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正义(套装上下册)(竖排版)(十三经清人注疏)

分類: 图书,哲学,中国哲学,先秦哲学,儒家哲学,孔子,
品牌: 刘宝楠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华书局
·页码:800 页
·出版日期:1990年
·ISBN:7101002234/9787101002232
·条形码:9787101002232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十三经清人注疏
·套装数量:2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论语正义(套装上下册)》讲述了:自汉至清,经学在各门学术中占有统治的地位。经学的发展经历了几个不同的阶段,而清代则是很重要的也是最后的一个阶段。清代经学家在经书文字的解释和名物制度等的考证上,超越了以前各代,取得了重要成果,这对我们利用经书所提供的材料研究古代的经济、政治、文化、思想以至科技等,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清代的经学著作,数量极多,体裁各异,研究的方面也不同。其中用疏体写作的书,一般是吸收、总结了前人多方面研究的成果,又是现在文史哲研究者较普遍地需要参考的书,因此我们在十三经清人注疏这个名称下,选择这方面有代表性的著作,陆续整理出版。所选的并非全是疏体,这是因为有的书未曾有人作疏,或虽然有人作疏,但不够完善,因此选用其它注本来代替或补充。礼书通故既非疏体又非注体,但它与体记训篡等配合,可起疏的作用,故也入选。大戴礼记不在十三经之内。但它与礼记(小戴体记)是同类型的书,因此也收进去。对收入的书,均按统一的体例加以点校。
清代的经学著作还有不少有重要参考价值,这有待于今后条件许可时,按新的学科分类,选择整理出版。
目录
凡例
卷一 学而第一
一章
二章
三章
四章
五章
六章
七章
八章
九章
十章
十一章
十二章
十三章
十四章
十五章
十六章
卷二 为政第二
一章
二章
三章
四章
五章
六章
七章
八章
九章
十章
十一章
十二章
十三章
十四章
十五章
十六章
十七章
十八章
十九章
二十章
二十一章
二十二章
二十三章
二十四章
卷三 八佾第三
一章
二章
三章
四章
五章
六章
七章
八章
九章
十章
十一章
十二章
十三章
十四章
十五章
十六章
卷四
十七章
十八章
十九章
二十章
二十一章
二十二章
二十三章
二十四章
二十五章
二十六章
卷五 里仁第四
一章
二章
三章
四章
五章
六章
七章
八章
九章
十章
十一章
十二章
十三章
十四章
十五章
十六章
十七章
十八章
十九章
二十章
二十一章
二十二章
二十三章
二十四章
二十五章
二十六章
卷六 公治长第五
一章
二章
三章
四章
五章
六章
七章
八章
九章
十章
十一章
十二章
十三章
十四章
十五章
十六章
十七章
十八章
十九章
二十章
二十一章
二十二章
二十三章
二十四章
二十五章
二十六章
二十七章
二十八章
二十九章
卷七 雍也第六
卷八 述而第七
卷九 泰伯第八
卷十 子罕第九
卷十一 乡党第十
卷十二
卷十三
卷十四 先进第十一
卷十五 颜洲第十二
第十六 子路第十三
第十七 宪问第十四
第十八 衡灵公第十五
第十九 季氏第十六
第二十 阳货第十七
第二十一 微子第十八
卷二十二 子张第十九
卷二十三 尧曰第二十
卷二十四 何晏论语序
附录 邓玄论语序逸文
刘恭冕后叙
清史稿刘宝楠传
……[看更多目录]
文摘插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