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官营电影发展史(民国电影专史丛书)

分類: 图书,艺术,影视,影视艺术理论,
品牌: 杨燕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页码:204 页
·出版日期:2009年
·ISBN:781127387X/9787811273878
·条形码:9787811273878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民国电影专史丛书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民国时期官营电影发展史》是杨燕的硕士论文扩展成了两部书稿,另一部是彭骄雪的《民国时期教育电影发展简史》。杨燕毕业后在重庆师范大学影像工程系任教,同时还在重庆电视台担任重要职务。如此繁重的工作压力下,还能完成书稿,其付出的艰辛,应不难想见。彭骄雪毕业后直接考入南京大学,师从周安华教授继续深造,2005年取得博士学位后,任职于浙江传媒学院,又逢得一江南才俊。虽然未曾谋面,都说是郎才女貌,绝配佳偶。耳听一段佳话才破了题儿,惜乎结婚刚满一年,就查出患了癌症,于2007年夏天,走完了她30个春秋的花样年华。
作者简介杨燕,重庆师范大学影视传媒学院教师,重庆电视台《渝乐派》栏目主编。1994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今西南大学) 图书情报学系,1999年考入西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攻读电影学专业研究生, 师从余纪教授,主攻民国时期的官营电影史,发表相关论文数篇。
徐成兵,任职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1992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今西南大学)图书情报学系,1 995年考入中山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攻读图书馆学专业研究生, 师从赵燕群教授进行情报检索研究,发表相关论文数篇。
编辑推荐在百年中国电影史上,民国时期官营电影自有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抗战时期的贡献更使它在中国电影史上写下了不可忽视的一笔。
本书以大量的第一手历史资料为依据,首次对民国时期官营电影的发展脉络进行了全面的梳理, 客观呈现了其起步,成型、发展. 演变的过程,深入分析了相关的理论与创作实践,在与民营电影的对照中,展现出民国影业的概貌。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国民党政府发展官营电影的缘由及其思路
一、国内民营电影业危机
二、左翼电影的悄然兴起
三、国民党政府倡议的两项电影运动
四、国民党政府官营影业早期发展思路
第二章 国民党政府官营电影的初步成型
一、国民党政府官营电影的前身
二、国民党政府官方电影机构的初步成型
三、国民党政府电影检查制度
四、国民党政府官营电影的早期活动
第三章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政府的官营电影
一、抗战初期国民党政府官营电影的微妙地位
二、抗战初期中制、中电的电影活动(1937
……[看更多目录]
序言历史即财富
——主编的话
余纪
人们常将历史比作遗产,而所谓遗产,就是前人创造出来并留给后人的财富,由此推论,我们就有理由将历史视为财富,既然是财富,任何理性的人都没有轻视和丢弃它的道理。所以,有关历史的学问从古至今都是学术领域的大宗,中旧的电影学术研究同样概莫能外。
中国电影史学和其他大多数专门史学门类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它研究的对象仅起于201廿纪的初叶。而20世纪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动荡的世纪之一,为了这危及民旅存亡的剧烈动荡,导致中国电影事业也存1949年前不下半个世纪的风雨历程中,经历了数次创
文摘导 论
任何领域的历史研究都是从纵向的时间描述开始的,中国电影史的系统研究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就已经正式开始了,如果说1963年程季华先生的巨著《中国电影发展史》为中国电影做了一个系统而且全面的在历史时间纬度上的梳理的话,那么后来者在肯定程老先生关于中国电影整体发展流向的叙述的基础上所做的一系列系统研究和考证,正在使中国电影在时间进程上的自然形态更加清晰起来,如周晓明著的《中国现代电影文学史》(1987年版)、陆弘石和舒晓鸣合著的《中国电影史))(1998年版)、李道新著的《中国电影史:1937--1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