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套装全三册)(竖排版)

分類: 图书,科学与自然,地理学,中国地理,
品牌: 刘向
基本信息·出版社:万卷出版公司
·页码:750 页
·出版日期:2008年
·ISBN:9787807592563
·条形码:9787807592563
·包装版本:1版
·装帧:精装
·开本:12
·正文语种:中文
·套装数量:3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这是伟大的诗人陶渊明读了《山海经》后所引发的赞美与感叹。
《山海经》主要记述古代地理、物产、巫术、宗教的知识,以及古史、医药、民俗等方面的内容,并保存了大量的神话资料,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上古历史、地理、风俗等方面的情况。
《山海经》分为《山经》和《海经》两部分,其中《山经》共五篇,记载山川地理,动植物和矿物等的分布情况。《海经》中有《海外经》四篇,记载海外各国的奇异风貌;《海内经》四篇,记载海内的神奇事物;《荒经》五篇,记载黄帝、女娲和大禹等许多重要神话资料。《山海经》为后世的文学提供了大量可资借鉴的创作素材和写作方法,可以称为“中国文学的宝矿”。
《山海经》编者给读者提供了准确、直观的解说,为《山海经》做出准确、翔实的译注,并配以精彩的版画插图。《山海经》还精心为读者增加了名家批注,例如郝懿行、郭璞等著名学者对山海经的精辟解读,让读者的阅读体验更上一层楼。此外,《山海经》参考各家研究成果,为原文做出最准确的注释。在译文方面,采用直译与意译相结合的方法,以流畅的白话文再现《山海经》中的神奇世界。
由此可以看出,这本书对《山海经》做出了详尽的阐释和准确的解读。通过图文配合,达到赏心悦目的阅读效果;通过名家批注,提升阅读体验;将注释、译文与原著有机融合,从而把《山海经》的精髓呈现给读者。
目录
册一 山经
第一卷 南山经
第二卷 西山经
第三卷 北山经
册二
第四卷 东山经
第五卷 中山经
册三 海经
第一卷 海外南经
第二卷 海外西经
第三卷 海外北经
第四卷 海外东经
第五卷 海内南经
第六卷 海内西经
第七卷 海内北经
第八卷 海内东经
第九卷 大荒东经
第十卷 大荒南经
第十一卷 大荒西经
第十二卷 大荒北经
第十三卷 海内经
……[看更多目录]
序言作为一个拥有数千年文明的古老国家,中国很早就出现了作为文明载体的文字。在经历了刻画、熔铸的发展历程之后,殷商时,人们已开始了在竹木简上的书写。故而孔子在《尚书。多士》篇里不无骄傲地说:“惟殷人,有册有典。”
正是在先秦时期,学术文化逐渐从祝、史手里解放出来,孔子以及战国时的学者把过去千年来积累的档案文献编辑成经典,详加注疏。与他同时代的各个学派,即后人所谓先秦诸子,也在此时开始了自己的著述,诸多文化技术、自然科学方面的专著应运而生。这些经、传、论著组成了我国最早的图书,即最早的古籍。
中国的古籍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集中体现,为我们传承了先贤圣哲的宝贵精神财富。中国的雕版印书始于初唐,成于五代,盛于两宋,旁及辽、西夏、金,延袤于元、明、清,时间跨度约为1300多年。可是就在这1300年中,典籍大量散伕,流存至今的唐、五代时期的版印实物,已成吉光片羽。而两宋316年间刻书出版事业最为兴盛,据不完全统计,官私刻书有1万多种。印数则当以百千万计。元代掌握全国政权仅有87年,仅是宋代历史的四分之一,据不完全统计,刻书也有3200多种,相当于宋代刻书总量的四分之一。然而这些典籍散佚极其严重,至清嘉庆时,著名版本学家、校勘学家顾千里就曾感叹:“宋元本距今远者八百余年,近者不足五百年,而天壤间乃已万不一存。”故而呼吁:“举断不可少之书而墨之,勿失其真,是缩今日为宋元也,是缓千百年为今日也。”
文摘由槐江山再往西南四百里,就到了昆仑山脉。这里是天帝在下界的都邑,由陆吾神管理。陆吾神身形似虎。但长着九条尾巴,面孔似人,但脚似虎爪。陆吾神主管天界九域以及天帝苑圃的时节。昆仑山上有种兽,身形似羊但长有四只角,名叫上蝼,是吃人兽。昆仑山上有种鸟,形似蜂,但比蜂大,如鸳鸯大小。这种鸟名叫钦原。它如螯一下鸟兽,鸟兽便会死去;螫一下树木,树木便会干枯。还有一种鸟,名叫鹑鸟,也就是凤凰。它主管天帝的服饰。昆仑山上还有一种树木,形状似棠树,开着黄色的花,结着红色的果实,果实味道甜似李子,但没有果核。这种树木名叫沙棠,可用它来抗洪水。它的果实吃了可使人不溺水。昆仑山上长有一种草,名叫龚草,形似山葵,味如山葱,吃了可以消除烦恼。黄河就发源于昆仑山,流出昆仑山后便向南流去,再向东汇人无达水。赤水也发源于昆仑山,从昆仑山流出后便向东南流,入汜天水。洋河也发源于昆仑山,从昆仑山流出后便向南流人丑涂水。黑水也发源于这座山,从山涧流出后便向西流人大杼。
插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