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员专业成长之路
分類: 图书,教育,教师与学生,
品牌: 时曦
基本信息·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页码:252 页
·出版日期:2008年
·ISBN:9787563379194
·条形码:9787563379194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随着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广和深入,教研员作为特殊的群体在这场声势浩大、影响深远的课程改革中,不仅面临着生涯规划的调整,其专业发展方式、发展目标和发展路径也将发生深刻的变化。因此,关注教研员的生涯规划及教研员的专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教研员专业成长之路》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比较全面、具体地回答了教研员专业发展中的教研员素养构成、教研员职责与角色演变、教研员的教研方式变革、教研员专业发展与职业生涯以及教研员的激励与评价等重大问题,将有助于教研员更好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更快地进行专业发展,有助于教研员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打造教研员队伍的整体实力。
目录
序
前言
第一章 教研员素养的构成
第一节 教研员的道德素养
一、教研员应具有的道德素养
二、教研员高尚道德的养成和人格魅力的修炼
第二节 教研员的理论素养
一、教研员的教育观
二、教研员的课程观
三、教研员的教师观
四、教研员的学生观
第三节 教研员的教学专业素养
一、教研员应具有较高的学科知识及理论素养
二、教研员应具有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和水平
三、教研员应具有较高的综合业务素养
【教研员成长案例】忐忑·执行·创新——我的教研之路
第二章 教研员的职责与角色演变
第一节 教研员的职责与职能定位
一、教研员职责内涵与职责定位
二、教研员的职业角色
第二节 教研员角色转变的必然性
一、传统职业角色的局限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呼唤新的职业角色
第三节 重塑教研员职业角色的途径与方法
一、教研员职业角色重塑的内涵
二、教研员职业角色重塑的途径与方法
【教研员成长案例】路在脚下
第三章 教研员的教研方式变革
第一节 教研员教研工作方式变革的必然性
一、课程改革要求教研工作方式变革
二、校本教研要求教研工作方式变革
三、一线教师要求教研工作方式变革
第二节 教研员教研工作方式的重构与实施
一、教研员的教学研究的重构
二、教研员的教学指导
三、教研员的教学管理
四、教研员的教学评价
五、教研员的教学服务
六、教研员与教师培训
【教研员成长案例】
秋日三章
第四章 教研员专业发展与职业生涯
第一节 教研员专业发展概述
一、教研员专业发展的内涵
二、教研员专业发展的困惑
三、教研员专业发展的途径与方法
第二节 教研员的职业兴趣
一、教研员职业兴趣的内涵
二、教研员职业兴趣的类型
三、教研员职业兴趣的培养与提升
第三节 教研员的职业动力
~、教研员的职业承诺与组织承诺
二、教研员的职业倦怠
三、教研员职业动力的激发
第四节 教研员职业生涯与管理
一、教研员职业生涯的内涵与特征
二、教研员职业生涯发展的干扰因素
三、教研员职业生涯的阶段与任务
四、教研员职业生涯的管理
【教研员成长案例】
教育科研促进我快速成长
第五章 教研员的激励与评价
第一节 教研员的激励
一、教研员激励的含义
二、教研员激励的原则
三、教研员激励的类型与方法
第二节 教研员的评价
一、教研员评价的含义
二、教研员评价的原则
三、教研员评价的内容和指标
四、教研员评价的实施
五、教研员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附录:
附件1:教研员工作手册
附件2:教研员专业发展记录册
……[看更多目录]
序言中小学教研员是我国教育体制下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承担着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教学业务管理、教学质量监控、学科建设与教师培训的任务;教研员在贯彻教育行政部门的决策、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指导课堂教学、规划学科发展、培养教师、为教育行政部门提供决策依据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显而易见,中小学教研员的基本素质、中小学教研员自身的发展、中小学教研员队伍的建设,直接影响着教研员作用的发挥,影响着教研部门的工作效率与质量。
绝大多数教研员来自一线优秀教师,其专业发展建立在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上,但绝不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自然延伸和简单深化,而是发展目标、方式、路径的重构与创新。然而我国历来重视中小学教师的培训与师资队伍建设,唯独对中小学教研员的专业发展缺乏应有关注、规划与培训,致使教研员专业发展存在诸多困惑。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中小学的教学与教学研究提出了许多新的、更高的要求,教研员的职责、任务、职能定位以及角色的转变都要“与时俱进”,教研员作为特殊的群体在这场声势浩大、影响深远的课程改革中,不仅面临着生涯规划的调整,而且其专业发展的目标和发展方式、发展路径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由于这个专业群体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关注教研员的生涯规划及教研员的专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文摘第1章 教研员素养的构成
素养是当今使用比较频繁的一个词语,是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经过长期锻炼、学习、修养所达到的,在思想政治、道德品质、文化知识、专业技能、心理健康、作风性格等方面的水平。人的素养主要是靠后天的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并通过自身努力形成的能力所达到的境界。它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具有很大的可塑性。一个人的素养包括多个方面,作为教研员,其专业素养主要是: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养、教育理论素养、教学专业素养等。
当前,基础教育正在进行着一场深刻的变革:教育观念、人才观念、课程理念、教育教学方法、教学手段……都在变。作为基础教育领域专业人员的中小学教研员特别是地市、县区级的教研员,首先应该接受这场变革的洗礼。教研员是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实践的指导者和服务者,其教育教学理念与专业素养对本区域内的本学科教师的教学行为起着导向作用,本区域的新课程改革能否顺利推进,与广大教研员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与否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为顺利推进区域课改,切实有效地履行职责,要求广大教研员必须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提高自身专业素养。
2007年8月31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殷切希望全国广大教师“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这是对广大教师包括全体教研员专业素养要求的高度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