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于轼谈经济

分類: 图书,经济,经济学理论与读物,综合,
品牌: 茅于轼
基本信息·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页码:319 页
·出版日期:2009年
·ISBN:7561344767/9787561344767
·条形码:9787561344767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茅于轼谈经济》集茅于轼先生的经济学作品百篇,第一编讲述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身边的经济学,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同时又充满经济学的智慧。第二编政策与经济学,探讨国家政策对经济的影响。第三编为作者多年的经济学论述,满怀一个经济学家的良知与思考。第四编回望我们走过的经济学道路,并且与第五编展望未来一起,帮助我们了解身边及世界,掌握经济学知识。
作者简介茅于轼,著名经济学家,被誉为“经济学界的鲁迅”。1929年出生于南京,1950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系。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研究运输经济、数理经济,曾先后担任亚洲开发银行、非洲能源政策研究组、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顾问;1993年从中国社科院退休,参与创办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并担任主要领导至今。茅于轼是当代中国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之一,主要著作有:《择优分配原理》、《生活中的经济学》、《中国人的道德前景》、《谁妨碍了我们致富》、《寻求社会致富之道》、《经济白话》等。
媒体推荐股票市场是为了用低成本将居民手中的钱汇集到企业手中,用以投资,得到回报。但是事实上中国企业通过股票市场集资的成本一点也不低,因为上市公司的名额有限,供不应求,上市资格成为非常稀缺的壳资源,管制所带来的费用大大地抬高了通过股市集资的成本。
——《股市不是赌博》
如果把财富的消灭理解为物质的消灭,那么财富将永远不会被消灭,因为根据物理,物质是不灭的。财富的消灭是它的价值减少,因为它的功能变了。同样一吨水泥,如果用来修建交通繁忙地段的立交桥,它是有价值的,如果拿去搞了重复建设,它的价值就等于零。
——《要研究财富如何被消灭》
一个国家国力,最终取决于什么?不是投资,不是技术,不是法治,而是从政府官员到普通百姓每个人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约束力。
——《超越经济学》
编辑推荐茅于轼先生多年来致力与经济学的研究与普及工作,《茅于轼谈经济》是茅于轼先生近十年来发表文章的集子。从我们身边的市场、股市、机场、交通到如政府政策、税制、通胀、反腐等等。深入浅出,即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又充满经济学的智慧。希望读者朋友能从中接受一些新观点,至少能引起一些思考,并从中感到愉快。
目录
第一编 身边的经济学论批发市场/多余的规定吗?/该不该用标准信封?/民航与保险/混乱的机场/一种常被忽略的个人投资方式/国际机场——商标和广告的橱窗/用钞票的经济学/堵车的真正原因/保存好你的所得税发票/什么是信息?它如何进入我们的生活?/也谈出租车车费计价/论创业/消费者偏见/邮资该不该涨?/免费用路造成扭曲/机票打折和改善资源配置/辩论中应采用边际分析/科学与玄学/为什么要付小费?/股市不是赌博/买黄金不是投资/城市交通中的经济学/第二编 政策与经济学政府如何管理垄断企业?/市场经济、计划经济和法律经济/公用事业的收费标准/健全一切不同时点的交易增强对金融危机的免疫力/彻底消除粮食危机论的影响——谈发展高科技产业兼答《谁来养活中国》/环保中的经济学/观念转变是发展经济的前提/税制必须中性/出口退税未必合适/再谈出口退税/从资金流向看扩大总需求/经济自由度指标中国排名有显著进步/改善政府对企业的服务——当今经济的关键问题/要研究财富如何被消灭/市场能够自动优化资源配置/警惕汇率的另一种风险/通胀与汇率的逆向运动/通胀率变负是不祥之兆/透彻了解通货膨胀/不是需求不足,而是信用不足/需求不足的最终原因/货币政策:从紧乎?扩张乎? /天上掉下了馅饼?/人民公仆,为何不习惯微笑服务?/政府的职能该有多大?/反腐肃贪,怎样取信于民/腐败现象是否会消除?/我国社会转型的例证/第三编 经济学的思考经济学的世纪性争论——从《报酬递增的源泉》谈起/发展金融市场的真经——《中国需要真正的银行家》序/偏导数和经济学/注意平均值和边际值的区别/为什么政府补贴弊多利少/高速开发区所特有的问题/通货膨胀根子在微观上/中间产品的价格未必与通胀有关/经济学中的等价关系/经济学家如何看待价格/交易费用是产生价格信号的成本/付了排污费就有权继续排污吗? /超越经济学/不要混淆总产值和净产值/影子价格/再谈交换是否等价/价格的产生过程/制度改革的深化十分危险的倾向/这是什么股份合作制?/什么是恶性竞争?被淘汰者不出局/再论企业公布过去的成交价/再谈交易费用/光靠高科技中国富不了/第四编 回望过去新年期待着什么/价格扭曲如何导致资源浪费——看北京出租车行业/歧视性定价的利弊/塞翁失马——复关谈判失败的反思/1995年十大经济热点问题和应急措施/经济预期正在改变我国的市场/培养经济的持续增长率/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对管理学的启示/百年华尔街/我们不要犯“健忘症”/中国经济五十年的经济学回顾/用什么来迎接世纪之末的一年/北大精神——“北京大学学友经济研究社”会刊前言/第五编 展望未来写在1997年初/全新的“能源服务公司”/健全信用,使我国经济再现辉煌/山区经济发展应顺势而为/农村集约化的道路/让价格听证会走向正轨/发展作为中间投入的服务业/扩大再生能源利用的社会经济条件/资源耗竭之忧/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中国的粮食前景/
……[看更多目录]
序言经济学是研究资源配置的一门学问。但是,有很多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学是一门研究思想方法的学问。我认为二者都对,看从哪个层次上讲。就事论事,经济学通过解决改进资源利用的问题,使投入更少,产出更多。但是,通过对资源使用效率的研究,人们越来越懂得,必须有全局和辩证的观点才能掌握经济学的规律。一个能够纯熟运用经济学方法的人,必定练就一双火眼金睛,能够看到一般人看不到的事物,能够深入到事物背后的本质。由于有这样一套过人的本领,杰出的经济学家差不多都是辩论高手,他们不但是经济学家,而且也是哲学家、伦理学家和思想家。20世纪80年代,当我读到弗里德曼的《自由选择》(在他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三年后的1979年于纽约出版,1982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中译本)时,感到他的彻底的自由主义思想与当时在我国还盛行的计划经济思想截然不同。
文摘本书集茅于轼先生的经济学作品百篇,第一编讲述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身边的经济学,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同时又充满经济学的智慧。第二编政策与经济学,探讨国家政策对经济的影响。第三编为作者多年的经济学论述,满怀一个经济学家的良知与思考。第四编回望我们走过的经济学道路,并且与第五编展望未来一起,帮助我们了解身边及世界,掌握经济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