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案(二年级·上)(课堂教学设计丛书)

分類: 图书,教材教辅与参考书,高中,高二,语文,
品牌: 程汉杰
基本信息·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页码:288 页
·出版日期:2005年
·ISBN:7303025405
·条形码:9787303025404
·包装版本:2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读者对象:高中生
·丛书名:课堂教学设计丛书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我社出版的中小学各科教案历来深受广大师生及家长的欢迎,对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尤其对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所起的作用就曼大一些。
近年来,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课程设置、教学大纲、教材都相应地进行了一些修叮,其目的就是为了培养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适应知识经湃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一代新人,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此,我们组织仍在教学一线工作的特级教师和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高级教师,根据现行全日制高中教材(人教版)编写了各科教案,冠名为《课堂教学设计丛书》。该丛书与以往的教案有所不同,它更注重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方法上的探索。每堂课的教学分以下几个方面编写:
1.教学目标。注重对学生的价值观、科学态度、学习方法及能力的培养。构建培养学生全方位的素质能力的课堂教学模式。
2.教学重点、难点分析。其分析不仅体现在知识点上,还体现在方法、能力上。
3.教学过程设计。因材施教,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爱学、会学,教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每一堂课教学内容的设计都是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基础,构建教学的问题情景,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过程。
4.课后附有关的小资料,以备老师在教学时选用,解除老师到处找资料之苦。
为体现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有的课时可能有两个“设计”。
我们认为,本套丛书的编写内容适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较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王动性。
目录
阅读
第一单元
1 《诗经》三首
2 离骚(节选)
3 孔雀东南飞(并序)
4 汉魏晋五言诗三首
第二单元
5 梦游天姥吟留别
6 琵琶行(并序)
7 近体诗六首
8 词七首
第三单元
9 记念刘和珍君
10 故都的秋
11 道士塔
12 泪珠与珍珠
第四单元
13 灯下漫笔(节选)
14 漫话清高
15 巴尔扎克葬词
16 短文两篇
第五单元
17 六国论
18 游褒禅山记
19 伶官传序
20 石钟山记
第六单元
2l 项脊轩志
22 五人墓碑记
23 登泰山记
24 病梅馆记
写作、口语交际
第一单元
议论要有理有据
劝说
第二单元
议论要有条有理
讨论
第三单元
诗歌
第四单元
散文
第五单元
自由写作实践
……[看更多目录]
文摘一、教学目标
(一)学习《氓》的比、兴表现手法。
(二)了解古代民歌的又一特点:重章叠唱。
(三)了解文言否定句中宾语前置的一般规律。(四)了解《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认识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特点及时代意义,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
二、难点、重点分析怎样诵读这首诗? 分析:朗读四言诗当以二字为一拍。每句两拍,这是固定不变的,但照此机械地往下读,读者和听者都会感到乏味。这就要求我们根据诗句的内容,在轻重、缓急和语调上作出相应的变化。
(1)轻重。首先要注意句子中的重音,例如“乘彼堍垣,以望复关”,重音当在“乘”“望”二字上,这是写女主人公的动作。又如“淇则有岸,隰则有泮”中,重音当在“岸”、“泮”上,为的是强调事物要受到限制。
相邻的句子中也应当是有重有轻的,例如: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前两句是虚写,是陪衬,女主人公真正的意思在后两句上,因此,前两句可轻读。后两句要重读,这样才能表现出女主人公愤恨和自怨之情。
(2)缓急。指的是速度的快慢。读诗需要懂得变速。如: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前两句叙“我”伤心之情(可能已等了较长的时间),最好读得慢些;后两句叙双方会面后的欢乐,应稍稍加快,使前后形成鲜明对比,以反映出女主人公情绪的变化.。
(3)语调。语调是思想感情的表现形式,对诗中人物的思想感情领会得既细致而又深刻,才能找到合适的语调。这首诗的基调是随着情节的发展变化而变化的:前两章是热烈、欢乐的调子;第三、四、五章是怨恨、自伤的调子;最后一章比较复杂,有怨情∥也有怀旧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