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读本(修订本)
分類: 图书,文化,中国文化,文化史,
品牌: 姜义华
基本信息·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页码:542 页
·出版日期:2009年
·ISBN:7208083894/9787208083899
·条形码:9787208083899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中华文化博大深邃,气象氤氲,绵延悠久。中华文化是在中华的自然环境、经济结构、价值取向、心理素质、宗教观念、文字选择以及众多民族共同生活的基础上孕育涵养、成长发展起来的,是中华民族的物质财富和精神之源。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几经兴衰变化的严峻考验,表现了极其顽强旺盛的生命力和无与伦比的延续性,使中华民族牢固地凝聚在一起,始终坚强地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保持着一个伟大民族的生机与活力,文化精神熠熠生辉。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积累下来的智慧、感情、意志、能力的结晶。几千年来,中华文化引导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前进,是中国人极宝贵的精神纽带和思想资源。中华文化在今天更应当得到发扬光大,从传统走向现代,从本土走向世界。中华文化经由传承与创新,对未来中国和世界文明的发展,必将产生无可估量的深刻影响。
“中华”一词源远流长,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伟大称谓,而且具有广泛和深刻的内涵意义。据研究,“中华”一词最初是从“中国”与“华夏”两词中各取一字复合而成。
“中”字在甲骨文、金文中象形作意指在部落社会人们擅长弓箭打猎,又往往以习射或比箭法定水平高低,故这一象形字表示在旗帜上的节旄间挂上一供射击的圆物,射中者称“中”(音重,去声)。
目录
总论
一、“中华”词源解析
二、文化界说
三、文化的结构与属性
四、中华文化的地理环境
五、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
六、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程
一、多元并举,辉煌起步
二、四海一统,九州攸同
三、北方民族,文化重塑
四、天可汗,四海一家
五、兄弟盟誓,分治天下
六、漠北雄风,席卷欧亚
七、中华之人,文化身份
天人合——中华元价值的构成
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二、和合会通的精神境界
三、立德、立功、立言的人生不朽观
四、中庸之道
五、义利、理欲之辨
人文化成——中华文化的载体
一、表情达意的语言
二、义蕴深厚的文字
三、绚丽多姿的书籍
四、薪火相传的教育
五、重教尊师,教学相长
六、“尊德性”与“道问学”
星汉灿烂——隽奇瑰丽的中国古典文学
一、诗歌
二、散文
三、小说
格物成器
一、敬天授时
二、《九章算术》
三、《齐民要术》
四、岐黄之术
五、四大发明
礼仪之邦
一、周孔制礼
二、礼治教化
三、祭祀问吉
四、婚嫁同喜
五、交际尚宾
六、丧葬慎终
东方神韵
一、气韵生动
二、传神写照
三、境生象外
四、意象浑成
五、山水清音
六、歌舞曼妙
四海一家
一、大漠圣影——张骞通西域
二、梵音化为唐声——玄奘取经
三、永恒的使者——鉴真东渡
四、海风好个大——郑和下西洋
五、西学东渐——利玛窦来华
六、跨出帝国门槛——严复译书
诸教会通
一、概述
二、分化中的成长
三、会通态势
四、诸教合流
五、古道西风
六、风雷激荡
文化遗产
一、民族精神象征——长城
二、帝王之尊——故宫
三、千古一帝——秦始皇陵及兵马俑
四、皇家祭坛——天坛
五、东方艺术宝库——三大石窟
六、雪域明珠——布达拉宫
七、林泉之致——中国园林
八、古城风韵——丽江、平遥
九、真武道扬——武当山古建筑群
附录:中国传统文化主要典籍
参考文献
后记
……[看更多目录]
文摘插图:
两汉魏晋南北朝有代表性的诸子书籍有:主张与民休息、无为而治的《新语》(西汉陆贾著);杂糅道、儒、法、阴阳学说的《淮南子》(西汉刘安等著);记录盐铁官营、均输、平准的《盐铁论》(西汉桓宽编);以儒家思想为中心、兼收道家思想的《法言》(西汉扬雄著);杂糅儒家思想和阴阳学说、构筑“天人感应”神秘体系的《春秋繁露》(西汉董仲舒著);批评“天人感应”说与谶纬迷信的《沦衡》(东汉王充著);申明历史教训以为借鉴的《申鉴》(东汉苟悦著);评析东汉末年“衰世之务”的《潜夫论》(东汉王符著);融合神仙道教理论与儒家纲常伦理的《抱扑子》(东晋葛洪著);记载魏晋士大夫言谈轶事的《世说新语》(南朝宋刘义庆撰);阐述教子治家和立身处世之道的《颜氏家训》(北朝齐颜之推撰)等等。
中国古代异彩纷呈的子部典籍,汇集了名目繁多的各家各派学说,为后人提供了研究占代经济、政治、思想和学术文化的珍贵资料。集部典籍
集部典籍涵盖了诗文词曲和文学评论等文学方面的书籍。《隋书·经籍志》把集部分为楚辞、别集、总集三大类。《四库全书总目》中集部增加了诗文评和词曲两类,扩大为五大类。
《楚辞》是西汉刘向辑录的一部“楚辞体”的文学总集,收录战国楚人屈原、宋玉及汉代文人的辞赋十六篇。全书以屈原作品为主,其余各篇都是因袭屈赋的样式。以其运用楚地文学形式和方言声韵而得名。也有人认为它只录一种文体,还不算真正的总集。后人有《楚辞章句》、《楚辞集注》、《楚辞通释》等,对《楚辞》进行注释和阐发。
总集汇录多人的诗文成为一书。晋挚虞的《文章流别集》,开古代文章分类选集的先河。现存最早的诗义总集足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501-531年)编选的《文选》,世称《昭明文选》。该书收录先秦至梁的诗文辞赋130余家,分文体38类,对后世颇有影响。南朝陈徐陵编选的《玉台新咏》,是继《诗经》、《楚辞》以后的占诗总集。清代康熙年问吴楚材、吴调侯编选的《古文观止》,繁简适中,流传很广。乾隆年问姚鼐编选的《古文辞类纂》选录战国至清代的古文辞赋,略述各类文体的特点极其义例,也有较大的影响一卜而列举的总集都是选本,也有汇录全文的。如清代康熙年间彭定求等编辑的《全唐诗》900卷,嘉庆年间董诰等编辑的《全唐文》100卷,严可均编辑的《全上古二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746卷,近人丁福保编辑的《全汉_二国晋南北朝诗》等等,
……[看更多书摘]
后记编写《中国经济特区》的缘由是《中华文化通志》出版之后对我们的激发。通志十典百卷,四千余万字,体系宏大,门类齐全,研究精深,获得学术界的高度评价。然而,通志主要的读者对象是学术文化研究者,很难有普及的效果。《中华文化读本》有别于以往的中国文化史,我们不以章节体的形式撰写,而是分成若干专题,从宏观层面叙述中国文化。为使具有高中文化水平以上的读者都能看懂,我们在写法上尽量深入浅出,且不用大段的引文资料。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要编纂一部具有一定特色的中华文化读本,实非易事,我们只能尽力而为。《中国经济特区》系集体劳动成果,写作过程中,虽孜孜以求,但难免会有疏漏舛误,祈读者不吝指正。
《中国经济特区》作者分工如下:
总论及附录:何平立、郭红、王卫东;
多元一体:田兆元、罗珍、李登科;
天人合一:陈勇、方旭东、郑红萍;
人文化成:张元隆;
星汉灿烂:王光乾;
格物成器:张江华;
礼仪之邦:刘长林、李云飞、李迅;
东方神韵:罗立刚;
四海一家:赵剑敏;
诸教会通:赵迟、朱文娟、黄海波、袁蓉;
文化遗产:吕建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