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对唐代经济发展影响研究(山西财经大学中青年学者文库)
分類: 图书,经济,经济史,中国经济史,
品牌: 张晋光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页码:248 页
·出版日期:2008年
·ISBN:9787509511886
·条形码:9787509511886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山西财经大学中青年学者文库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安史之乱对唐代经济发展影响研究》一书,是一部关于我国军事经济史的研究专著。该书以安史之乱这一中国古代重要战争为研究对象,揭示了这场战争对唐代经济发展的深刻影响,丰富了我国军事经济学术领域的内容。安史之乱是中国古代史上一次重大事件,它不仅改变了唐王朝的政治走向,使其由强盛走向衰落,而且改变了唐王朝的经济结构,自此以后经济重心由北方逐渐移至南方。因此,无论从政治上,还是从经济上来看安史之乱,它的影响都是十分巨大,而且是非常深远的。
目录
前言
1 唐代相关问题概述
2 战争的时空分布
2.1 战争的主要经过
2.2 战争的空间分布
3 战争对北方经济的严重破坏
3.1 城乡人口急剧减少,失去了大量劳动力
3.2 耕牛被大量宰杀,畜力严重不足
3.3 土地大片荒芜,粮食产量减少
3.4 水利设施被毁,抗灾能力降低
3.5 交通运输不畅,物流通道阻滞
3.6 货币制度混乱,物价波动异常
3.7 城市毁损严重,商业贸易萧条
4 战后南方经济的快速发展与财赋重心的南移
4.1 战乱造成北方移民大量南迁
4.2 战后南方农业的巨大变化
4.2.1 众多水利工程相继建成
4.2.2 耕地面积显著增加
4.2.3 生产工具的改进和技术的提高
4.2.4 庄园经济的不断扩大
4.2.5 经济作物的广泛种植
4.3 战后南方手工业的全面进步
4.4 战后南方交通运输事业的快速发展
4.4.1 水路交通
4.4.2 陆路交通
4.4.3 海路交通
4.5 战后南方商业的迅速提升
4.6 唐代财赋重心的南移
5 战后北方经济的艰难恢复和缓慢发展
5.1 地方强藩割据状态下的河北道经济
5.2 战争与和平交织下的河南道经济
5.3 生产基础条件薄弱的河东道经济
5.4 外患内忧不断侵扰的关内道经济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看更多目录]
序言安史之乱是中国古代史上一次重大事件,它不仅改变了唐王朝的政治走向,使其由强盛走向衰落,而且改变了唐王朝的经济结构,自此以后经济重心由北方逐渐移至南方。因此。无论从政治上,还是从经济上来看安史之乱,它的影响都是十分巨大,而且是非常深远的。迄今为止,对安史之乱的种种经验教训,仍有研究及阐发的必要。张晋光同志选择《安史之乱对唐代经济发展影响研究》为题,对这一历史事件的深远影响进行研究,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安史之乱留给今人的启示,窃以为至少有三点。
一是越是在大好形势下,越应该保持清醒头脑,居安而思危。想当年开元、天宝盛世,天下太平,经济繁荣。杜佑《通典》有云:“(开元十三年)封泰山。米斗至十三文,青、齐谷斗至五文。自后天下无贵物。两京米斗不至二十文,面三十二文。绢一匹,二百一十文。东至宋、汴,西至岐州,夹路列店肆,待客酒馔丰溢。每店皆有驴赁客乘,倏忽数十里,谓之驴驿。南诣荆襄,北至太原、范阳,西至蜀川、凉府,皆有店肆以供商旅,远适数千里,不持寸刃。”这是何等太平繁荣的景象!但就在这太平繁荣的景象下,却潜藏着动乱的危机,安禄山早有谋反之心,聚兵积粮,搜罗爪牙,只等时机一到,便起兵反唐。
文摘插图:
1 唐代相关问题概述
安史之乱波及许多地区,为便于叙述,先将唐代政区作一概述。秦朝在地方创立郡县制度,为历代奉为范本。李渊建立唐朝后,改郡为州,置刺史,实行州县制,设置都督府(又名总管府)进行统辖。唐太宗即位后,为加强国家管理,裁并全国州县,并按照“山川形便”的原则,分天下为十道:关内、河南、河东、河北、山南、陇右、淮南、江南、剑南和岭南,即所谓的“贞观十道”。唐太宗平定东突厥和高昌后,国家疆域“东极海,西至焉耆,南尽林州南境,北接薛延陀界。”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以下公元年份只注年份,不加“公元”二字),全国有州府三百五十八,县一千五百五十一。睿宗景云二年(711年),增设二十四都督府,统领各地州县,因权重不便被撤销。又分山南道为山南东西两道,在陇右分出河西道,十道演变为十二道。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在贞观十道基础上,以两都(长安、洛阳)为中心,在关内和河南分出京畿和都畿道,山南分为山南东、西两道,江南分为江南东、西和黔中三道,将十道分成十五道,即所谓的“开元十五道”。在各道设置采访使,监察地方事务。
后记这本书是在施和金先生的指导下完成的。施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地理学者,早年就读于上海复旦大学历史系历史地理专业,后考入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系,师从张舜徽先生攻读历史学硕士学位,现为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先生治学严谨、谦朴仁和,我早有耳闻,为此,我报考了他的博士生,并幸运地成为他的学生。在南师大读博期间,施先生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特别是他对我的教诲和关爱更令我永生难忘。在本书即将出版之际,谨向施先生表示衷心的感谢!虽然书已定稿,但深感离先生的学术要求还远,今后只有在学习上的不断进步,才能回报先生对我的一片恩情。
在本书撰写的过程中,得到南师大社会发展学院慈鸿飞教授、李天石教授、刘进宝教授、邹农俭教授、裴安平教授、张进教授、张连红教授、汤惠生教授、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徐辉教授、南京农业大学王思明教授、南京大学范金民教授的指导,这些专家学者给予的无私帮助,我从内心里十分感激。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献所杨昶教授在百忙之中审阅了此稿,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中国海洋大学军事教研室主任干焱平教授为我的成长也付出了不少辛劳。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感谢我的家人对我学习的理解和支持,是他们使我能够潜心研读和写作,免除了后顾之忧。爱人赵建玲在繁忙的教学工作之余,又承担了抚养与教育小孩的责任,肩上的重担不轻。他们的关心与体贴是我学习前进的动力,使我不敢有丝毫的懈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