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与图书馆

名人与图书馆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參考價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類: 图书,传记,人物总传,世界,
  品牌: 徐铁猊

基本信息·出版社: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页码:238 页

·出版日期:2008年

·ISBN:7501336601/9787501336609

·条形码:9787501336609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名人与图书馆》介绍了图书馆的经历。随着岁月的匆匆消逝,我已经进入了老迈的垂暮之年,再也没有长途跋涉的精力,到远处的图书馆去兴味盎然地翻检与搜索了。记得是十来年前,全家在美国的芝加哥团聚时,离住处仅有一箭之遥的地方,有座规模不小的华文图书馆,里面收藏着港台作家、海外华人与西方学者有关当代中国的很多著作,面对这些在国内难以找到的书刊,真想仔仔细细地阅读一遍,以便知悉他们所掌握和运用的史料,并且揣摩与分析其可信的程度。对于他们从不同视角得出的结论,也可以认真地考核其具有哪些科学的含量。

目录

序言

凤凰之子的图书馆情缘

《雷雨》诞生之地

毛泽东一生相伴图书馆

沫若“挖煤

韦棣华——一个被忘却的名人

梁启超与北京松坡图书馆

蔡元培于图书馆之“影响

“北刘南杜”和“中西两杜

马廉与孔德学校图书馆

鲁迅对中国图书馆事业的贡献

美国的总统图书馆

卢木斋与木斋图书馆

李大钊与“亢慕义斋

毁于一“案”的法文图书馆

功臣牛弘

端方其人其事

亚历山大图书馆之“涅架

“马克思的足印”与“列宁的桌子

魂落他乡酾宋楼

居无定所的《四库全书》

浙江“双丁”与“八千卷楼

中国的图书分类

做过图书管理员的名人

徐树兰与古越藏书楼

“南瞿北杨”话沧桑

剧作家的悲剧

遥想“天一阁

李四光——京师图书馆的副馆长

中国近代图书馆之父——缪荃孙

袁同礼与“平馆善本

“不解书缘”张元济

“不要忘记”张謇

当代藏书人

杨守敬“盈筐箧”而归

胡适之于图书馆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两度馆长一生读书

三人“合众”——记上海合众图书馆

一任馆长六十年

学校的好坏取决于图书馆

圣手书生张宗祥

富兰克林的“皮围裙俱乐部

八百包文献八十年沧桑

拿破仑的随军图书馆

“她对书籍的热爱是真的

后记

……[看更多目录]

序言铁猊先生邀我去他供职的朝阳区图书馆讲课时,我每次都是兴冲冲地前往,因为从很年轻的时候开始,就跟不少大大小小的图书馆建立了紧密的关系,常常在那里浏览种种的典籍,或查找有关的资料。在这样频繁的过程中间,竟发生了若干曲折的故事,至今还深深地留存在记忆里面。

随着岁月的匆匆消逝,我已经进入了老迈的垂暮之年,再也没有长途跋涉的精力,到远处的图书馆去兴味盎然地翻检与搜索了。记得是十来年前,全家在美国的芝加哥团聚时,离住处仅有一箭之遥的地方,有座规模不小的华文图书馆,里面收藏着港台作家、海外华人与西方学者有关当代中国的很多著作,面对这些在国内难以找到的书刊,真想仔仔细细地阅读一遍,以便知悉他们所掌握和运用的史料,并且揣摩与分析其可信的程度。对于他们从不同视角得出的结论,也可以认真地考核其具有哪些科学的含量。于是我在前后的两个月之间,每天都准时前往,默默地坐在窗下的长桌旁边,终于读完了书架上陈列的这些著作,觉得收获是不小的。

当我走进朝阳区图书馆的大门,沿着阅览室外面的走廊,透过明亮的玻璃窗,瞧见有许多男女老少的读者,静静地坐在那里阅读的景象,真羡慕他们沉醉于一种高度的精神享受之中。于是我叹息着自己居住的地方,离北京的任何一座图书馆,都存在相当遥远的距离。我张望着这些幸运的朋友们,幻想着如果自己能够居住在这座图书馆旁边的胡同里面,当然也就可以天天都游荡在众多的典籍中间,徘徊再三,流连忘返了。

文摘插图:

名人与图书馆

后记大约1963年,我在中国书店买过一本前苏联莫斯科图书馆编的小册子,内容是教图书管理员如何辨别世界各国文字。书中列举了总共六十种文字,分别介绍了它们各自最明显的特征,在不认识某种文字的情况下,可以依照外观上的特征做出准确判断。我那时是个初中生,除了学校学过一点儿英文,其他大致能分得清的就只有当时生活中常见到的俄文、日文和朝鲜文。而我在粗略读了这本小册子之后,竟可以准确地区分法文、德文、西班牙文、希腊文、阿拉伯文、缅甸文、越南文和世界语。小册子好像是一毛钱买的,后来很快就被我的一位酷爱语言学的同学要去了。但直到四十多年后的今天,我还保持着当时学到的那种分辨文字的能力。

这类能力就是典型的图书管理员的能力:除了自己的图书馆学专业以外的其他学科,不求专,却要广而博。

命运的安排,让我在年近不惑时改行做了一个区级公共图书馆的管理员。我没受过图书馆学专业的系统教育,只是凭着早年间的领悟,努力追求着“广而博”,二十年来一直把它当作了工作甚至人生的一种境界。这本《名人与图书馆》就是这种追求的一个成果。它不是图书馆学方面的专著,只是将图书馆发展历程中值得记取的事物和人物连缀成篇,试图从一个侧面品味历史、品味文化,让人们对图书馆在人类文明传承中的独特作用有一些生动的感性认识。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