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网络与组织(当代世界学术名著)(Social Networks and Organizations)
分類: 图书,管理,管理学,综合,
品牌: 马汀·奇达夫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页码:208 页
·出版日期:2007年
·ISBN:7300075363/9787300075365
·条形码:9787300075365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当代世界学术名著
·外文书名:Social Networks and Organizations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社会网络与组织》是一本跨越社会学和管理学的论著。全书对组织社会网络领域的主要概念进行了言简意赅的介绍。书中阐明了网络研究方法的基本原理,探讨了目前存有争议的主要论题,指出了理论发展的方向,同时对一些想当然的假设给予了强有力的批判。
《社会网络与组织》是为所有试图学习并在组织研究中运用社会网络方法的人而著。书中对这一方法做了清晰、易懂而又生动有趣的介绍,并对一直受忽视的组织中人际网络问题给予了特别关注。
作者简介马汀·奇达夫(Martin Kilduff),美国奥斯汀得克萨斯大学商学院管理学教授,曾执教于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斯米尔商学院。拥有康奈尔大学博士学位。研究领域为组织社会网络、自我监控个性特征、解构、跨国公司管理。
蔡文彬(Wenpin Tsai),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斯米尔商学院管理学副教授,研究领域为企业政策与战略、国际管理、社会网络。其论文发表于Academy of Management,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等国际顶尖学术刊物上。
媒体推荐本书出版得非常适时。它对组织和社会网络领域新近出现的大量文献做了精妙的梳理和集成。无论是对于资深的网络研究人员,还是对于刚刚进入该领域的新人,本书均具有非凡的意义。
——兰杰伊·古拉蒂 美国西北大学
马汀·奇达夫和蔡文彬做了一件了不起的工作.他们不仅回顾和总结了社会网络不同流派的文献。而且展示了该领域尚未充分开发的这一研究方法的巨大潜力。无论是对该领域有兴趣的研究生,还是对已有建树的学者,本书都必将成为一项无价的资源。
——休曼特拉·戈沙尔 伦敦商学院
社会网络研究已成为组织研究中最活跃的领域。如何使其更具活力?奇达夫和蔡文彬合著的这本书为网络研究和理论建构开创了许多新思路。不论您是社会网络研究领域的新手,还是经验丰富的研究者,都会从他们的这一贡献中获益匪浅。
——唐纳德·c·汉布里克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
目录
第1章 导论
对组织社会网络研究范围的探讨
本书各章的内容安排
小结
推荐阅读材料
第2章 社会网络研究概述
社会网络方法的特征
社会网络研究中的主要概念
小结
推荐阅读材料
第3章 社会网络理论是否存在?对其理论根基的一个批判性考察
什么是理论
社会网络领域现有理论的发展
引入的理论:从其他学科借鉴而来
土生土长的网络理论
推广到组织理论中的网络思想:趋向批判性的合成
小结
推荐阅读材料
第4章 追寻失落的问题:消除社会网络中结构主义与个体主义方法论之间的隔阂
结构分析与个体行动者差异
认知网络理论
个性与社会结构的新兴理论
小结
推荐阅读材料
第5章 网络演变的轨迹:目标引导还是偶得
目标引导与偶得
隐含的假设
网络随时间演变与成长的轨迹
结构动力
网络演变轨迹对个体行动者的意义
自我中心网络
网各的变迁与转型
网络化过程分类的意义
小结
推荐阅读材料
第6章 组织的后结构主义网络学派
超越结构主义:组织网络研究可能的扩展方向
研究结论
小结
推荐阅读材料
第7章 结论
未来的研究方向
附录1 数据分析与解释入门
社会网络练习1:导入一个数据矩阵并使用矩阵代数法运算
社会网络练习2:认知图谱
社会网络练习3:测量结构洞
一个扩展的例子:如何分析工厂内部的社会结构
附录2 用MRQAP分析认知网络数据——一种方法论诠释
术语表
参考文献
译后记
……[看更多目录]
序言2003年,本书英文版在英国首次出版发行。我们写作此书的目的,一是为了对网络方法进行通俗易瞳的介绍,二是参与到有关网络研究新方向及争论点的理论探讨中。我们希望此书能够同时适合于这一研究领域的新加入者和资深研究人员。英文版的读者告诉我们,这些目标已经成功达成了。此书已经在世界范围的高校里被博士生研讨班和其他高级课程班采用。我们收到了许多正面的反馈意见和评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意识到把本书翻译成中文是很有意义的,可以使更多的中国读者读到它。考虑到书中有许多专业术语需要谨慎斟酌才能精准地反映原意,因此,翻译不是一项容易完成的任务。我们很高兴看到sage出版公司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与我们的译者王凤彬教授等一道仔细安排了各方面的细节问题,使本书中文版得以面世。我们希望读者会喜欢本书中文版,并继续向我们反馈你们的评论和建议。
文摘插图:
社会网络研究中的主要概念
导向性概念
在此之前的讨论中我们曾经间接提到过,组织研究的社会网络方法是建立在几个主要概念基础上的,这些概念包括嵌入性、社会资本、结构洞和网络中心性等。这些概念为研究者从特定方面探索组织现象提供了方向。如果没有这些概念的引导,这些组织现象可能会被忽略。
根据嵌入性(embeddedness)方面的有关论点,与工作相关的交易活动往往与社会关系模式相重叠(Granovetter,1985)。即业务关系嵌人于社会网络之中,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交易的模式可能与从纯粹经济学视角所期望的模式不相一致。人们可能更愿意选择与自己有友谊或血缘联结的人进行生意往来,将他们作为长期缔约的伙伴或其他合作者,而不是在完全自由竞争的公开市场上寻找交易伙伴(Uzzi,1996)。举一个我们自己先前的研究成果(Tsai&Kilduff,2002)中的例子,如图2-8所示。该图描绘了在一家规模达数十亿美元的食品公司中,像技术进步这样的重要知识是如何在下属的36个事业单位中相互传递的。这些事业单位中有14个由创建这家公司的家族成员所掌管。值得注意的是,这14个事业单位在我们所研究的知识传递网络中处于核心的地位。这些由家族成员掌管的事业单位趋向于集聚在这一知识传递网络的中心区域。它们彼此间常常相互交换各自的新知识,同时还倾向于从非本家族成员掌控的那些事业单位中获取新知识。可见,该企业内的知识转移事实上是嵌入于血缘关系中的,而并非遵循纯粹的经济学逻辑。
后记记得在1998年秋赴荷兰蒂尔堡大学执行中欧高等教育合作研究项目的时候。我在搜寻网络型组织方面的文献时,无意问发现了N.诺怀尔和R.G.埃克尔斯(Nohria&Eccles,1992)主编的《网络与组织:结构、形式与行动》以及L.C.弗里曼、D.R怀特和A.K.罗姆尼(Frecman,Write&Romney,1989)主编的《社会网络分析研究方法》。这些早期的出版物使我对管理学与社会学交义视角下的组织网络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然而,对于一个自迈人大学校门开始就一直在企业管理领域学习、教学和研究,而且获得的都仅是各个层次的“经济学”学位的我来说,对管理学与社会学交叉的思考更多的是理念上的,而不是方法上的。幸好本人一直偏好于专注被通称为企业中的“宏观”组织理论的“OT”方向的研究,这使我对社会学之于尚不成熟的组织理论的影响保持了持续的关注。随着网络型组织在企业内和企业间关系协调中作为一种新型组织模式的流行,我对掌握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的渴求愈加强烈。在教学之余阅读了J.斯科特(scott,2000)的相对通俗易懂的方法入门书《社会网络分析:一本手册》后,信心大增。自我感觉凭着大学阶段打下的数学基础,通过自学,学会有计算机软件支持的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应该没有太大的问题。遂花了一个暑假的时间,啃下了大部头的由s.沃瑟曼和K.福斯特(Wasserman&Faust,1994)合编的《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与应用》一书。专心致志的学习过程,使我自信自己对社会网络的兴趣已从理念上落实到了方法上。然而,在试图将所学到的网络分析原理和方法应用到企业网络分析中时,我发现自己脑子里装的尽是英文的专业术语,要把它们翻译成中文首先就是件难事,更别说应用这些概念来具体分析企业组织这一背景下的特定问题了。这给了我当头一棒,我不禁叹息:跨学科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