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作家访谈录
分類: 图书,传记,文学家,中国,综合,
品牌: 陈平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页码:146 页
·出版日期:2009年
·ISBN:9787304042486
·条形码:9787304042486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80后作家访谈录》将告诉你,他们是怎么走向写作之路的!《80后作家访谈录》将告诉你,他们是怎么实现文学梦想,怎么走向成功的!你的文学梦从这里开始——走向成功!走上卓越!让我们一起和十余位著名80后作家来一次最亲密接触吧!80后作家群最具影响的韩寒、刘卫东、李海洋、金瑞锋、林静宜、王晓虹、步非烟、朱古力等联合奉献!著名学者葛红兵、评论家解玺璋作序推荐!!史上最近距离、最集中、最全面、最强大、最专业的80后作家访谈录横空出世!从几百位80后作家里,选出十余位具有代表性的优秀80后作家进行访谈,保证了这套书的全面性和代表性。《80后作家访谈录》将告诉你,他们的写作经验!《80后作家访谈录》将告诉你,他们的阅读方法!
作者简介陈平:男,1982年生,浙江兰溪人,曾用名陈小平,昵称瓶子,笔名陈文伍、陈不平、平水相逢等,兰溪文伍书店店长,小作家联盟网站站长,主编出版有丛书《锦瑟年华》(分成清陨卷•男版小说、华筝卷•青春散文、瑶琴卷•女版小说三本,北京出版社,2006年1月),丛书《新概念作品十年精选》(分“男版小说典藏”和“女版小说典藏”上册下册两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8年7月第一版)、《温暖》(九州出版社,2008年1月出版),丛书《新概念•文学青春书系》(分成《青春中的落落野花》和《那年春天我要离开》两本,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1月,哲学家周国平写序)。
编辑推荐这里有几十位80后作家在讲述他们的文学之路。《80后作家访谈录》将告诉你,他们的阅读方法!这里有几十位80后作家在讲述他们的成功之路。这里有每一位文学爱好者可以借鉴的地方。他们的怎么走向成功的?他们的经历对你有什么启发?他们的成长环境对你有什么启迪?走近他们,让我们一起聆听他们的心语,感受每一个被文字暖暖包裹住的青春!
目录
金瑞锋 通过写作可以更好地走近自己
李海洋 写作是私人化的事情
刘卫东 写作与你在一块土地上播种
韩 寒 咱地球人都知道——事关韩寒
王晓虹 写作主要是靠自己的感觉
杨哲 写作就像是在做数学题
步非烟 我曾被老师定性为祸乱人心的(问题文学少女)
林静宜 写作应该是一种享受
肖水 文和宇都是一个人精神世界的窗口
吕晶 我是以一种感恩的心态在写作
朱古力 总觉得有说不完的故事
……[看更多目录]
序言陈平采访了很多80后作家,出一本访谈录,这让我想起当年一位东北的朋友,他做了很多新生代作家的访谈录,现在,他的那套书依然是我们了解新生代作家最重要的资料之一,陈平做这个很不容易,要有耐心,要有细心,其次,他采写的作家中,有些是我了解比较深的,都在说80后如何如何,但是,按照我的了解,他们实在是非常认真的一群人,有自己独立见解,有自己对文学的真诚的爱,有些人说他们不爱文学,如何如何,其实,只是因为80后对文学的理解和他们不一样而已,80后有自己对文学的看法,当然对文学爱的方式也不一样,你不理解他们的爱,就对他们说三道四。
这个集子里的访谈有几个特点:一是知人论事。所以,你从这些文字中可以了解那些作家的人,老实说,我对韩寒、刘卫东等是非常欣赏的,韩寒在我看来,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小说家了,他的杂文也是越写越有起色,杂文近乎于“勇”,而且有股子不怕麻烦的味道,这个在我看来是非常难得的,有这样不管不顾说真话的勇气,谁能说80后不是文坛新生力量甚至未来中坚呢?二是针对思想,有深度地挖掘,这个是访谈、谈话的最重要品格,这个集子里的谈话,让我们真正了解80后在想什么,在做什么,而不是让我们看花边,听奇谈,很重要的是剖析思想,自我言说,而且都是真诚的言说。
我希望这本书,可以打开一扇窗户,针对世人的,了解80后的窗户,作家是善于自我言说的,他们做了,现在他们说了,那就让我们多理解他们一下,听听他们怎么说的,不要想当然。其实,我们这个社会又有多少人是真的认真听过他们说话的呢?
所以,我说,这本书不仅是针对80后本身的,还是针对全社会的,80后作家的那些粉丝也许会买这本书,但是,我觉得那些80后的父母们,更应该买来看看。
关于文学的事儿,其实,我们这个文坛已经说了很多了,絮絮叨叨的,关于人的事儿,其实,我们还没有了解。
这本书开了一个好头。
文摘韩寒:咱地球人都知道——
事关韩寒
采写/刘嘉俊
似乎已经有好几次了,和韩寒一起坐在肯德基里,吃着原味鸡,喝着可乐,说着和韩寒自己有关或者无关的话题。似乎是很容易找到和韩寒有关的话题,比如昨天报纸上的指指点点,《新周刊》上把《三重门》捧为最爱转眼就把《零下一度》打入垃圾榜,媒体和出版社给韩寒带来的失望和遗憾……自从韩寒成为同龄人嘴里的常用词,这样的话题就无法限制在我们几个朋友中间。
然而,韩寒总是相当无奈而相当豁达的,甚至让那么多事情不在他的心情里发生。说着摄影说着车,说着怎么出去玩怎么写以后的东西……可是那些确实是和韩寒有关的。
“新概念”
从原则上来说,第一次见到韩寒应该在第一届新概念作文大赛的颁奖仪式上。不过,在那个场合,想注意到某个人是很困难的。一方面,青松城大酒店的大厅里到处都是人,另外,颁奖完毕就被华东师大的老师叫到房间里去驯化了,没来得及注意哪个是韩寒。所以,第一次见到韩寒的时间推迟到了几个月以后。
其实,作为新概念最出名的获奖者,韩寒和新概念的缘分远不至一个颁奖仪式那么简单。某天,和韩寒还有胡玮莳一起吃饭的时候,胡玮莳提起在初选的时候看韩寒的稿子,她就把韩寒的电话号码给留了下来,说是如果韩寒不得奖,她也会去弄明白这小子是什么门道。韩寒也很配合地学着当初清涩的声音说:“胡老师……”而平时,比较通常地,韩寒直接称呼胡玮莳为“胡子”。我也是后来才了解到,第一届的时候,为了韩寒的问题,评委们确实也有过点内部的争议。一个过分老练的作者应该是值得这样的待遇的吧。
在第一届结束以后的某天,胡玮莳告诉我说韩寒的数学终于考到两位数了,让我好生诧异了一阵,也逐渐对这位新概念的同届有了点景仰。或许,那是可以称为景仰的吧。虽然不是从正面来讲的。某天,我在学校里突然收到韩寒的信。信的内容大致是要我说明一下“莹”的生死存亡问题,还有就是要我给他列个书目推荐他看。一直觉得同样是拿了一等奖的既然他有要求自然不好意思推辞,且不管他是真是假,果然我列了个书目给他。后来在报纸上看到他已经连《西方哲学史》都看了,稍微让我有点紧张。以后,也就没下文了。
真正的第一次见到韩寒是在10月,那时候,一群新概念获奖者都被《萌芽》召集到上海图书馆去参加获奖作品选的签名售书。而韩寒就坐在我的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