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不寂寞(卓越亚马逊网络独家销售)(三联生活周刊文丛)
分類: 图书,文学(旧类),散文随笔,中国当代,随笔杂文,综合,
品牌: 李菁
基本信息·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页码:512 页
·出版日期:2009年
·ISBN:9787108031259
·条形码:9787108031259
·包装版本:1版
·装帧:精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三联生活周刊文丛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往事不寂寞》是《三联生活周刊》在创刊号出版十年之际编辑的一本文集,想给刊物的成长留下一点记忆。
文章是由曾在或正在编辑部工作的同事们提供的,他们从个人角度讲述的故事,涉及周刊从创刊至今各个时期的生存状态,酸甜苦辣,五味杂陈。限于篇幅,我们删去了部分重复的内容和过于冗长的感想。数十位读者朋友也写来文章,他们对周刊的期待我们已经铭记在心。
作者简介李菁,2001年5月进入《三联生活周刊》,现任社会部主笔。
编辑推荐《往事不寂寞》中贯穿着刺杀孙传芳的传奇女性施剑翘,追随司徒雷登40年,袁世凯之子袁克定的残烛之年,我的母亲龚澎,1976中国政治大地震,我所经历的东京大审判,父亲储安平之死。这些已经封尘多年的回忆。
目录
序
传奇
最后的格格金默玉
袁克定的残烛之年
施剑翘:刺杀孙传芳的传奇女性
严幼韵与她的世纪人生
邵洵美,被遗忘的名字
人生长恨水长东我的父亲张恨水
傅泾波:追随司徒雷登44年
我的母亲龚澎
不尽往事红尘里——回忆我的母亲上官云珠
李济:被淡忘的“中国考古学之父”
一代报人邓季惺:被湮没的传奇
解密
1976年10月6日,中国政治大地震
赵炜:我的西花厅岁月
我所经历的东京大审判
我的父亲陶希圣与“高陶事件”始末
我所亲历的“9·13”
父亲储安平之死
张志新:我们民族那份带血的记忆
名流
唐德刚:活在别人的历史里
梁漱溟:逝去的儒者
我的父亲梁实秋
一生的守候我的父亲常书鸿与他的敦煌情缘
杨宪益:破船载酒忆平生
我的父亲罗家伦
吕恩:往事悠悠
黄宗江:我的戏剧人生
我的父亲郑君里
往事
毓赡:我所知道的溥仪
美丽与哀愁——我的母亲浦熙修
我的父亲刘文辉
我的父亲佟麟阁
我的父亲卫立煌
我的公公陈立夫
后记
……[看更多目录]
序言李菁是2001年到的生活周刊,2001年我们刚被赶出净土胡同,在安贞大厦找到了一个安逸的家,她就来了。刚来时候,我对她没有印象,依稀中似乎听李鸿谷介绍,她是刚来的记者。那时候李鸿谷也是刚从武汉到周刊不久,立足未稳。社会部有一个与高昱几乎同一年入职的老兵王珲,李鸿谷难以调教。随后几位都是在李鸿谷之后入职,如巫昂,本名陈宇红,福建人,这个笔名可充分展示她身上那种不会枯竭的欲望。如郦毅,个子高高,说话似乎总胆怯着细声细气,她是高昱的同学。如金焱,一个喜欢穿靴子的哈尔滨姑娘。2000年我说服李鸿谷到北京,就是希望他能拉出一支可在周刊开始采访突破的队伍,改变周刊原来不以事实轻易地说三道四的习惯。为了充分调度他的可能性,我把原来做社会报道已经形成定势的高昱专门调去搭起一个经济部,把地盘腾给李鸿谷。与社会部相对,经济部当时几乎全是男丁:高昱加上陆新之,加上李伟与黄河。
社会部这些女子中,当时李鸿谷自然最看好与亲近金焱,金焱也确实在周刊新闻突破的开端充分展示出了其魅力。我记得她第一篇令我们激动的稿子,是通过采访各种当事人,还原了郑州一家银行4分钟的抢劫案所有的细节。在当时要从半月刊转向周刊的迫切氛围中,这样的报道显然有里程碑的意义。随后,石家庄凌晨发生爆炸案,她当天晚上23点赶到现场,一个小女子,要了一辆出租车就闯进当时被封锁的禁区,以致警察在后面驱车追赶,直到将她俘获。
文摘没落皇族
父亲去世3周年时,被运回北京安葬。记得当时给准备了一辆火车,父亲的棺木在前头母亲在后头。几乎所有旅顺人都出来看,附近的农民头一天赶着马车来、晚上住在马车里就为了等着看热闹。据说现在有些老人还能记得当时的“盛况”。送葬的队伍很长,按照规定,抬灵柩的人要64人,加上路上换班的那套人马,一共128人。队列的最前面是“金…”、“银山”、“马”、“车”;为了赶制这些供品,旅顺所有纸店里的存货都被抢购一窄。送葬的亲友多达数百人,因为队伍太长,从旅顺家中到火车站整整用了一天。
那一次也是我第一次到北京。父亲被葬在“架松”,也就是现在的劲松一带。我们家的墓地有两处:十八里店有一处,在架松也有一处。因为墓地咀有一棵数人合抱粗的松树,松枝用上百根木料支撑,所以才有“架松”之名,虽然这棵树已在40年代末枯死了,但地名沿用至今。父亲去世时,正在东京御茶水女子高等师范留学的三姐显珊也回来奔丧,之后她再也没回去,偌大的家后来就剩下三姐、十六姐——我喊她“小姐”和我3个人,加上十几个佣人。按照那时的规矩,王爷身边的女人如果没生男孩就不能被册封,像我母亲17岁生了我大哥,因为头胎就是男孩,所以她被册封得早。而三姐的母亲刚生下她就去世了,我父亲挺可怜她的,所以父亲在世时她在家里耀武扬威的,大家对这个三格格有点又恨又怕。父亲一去世,她没什么靠山,也没地方可去,就把我俩要过去,我俩分的家产都归了她——她如果不争取我们,她也没什么财产。三姐后来办了一所学校,还买了个农场,但她什么也不懂,她养的果树起初还结挺大个儿的苹果,到了后来却变成像海棠果那么大。三姐后来认识一个女传教士,每次来家里教我英文,存她影响下,三姐和十二姐、十五姐都信了基督教。三姐终身未嫁,最终死在教堂里。
我在旅顺待到13岁。我毕业那年,溥仪的“满洲国”也成立了,我去长春上了很短一段时间的学。那时我几个哥哥在“满洲国”谋得了.一官半职——同母的大哥金宪立任“齐齐哈尔市长”,后来他跟人闹别扭也不干了,要去日本;当时川岛芳子也在长春,哥哥们也怕我受她影响,就把我一起带到日本了。
我们到日本被安排读日本的贵族学校。一起去留学的都是满清后代,比如婉容的弟弟润麒,溥仪的妹妹、醇亲_乇府的三格格都是我们同学,他俩后来成了一对夫妇润麒年轻时候特别淘气,一不高兴就掏出枪冲天上放两枪,不过后来经历了那么多磨难,他的脾气也变了。前一段听说他还好好的,没想到
……[看更多书摘]
后记也许是因为没有受过网络时代博客文化的熏陶,70年代出生的人通常都有一种叫做“铅字崇拜”的情结。我也一样。以往每每看到别人的大作付梓问世,便心生艳羡,而今天真的有机会面对自己的集子时,却满怀惴惴,生怕已经眼花缭乱的图书市场,再徒增一份不痛不痒的文字负担。
这本集子主要是我在《三联生活周刊》上发表的口述文章,也有两篇报道和一篇访谈,但都无关乎当下的新闻场景,而是看似寂寞的“往事”。
犹记三年前初冬的一个傍晚,接到主编朱伟的电话,要我在2006年第一期开一个“口述”栏目。于是像以往接到的任何一个工作任务那样,短短几天内,锁定人物,采访、写作、交稿,然后完成在新年第一期“开栏大吉”的使命。创立这一栏目的初衷,或许主编现在的记忆已有些模糊,而我也很难有机会将这一段探寻清楚。毕竟周刊的工作总是高速向前推进,解决未来的每一个具体问题,总是比停下来探讨一个既定事实,更实际些。
不过回头看去,“口述”并非是凭空而来的一个“产品”。在三联社会部作记者,我总戏称自己是“女民工”,本来也主要是来回穿梭于急三火四的新闻现场,但或许因为其间参与过一些重要的人物报道,主编后来不止一次地与我讨论,希望我将未来的工作更多地倾向于报道人物。那时我的设想是,在关注那些处于时代前端的最“热”的人物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