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方圆智慧(智慧书坊丛书)

分類: 图书,哲学,中国哲学,先秦哲学,道家哲学,老子,
品牌: 李国超
基本信息·出版社:远方出版社
·页码:199 页
·出版日期:2008年
·ISBN:9787807231820
·条形码:9787807231820
·包装版本:2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智慧书坊丛书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老子指出:“道可道,非常道。”能够用语言表达出来的道就不是常道。同样,人生之苍茫,非三言两语所能明白,只有把诸多感悟融注于身心,细细体味《老子的智慧》,才能以正确的心态处事、正确的方法做事,拥有快乐而成功的人生。
《老子方圆智慧》从人生法则、内省自胜、涉世为人、修身养生四个方面对老子处世之道进行了较为透辟的分析,以古今中外一些经典事例为背景,采用了浅显易懂的文字进行叙述,让读者在一种轻松的氛围下轻松感悟老子的这些人生智慧,为自己的人生之路增添几缕色彩!
编辑推荐总有一本书让你爱不释手如沐阳光,总有一个智慧故事滋养你的心灵激励你的成功潜能,总有一种思想让你改变人生成就辉煌。
博大精深的东方古老智慧,传世已久的世界经典名著,她告诉我们身处逆境时怎样用理智克服困难,在人生之路上怎样把命运掌控在自己的手中,少走弯路,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
目录
第一章 人生法则
1 胜己者天下莫能敌
2 突破平常思维
3 行动——跨出成功的第一步
4 积少成多,重视积累
5 变冗为简
6 于无形处发掘“有形物”
7 至柔治刚
8 诚实守信,务实无虚
9 知止而后得,不止而后失
10 不必烦恼,办法总比困难多
11 做正确的事比正确做事更重要
12 一切都会好的
13 天下事须做精、做细
14 “无为”实则无不为
第二章 内省自胜
1 视不足为缺憾,方能进取
2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 好高鹜远终是梦
4 要“慎”也要“重”
5 做人要“厚道”
6 得失常持心,宠辱皆心惊
7 忠言多逆耳,美言常害人
8 妄言自损,守中多做
9 放低姿态,虚心进取
10 不居功,功自言
11 傲气常戒助成功
12 就事论事,挣脱思想枷锁
13 善始善终必有成
第三章 涉世为人
1 不显山不露水,真人君子也
2 为人者更为已
3 摆正心中的天平,平等待人
4 留足空间利发展
5 包容者兴万事
6 付出时不要想着回报
7 能屈者即能伸者
8 听人劝,吃饱饭
9 处事不惊,谨慎思维
10 未雨绸缪,提高预测能力
11 虚实并进,胜人一筹
12 “功成”不可等“名就”
13 迎击风雨,志存高远
第四章 修身养生
1 简单的快乐,用心的作我
2 内敛方能成名士
3 少私寡欲,心无忧
4 贪欲是隐形“杀手”
5 当于静处品人生,
6 以仁爱换人爱
7 刻意求私,必不得果
8 取长补短,完善自我
9 藏身暗处以观“明”
10 得意时莫忘形
11 “不争”是个好心态
……[看更多目录]
序言老子简介:
春秋时期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道教奉为教主或教祖,尊为“道德天尊”,列三清尊神之一。《老子西升化胡经·序说第一》:“以为圣人生有老容,故号为老子。”《史记卷六十三。老庄申韩列传》内载“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河南鹿邑东)人也。姓李氏,名耳,字伯阳,谥日聃(耳外轮平而卷不日聃);固守藏室之史也。”“或曰儋即老子,或日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隐君子也。”
老子是一位不喜言论的思想家,然而他说出来的每句话都字字珠玑——短短八十一章的《道德经》蕴含了老子智慧的精华。
老子的智慧可谓是“非常道”的智慧,他的智慧中蕴含着许许多多的哲学:他主张抛弃心机智巧,但谋略家却尊他为宗师;他主张清静无为,但历代帝王却将他的学说作为治国方针;他反对建功立业,但兵家却视他的言论为圭臬。这或许就是老子的智慧在几千年后的今天,依然受人追捧的原因。
当许多人走到人生尽头或者围困于三尺围墙之中时才恍然悔悟:他们虽然得到了金钱或名利,抑或舒适的生活,然而却失去了人生之根本:自由与快乐!
老子的智慧除了能让人拥有一个快乐的心境之外,还能在为人处事方面给人们以指导,让人们以平常的心态、正确的方法去完成那些看似复杂的人生难题,使人们以一种轻松的心态去感悟、去印证人生的成功!
老子指出:“道可道,非常道。”能够用语言表达出来的道就不是常道。同样,人生之苍茫,非三言两语所能明白,只有把诸多感悟融注于身心,细细体味《老子的智慧》,才能以正确的心态处事、正确的方法做事,拥有快乐而成功的人生。
本书从人生法则、内省自胜、涉世为人、修身养生四个方面对老子处世之道进行了较为透辟的分析,以古今中外一些经典事例为背景,采用了浅显易懂的文字进行叙述,让读者在一种轻松的氛围下轻松感悟老子的这些人生智慧,为自己的人生之路增添几缕色彩!
文摘插图:


“这回你知道我为什么让你分开密封了吧。”师父摸着小和尚的头说:“你以为画板是保护画的,岂知板子也伤了画;你以为袋子是防外面的虫咬香菇,岂知香菇里原来就可能有虫。于是那保护它不受外界侵犯的,反过来保护了外界,不受它侵犯。”师父接着语重心长地说:“我们总怕别人会害自己,其实害自己的不一定是别人,也许是自己!我们应该能常常理清自己的心虫,别让它偷偷啃食我们的心,或飞出去伤害别人。”
面对不幸、挫折与打击,我们可以跑、可以奋斗,站在生机处去思考、去克服,我们很快便能摆脱不幸与失败,迎来胜利与幸福。
有一天,一个年轻人因心情不好,走出了家门,漫无目的地到处闲逛,不知不觉间走进了森林深处。在这里他听到了婉转的鸟鸣,看到了美丽的花草,他的心情渐渐好转,他愉快地感受着生命的美好与幸福。
忽然,一声长啸。年轻人回头一看,吓得魂飞魄散,原来是一头猛虎正张牙舞爪地向他扑了过来。年轻人拔腿就跑,跑到一棵大树下,看到树下有个树洞,一棵粗大的树藤从树上深入树洞里面。他不假思索,抓住树藤就滑了下去,他想,这里也许是最安全的能躲过劫难。他松了口气,双手紧紧地抓住树藤,侧耳倾听外边的动静,并时不时伸出头去看看。那只老虎在四周踱来踱去,久久不肯离去。年轻人悬着的心又紧张起来,他不安地抬起头来,这一看又叫他吃了一惊,一只坚牙利齿的松鼠在不停地咬着树藤,树藤虽然粗大,可松鼠也非等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