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立(SELF-RELIANCE)

分類: 图书,心理学,人格心理学,信念、意志、行为,
品牌: 拉尔夫·瓦尔多·爱默生
基本信息·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页码:112 页
·出版日期:2009年
·ISBN:7503693177/9787503693175
·条形码:9787503693175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英语
·外文书名:SELF-RELIANCE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自立》是爱默生的经典名著,名言警句俯拾皆是,它号召美国人若要取得成功,不要依赖他人,而要依靠自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赋,只有在自己的行动中,才能发现自己,才是向世界宣布他具有怎样的价值的最好方式。
作者简介爱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1803-1882),美国散文作家、思想家、诗人。出身于牧师家庭,就读于哈佛大学,后游历欧洲,结交散文大师卡莱尔。1834年游历归来的爱默生迁居康科德镇,潜心读书写作,发起“超验主义俱乐部”,成为美国超验主义哲学的代表。爱默生一生著述丰富,大多为散文,其中最为重要的代表作是《自立》。爱默生不仅对美国文学影响巨大,被认为“有了爱默生,美国文学才真正诞生”,而且也是美国思想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他的自立主张、民权观念等对美国人民影响深远。文学评论家劳伦斯?布尔在《爱默生传》中说,爱默生与他的学说,是美国最重要的世俗宗教。
媒体推荐爱默生的《自立》不但提高了奥巴马的文字把握能力,同时他浸润其中,获得一种悲剧性的历史感和人类命运的不确定感。
——角谷美智子,《纽约时报》我是一位文学和宗教学者,我建议无论谁是总统,都应该从拉尔夫·瓦尔多·默生那里获取智慧,他对美国的见解因1837的经济危机而广为传播。
——哈罗德·布鲁姆,《走出恐慌,自立》正是爱默生使美国得以在世界舞台中占有一席之地,至少在文学方面如此。
——乔尔·波特,《爱默生》爱默生是19世泄纪文坛的巨人。他的作品不但在他的本土传诵一时。成为美国的自由传统的一部份,而且已经成为世界性的文化遗产。融入我们不自觉的思想背景中。
——张爱玲,《张爱玲作品集·爱默生选集》没有更好的作家比爱默生更能帮助人们飞入自立的自由状态。你很容易被爱默生引入他的只有职责和自我意识的轨道。一个没有借口,只有伟大机遇的世界。
——巴特勒·波登,《改变生活的灵性之书》
编辑推荐《自立》是美国总统奥巴马最爱读的书!除《圣经》之外,对奥巴马影响最大的书!伟大散文作家和诗人的传世经典!全球畅销一个多世纪!他被林肯誉为"美国的子"!比《沉思录》更沉思,比《智慧书》更智慧!每个人都应该读它!
文摘不久前有一天,我读了一位杰出的画家写的几首诗,它们立意新奇,不落窠臼。先别管诗的题材如何,灵魂总是从字里行间听到一种告诫。这些诗句所灌输的情感比它们包含的任何思想更有价值。相信你自己的思想,相信你内心深处认为对你适用的东西对一切人都适用——这就是天才。如果把你隐藏的信念说出来,它一定会成为普遍的感受;因为最内在的在适当的时候就变成了最外在的——我们最初的思想会被“最后的审判”的号角吹送到我们耳边。心灵的声音尽管每个人都非常熟悉,但是我们认为摩西、柏拉图和弥尔顿的最大功绩就在于他们蔑视书本和传统,不是自己想到的东西不说。一个人应当学会发现和观察从内部闪过他心灵的微光,而不是诗人和圣贤的天空里的光彩。可是他擅自摒弃了自己的思想,就因为这是他自己的东西。在天才的每一部作品中,我们认出了我们自己抛弃了的思想:它们带着某种疏远的威严回到了我们的身边。伟大的艺术作品对我们的教益不过如此而已。它们教导我们:正当对方呼声最高的时候,要心平气和、坚定不移地坚持我们自发的感想。要不,到了明天,一位陌生人将会非常高明地说出恰恰是我们一直想到和感到的东西,我们将被迫从别人那里取回我们自己的见解,并羞愧难当。
每个人在求知期间,有一天会得出这样一种信念:嫉妒等于无知;模仿无异于自杀;一个人不管好坏,必须把自己看做自己的命运;虽然广阔的宇宙不乏善举,可是若不在自己得到的那块土地上辛勤耕耘,一粒富有营养的粮食也不会自行送上门来。蕴藏在他身上的力量实际上非常新奇,因此除他之外,谁也不知道他有什么本领,而且不经过尝试,连他自己也不知道。一张面孔、一个人物、一件事实,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给另一个人却没有留下任何印象,这不是平白无故的。记忆中的这种雕刻不能不说没有前定的和谐。眼睛被安置在一道光线应当照到的地方,这样它才可以看到那道光线。我们还不能充分表现自己,而且对我们各自所代表的那种神圣的观念感到惭愧。完全可以认为,这种观念非常适当,一定会产生良好的结果。因此应当忠实地传达,不过上帝是不愿意让懦夫来阐明他的功业的。一个人只有尽心竭力地工作,方能感到宽慰和欢乐;如果他说的或做的并非如此,他将得不到安宁。那是一种没有解脱的解脱。还在尝试之中,他的天才就抛弃了他;没有灵感眷顾;没有发明;没有希望。
信赖你自己吧:每一颗心都随着那根铁弦颤动,接受神圣的天意给你安排的位置。接受你同时代的人构成的社会,接受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