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国、净土与人间:耶佛对话与社会关怀(人间佛教研究丛书)
分類: 图书,宗教与术数,佛教,理论与研究,
品牌: 赖品超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华书局
·页码:463 页
·出版日期:2008年
·ISBN:9787101063196
·条形码:9787101063196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人间佛教研究丛书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天国与净土分别是基督宗教和佛教的重要概念,是两教用来表达各自对死后生命、永恒和人类命运的盼望。一般来说,天国与净土都是代表一种对他世彼岸的向往,然而,在近现代社会中,天国与净土皆被各自宗教赋予了现世性的诠释,尝试阐明二者对人间此岸的意义。
《天国、净土与人间:耶佛对话与社会关怀》除了探讨天国与净土在各自宗教传统中的发展外,更关注这一现世性诠释的转向,及在此基础上两教展开的深入对话。这种对话,不仅有助于基督宗教与佛教之间的相互理解,更有助于两教将相关信念实践于当代社会。
作者简介赖品超,伦敦大学英皇学院哲学博士。现任香港中文大学文化及宗教研究系教授兼主任、文学院副院长。主要研究基督宗教、宗教对话和宗教哲学。著有《开放与委身田立克的神学与宗教对话》、《边缘上的神学反思??徘徊在大学、教会与社会之间》、《儒耶对话与生态关怀》(与林宏星合著)等。
学愚,爱荷华大学哲学博士,曾任教于格林内尔学院,现任香港中文大学文化及宗教研究系助理教授、人间佛教研究中心主任。多年来一直从事佛教历史和思想的研究,包括上座部佛教、大乘佛教和人间佛教。著有《佛教、战争以及民族主义》、《人间佛教的社会和政治参与》等。
目录
序 言
导 言
一 天国与净土概念的发展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的净土观
末世论信仰中将来临的国,东方与西方:茅子元与四净土
真宗佛教与轴心文明
带业往生与净土等级
京都学派与佛教:以西田几多郎对佛教的理解为中心
天国、净土与人间:耶佛对话与社会关怀
出世与济世·李炳南居士净学及其在终末论视野下的意义
基督宗教之中“进入”与“承受”天国的思想
天国在中国:揭开太平天国的千禧远象
对和谐社会的盼望·民国时期基督教神学家对天国的诠释
二 概念的比较与宗教间对话
苦与苦灭·佛教和基督教的解读
上帝的许愿:一个对基督十字架的净土视角
往生净土与肉身复活·对净土宗佛教和基督教的比较研究
明末清初耶佛对来世的探讨·以《辟妄条驳合刻》为例
佛教典论的基督化诠释·论苏慧廉的佛教研究
天台佛教诠释学的人间佛教论
佛教净土、基督教天国与非实在论宗教哲学
宇宙椛·人共融的直觉·跨文化视域下的新实在观
三 天国、净土与当代社会
建设人间净土·以“星云模式”为例
“寺庙”与“教会”·佛耶制度比较论
阿部正雄对佛教伦理问题的阐释及基督教的回应
论天国与净土之实践性特征
上帝国与净土:一个对终末论及社会实践的比较研究
净土、上帝国度,以及此世的批判和更新,
上帝的国度与净土:对于上帝的形象与佛性的信仰
之间与科学的论述
……[看更多目录]
序言天国与净土分别是基督教和佛教终末观的重要概念。两者在其宗教传统中亦担当着相似的功能。由于此两个观念的相似性,而对耶佛之间的对话有着莫大的意义。这里所出版的文章是在2006年lo月18?0日于香港中文大学举办的“天国、净土与人间”的国际学术会议中发表的。这次会议可说是2003年11月21?4日在西安举办的耶佛对话国际学术会议的延续。与在西安的会议相比,这次会议有了一个较为清晰明确的议题去进行对话。会议吸引了二十多位不同专业及不同文化背景的学者参与,当中包括:美国、中国(包括大陆、香港及台湾)、德国、日本、韩国及挪威的学者。这次会议的成功,清楚地表明耶佛对话的研究,在学者当中、尤其是中国学者中,得到了进一步的认同、支持和发展。
文摘不管一个人做过多少坏事,只要死前信教受洗就可以进天堂;这和近代中国净土宗兴起的“带业往生”教义,颇有类似的地方。近代中国净土宗信徒认为带有恶业的人尽管生前做过许多坏事,只要肯于诚信念佛,也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带业往生”的观念至迟产生于我国元代,现已成为中国净土宗的主流教义。带业往生教义的确立,对中国净土宗,乃至整个中国佛教都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带业往生是否排斥功德呢?对于带业往生的争论,其实还是净土宗的自力与他力问题,这已经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了。但随着中国净土宗研究的深入开展,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一下这个问题。如果我们对中国近现代净土信仰的理解存在盲点,特别是不了解中国近现代净土信仰的最新教义发展,势必会在耶佛对话方面发生偏差,使得关于中国净土信仰自力与他力的讨论流于空疏。
智如认为以往中国净土宗的研究,受到两方面的局限,视野比较狭窄。一方面是日本早期学者将派性严格的日本净土宗套用在中国佛教身上;另一方面,是北宋以来形成的祖师谱系①。笔者认为智如的看法大体与实际情况相符,国际学界对中国净土宗的研究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将中国净土宗看成是净土信仰由印度向日本线性发展的一个环节,有对中国净土信仰简单化的倾向,并忽视了对近现代中国净土信仰的研究;二是忽视了中国净土宗从理论思想到组织形式、身份认同上,有自己的特色,与日本净土信仰有着很大的区别。
近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净土宗研究始于20世纪初的日本学者。当时日本许多著名佛教学者,都属于日本净土系统,如望月信亨(1869?948)、矢吹庆辉(1879?939)、冢本善隆(1898?980)等等。望月信亨的《中国净土教理史》、冢本善隆的《唐中期的净土教》、道端良秀的《中国的净土宗和玄中寺》、野上俊静的《中国净土教史》等等,都成为研究中国净土宗的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