如此处理并不符合英国法律和惯例。但我在香港的中国朋友对此问题给予肯定答复。请先生告诉我,此事是否属实。果真如此,我将诉诸英国公众和整个文明世界。

永远忠实于您的孙逸仙(签名)于日本横滨山下町五十三番地文经商店(同前引档案,第136页,原件为英文)

1897年10月4日骆克复信说:

先生:

顷接未注明日期之来函,兹奉命函复先生如下:本政府不愿容许任何人将英属香港殖民地作为避难所,阴谋策划危害一

……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023年上半年GDP全球前十五强
 百态   2023-10-24
美众议院议长启动对拜登的弹劾调查
 百态   2023-09-13
上海、济南、武汉等多地出现不明坠落物
 探索   2023-09-06
印度或要将国名改为“巴拉特”
 百态   2023-09-06
男子为女友送行,买票不登机被捕
 百态   2023-08-20
手机地震预警功能怎么开?
 干货   2023-08-06
女子4年卖2套房花700多万做美容:不但没变美脸,面部还出现变形
 百态   2023-08-04
住户一楼被水淹 还冲来8头猪
 百态   2023-07-31
女子体内爬出大量瓜子状活虫
 百态   2023-07-25
地球连续35年收到神秘规律性信号,网友:不要回答!
 探索   2023-07-21
全球镓价格本周大涨27%
 探索   2023-07-09
钱都流向了那些不缺钱的人,苦都留给了能吃苦的人
 探索   2023-07-02
倩女手游刀客魅者强控制(强混乱强眩晕强睡眠)和对应控制抗性的关系
 百态   2020-08-20
美国5月9日最新疫情:美国确诊人数突破131万
 百态   2020-05-09
荷兰政府宣布将集体辞职
 干货   2020-04-30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逍遥观:鹏程万里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神机营:射石饮羽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昆仑山:拔刀相助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天工阁:鬼斧神工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丝路古道:单枪匹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与虎谋皮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李代桃僵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指鹿为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小鸟依人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千金买邻
 干货   2019-11-12
 
推荐阅读
 
 
>>返回首頁<<
 
 
靜靜地坐在廢墟上,四周的荒凉一望無際,忽然覺得,淒涼也很美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