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师与建筑的故事(“你应该知道的”丛书)

分類: 图书,艺术,建筑,建筑艺术史,
品牌: 张烨
基本信息·出版社:希望出版社
·页码:284 页
·出版日期:2008年
·ISBN:9787537943185
·条形码:9787537943185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读者对象:青少年
·丛书名:“你应该知道的”丛书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设计师与建筑的故事》讲述了:设计师的故事,“你应该知道的”系列丛书,共11册,将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教育家等人物事迹,结合其伟大作品或彪著人类史册的伟大成就娓娓道来,寓艺术作品、政治思想、发明创造于故事,寄优雅气息于行文辞藻。
目录
英国
表现主义大师的流离岁月——埃瑞许·孟德尔松和爱因斯坦塔
野心的高度——诺曼·福斯特和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三号候机楼
想象力的激荡——扎哈·哈迪德和北京“soho”城
法国
现代建筑的旗手——勒·柯布西耶和朗香圣母院教堂
一生的建造——居斯塔夫·埃菲尔和埃菲尔铁塔
一次“非建筑”的野心探险——保罗·安德鲁和中国国家大剧院
法兰西老顽童的“诡计”——让·努维尔和巴黎阿拉伯文化艺术中心
意大利
宁静的交响乐——卡洛·斯卡帕和布里昂家族墓园
率性而为的轻盈想象——伦佐·皮亚诺和巴黎乔治·蓬皮杜艺术中心
丹麦
来自丹麦的现代版“安徒生童话”——耶尔恩·伍重和悉尼歌剧院
瑞士
量身定做的“自然”——赫尔佐格、德梅隆和中国国家体育馆
荷兰
一个建筑斗士的呐喊——雷姆·库哈斯和中央电视台新址总部
西班牙
哈利波特的魔法屋——安东尼奥·高迪和神圣家族教堂
最后的一起“完成”——恩瑞克·米拉莱斯、贝娜蒂塔·塔格利亚布和苏格兰议员大厦
美国
建筑诗人的终极浪漫——赖特和流水别墅
大学校园里的古典中国——墨菲和北京燕京大学
大器晚成的建筑诗哲——路易斯·康和耶鲁大学美术馆
摩天大楼教父——菲利普·约翰逊和玻璃屋
坐看云起时——贝聿铭和罗浮宫玻璃金字塔
后媒体时代的理论大师——彼得·埃森曼和他的住宅系列建筑
愤怒的坚持——汤姆·梅恩和他的结构主义建筑
死亡的生命逻辑——丹尼尔·利伯斯金和纽约世贸中心重建工程
未加工的清水混凝土艺术——保罗·门德斯·达·洛查和他的巴西建筑
澳大利亚
一个人的静默——格伦·马库特和他的澳大利亚建筑
新西兰
永远的哥特风——本杰明·芒福德和坎特伯雷省议会大厦
日本
拳击手设计师的城市徘徊——安藤忠雄和他的城市建筑
轻松面对时代变革——伊东丰雄和他的仙台媒体中心
中国
多少记忆可以重来——梁思成、林徽因和北京老城墙保护
最后的大师,人格的力量——杨延宝和他的建筑设计
长城脚下的一座“土宅”——张永和和长城脚下的公社“土宅”
我是一个人格分裂的人——艾未未和他的文件仓库
……[看更多目录]
文摘插图:


一次“非建筑”的野心探险——保罗·安德鲁和中国国家大剧院
全名:保罗·安德鲁
国籍:法国
生卒年:1938-
代表作品:中国国家大剧院,法国戴
高乐机场
一个人,一个作品,一个建筑,都需融入一个时代的洪流中被考量,最终或褒或贬,也只有时间才能检验。我们无法预知国家大剧院未来会如何,但至少每当经过长安街的时候,总有这么一个建筑,能让我们不自觉地望出窗外,下意识地看一看它,知道这是我们中国的建筑,盖在我们的土地上,而这或许便是国家大剧院对于今天中国的全部意义。
我认为有野心的是中国,中国有野心拥有一些伟大的建筑,所以我们来了。
——保罗·安德鲁
引子
在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里有不少人都会碰见这样的一个外国老头儿,_路小跑儿地前行到设计楼前,花白的头发,却充满了活力。从他高挺的鼻梁、略显消瘦的身躯、一头标志性的向后卷曲的头发,你一定会猜到他就是安德鲁了。一个世界级的知名建筑师,却永远只是一个人乘坐出租车来来回回,不用任何助理、翻译的陪同,也不要任何的排场。年近70,却依然睿智、沉着、思路敏捷、透着年轻人的活力。疲惫的时候,他会用丰富的面部表情给自己放松。面对质疑,他云淡风轻,我行我素。这就是保罗·安德鲁,名声在外,却过着随意、简单的快乐生活。所以当人们质疑今天的中国已然成为外国建筑大师野心试验场的时候,来自法国的老人才会这样说:“我认为有野心的是中国,中国有野心拥有一些伟大的建筑,所以我们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