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时期简史(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重点书系)

分類: 图书,政治,中国共产党,党史,
品牌: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共党史出版社
·页码:213 页
·出版日期:2009年
·ISBN:9787509800898
·条形码:9787509800898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重点书系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中国共产党新时期简史》分为六章,历史的伟大转折与改革开放的起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改革走向深入与治理整顿的实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各项事业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迈向新世纪、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30年前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启动的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制度得到巩固和完善的伟大革命,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探索了一条真正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的伟大道路。正如胡锦涛同志强调的,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编辑推荐《中国共产党新时期简史》为《强国之路: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书系》中的一本,对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进程作了简要而全面的回顾,认真总结和研究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基本实践和基本经验。
目录
前言/l
第一章 历史的伟大转折与改革开放的起步/1
一、党对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和历史转折的前奏/1
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与工作中心的战略转移/5
三、拨乱反正的全面展开/11
四、改革开放的起步和对计划经济体制的最初冲击/19
五、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启动/32
第二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改革开放全面展开/37
一、党的十二大和实现小康为目标的发展战略初步形成/37
二、提出全面开展经济体制改革的纲领/41
三、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45
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55
五、外交、国防战略的调整与“一国两制”方针的形成/60
六、整顿党的组织和加强干部队伍建设/66
第三章 改革走向深入与治理整顿的实施/72
一、党的十三大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72
二、国民经济跃上新台阶与治理整顿的初步实施/77
三、平息国内政治风波和新的中央领导集体的建立/83
四、加强党的领导与密切党群联系/87
五、开展睦邻外交和打破西方“制裁”/93
六、治理整顿的完成与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97
第四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各项事业的发展/106
一、邓小平南方谈话与党的十四大的召开/106
二、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步伐/113
三、成功实施宏观调控与制定跨世纪经济社会发展目标/117
四、努力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124
五、继续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130
六、香港、澳门回归与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133
第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迈向新世纪/140
一、党的十五大的召开和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140
二、继续深化改革与成功应对亚洲金融危机/145
三、跨世纪发展战略的制定与实施/152
四、推进军队、国防现代化和发展面向新世纪的对外关系/160
五、“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167
第六章 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175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与小康目标总体实现/175
二、党的十六大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纲领的制定/180
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186
四、继续推进军队国防建设、外交工作和祖国统一大业/194
五、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198
六、党的十七大与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继续前进/203
结束语/208
后记/213
……[看更多目录]
序言从鸦片战争开始,无数中华儿女前赴后继,抛头颅、洒热血,力图探索出一条引领中华民族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这一理想体现在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始终。从太平天国运动到戊戌变法再到义和团运动,中华儿女始终在苦苦探索着。辛亥革命结束了沿袭数千年的封建帝制,为近代中国革命进步打开了新的一页,但很快又陷入军阀混战。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起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开辟了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真正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创造了前提。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30年前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启动的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制度得到巩固和完善的伟大革命,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探索了一条真正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的伟大道路。正如胡锦涛同志强调的,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文摘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后,改革重点开始从农村转向城市。农村改革继续向流通领域扩展,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由局部试点转向全面综合改革,对外开放由点到面、由沿海向内地逐步推进,呈现出新的格局。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取得了重大突破。
十二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根据全会精神.加快推进农村经济商品化的进程。1985年1月,党中央和国务院发布指导农村改革的又一个一号文件:《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文件规定从1985年起,除个别品种外,国家不再向农民下达农产品统购派购任务,按照不同情况,分别实行合同定购和市场收购。粮食、棉花、油料、烤烟、蚕茧、糖料等大宗农产品继续由国家定价,实行合同定购,农民完成合同定购任务后,可以自由购销。这就形成合同定购和市场收购并行的“双轨制”.改变了我国农村实行30多年的统购派购制度.把农村经济逐步纳入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轨道,促使传统农业进…步向专业化、商品化、现代化方向发展。
农村经济向商品化、专业化的转变.改变了原来那种比较单一和城乡分割的产业结构,促成了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随着改革的逐步推进,农村生产力得到极大解放。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渐从土地上转移出来,从事工业、加工业、商业和服务业.使乡镇企业迅速发展,一批新型中小城镇也随之出现。
后记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写了这部《中国共产党新时期简史》。本书由章百家主编。参加编写工作的有:孙大力、武国友、张神根、叶晖南、林晓光、张士义、陈亚杰、王吻、阎文华、张学兵、陈坚、樊锐、朱丹。章百家、孙大力、武国友对全书进行了统改。
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李景田,副主任龙新民、张启华、李忠杰、吕世光,秘书长黄小同审阅了全部书稿,并提出了具体修改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