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欧洲:公民社会与启蒙精神
分類: 图书,历史,欧洲史,总述,
品牌: 晨枫
基本信息·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页码:153 页
·出版日期:2009年
·ISBN:7108031337/9787108031334
·条形码:9787108031334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对话欧洲》主要介绍了:两位学者在平时的读书、写作生活中,向以挖掘史料、独立思考为乐事,常常在自觉或不自觉地审视、批判自己所属的文化与社会。在此,他们带着各自的观点、问题与疑惑,闲聊历史上的欧洲或中国。闲聊跨越时空,远眺17到19世纪的欧洲社会,围绕着启蒙精神和公民社会两大主题,聊及政治理念、哲学思想、市民文化、宗教、民族、市场经济、革命、政党、全球化等等诸多方面,也涉及了众多的历史人物……
作者简介陈乐民,国际政治与欧洲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欧洲研究所研究员,前所长。前欧洲学会会长。退休后继续研究、著述。主要著作有《战后西欧国际关系,1945-1984))、《欧洲观念的历史哲学》、《东欧剧变和欧洲重建》、《战后英国外交史》(主编并主要撰稿)、《西方外交思想史》(主编并主要撰稿)、《欧洲文明的进程》、《十六世纪葡萄牙通华系年》、《冷眼向洋——百年沉浮启示录》(主编并作者之一)、《欧洲文明十五讲》、《从一滴水看宇宙——莱布尼茨读本》、《文心文事》、《徜徉集》,以及译作并序:《有关神的存在和性质的对话》(马勒布朗士著)等等。
史傅德(Fred E.Schrader),原籍德国,法国巴黎第八大学欧洲近代史教授,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客座教授。主要著作有《复辟与革命:1850-1858马克思的手稿》、《奥古斯特·戈山与法国大革命》、《莫斯科审讯的社会史》、《欧洲市民社会史(1550一1850)》、《民族国家以前的德意志(1648-1806)))、《法国大革命的语义史》等。曾获斯宾诺莎奖和法兰西学院政治与道德奖。
编辑推荐《对话欧洲》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所前所长陈乐民与巴黎第八大学欧洲近现代史教授史傅德的对话录。“对话”分启蒙精神和公民社会两大部分,是一种自由的聊天式的讨论,涉及政治理念、哲学思想、市民文化、宗教、民族、市场经济、革命、政党、全球化等诸多问题,也谈及大量历史人物。“对话”以中世纪以后的欧洲历史为主线,不时地插入对中国的历史和现状的关注。
目录
前言
第一部分 公民社会
一 概念
二 神圣罗马帝国:公民社会初露端倪
三 公民社会:欧洲内战的产物
四 宗教改革、农民起义:什么对于公民社会更有意义?
五 17-19世纪的欧洲:一艘行驶在大海上却要重建的大船
六 民族主义与公民社会
七 20世纪后现代思想家、因特网
八 中西对比自我批判:教育和培训
第二部分 启蒙精神
一 苏格兰活跃的经济对启蒙的推动
二 启蒙的概念
三 思想多元化
四 法国大革命与启蒙的关系
五 对理性的理解
六 19世纪的欧洲
七 欧陆和英美传统
八 政党
九 欧盟建设—公民社会—启蒙精神
小结
后记
人名索引
……[看更多目录]
序言这个对话的两位学者一位是陈乐民,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所前所长,另一位是法国巴黎第八大学的欧洲历史教授史傅德(Fred E.Schrader)。一个是中国人,一个是德国人。他们不曾大红大紫,没有身兼要职,也不自诩是任何新潮思想流派的信奉者或“专家”。他们只是老老实实的学者,认真读书、写书,以挖掘史料、独立思考为乐,总在自觉或不自觉地审视、批判自己所属的文化与社会。
史先生难以想象中国百万人点击博客如火如荼的壮观景象,陈先生还在用小楷毛笔抗拒电脑。他们这样远离了闹市倒可以钻进故书堆,冷静地远眺好几百年前的社会。他们是翁婿关系,对话语言是法语。闲聊时就谈历史上的欧洲或中国。没有目的性,没有功利性,经常没有结论,常常一谈两三个小时。他们想把一个问题搞清楚,尽管越聊疑问越多。
于奇女士得知此情此景,说他们这么聊不记录下来还是太可惜。于是2005年夏天,每次他们聊天时,编者就在两人当中放上个小录音机。编者请他们也别扯得太远了,好歹有个框架,于是就有了这篇对话。
晨枫2006年5月翻译并编辑
文摘第一部分 公民社会
一 概念
陈:公民这个概念很重要。这个词是从哪里来的?
史傅德(以下简称史):这个词来自拉丁文的civis,是指罗马公民,也就是说不是所有的人都是罗马公民。最早指的是特殊的社会身份。是指那些参与市场、参与政治的人。他们不但有权,也有义务,比如交税的义务。
现在我们所说的公民社会,英文是Civil Society,法文是La societe civile,德文bflrgerHche Gesellschaft,是指一个需要政治体制、互相联系、自我组织的社会。动力应当来自社会本身而非政治力量。政治家总在试图更正,却总在亡羊补牢。我们从今天欧盟的情况看得很清楚。
欧洲的历史学家们也经常讨论欧洲为什么发达起来,是如何发达起来的。两年前美国《历史学家杂志》上还有这方面的辩论,但是他们各自的结论常常过于简单化,这是个极其复杂的问题。这对欧洲历史学家们自己来说也是个谜。13、14世纪欧洲非常落后,为什么欧洲在其物质文明非常落后的条件下得以发展起来,您刚才谈到中国自13世纪开始进入停滞不前的状况,可这只是相对而言,就物质文明而言,中国那时仍走在欧洲前面。另外,我们通常只喜欢提及当今欧洲的几个大国,比如法国、英国,其实当时一些小国对于推动欧洲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比如荷兰。17世纪的荷兰不仅在物质文明而且在精神文明方面已经很发达,一些启蒙时期的思想元素已经在17世纪的荷兰出现,而这些因素在19世纪中叶慢慢消失了。欧洲,还有后来的美国,发展不是均衡的,有些思想在某处产生,消失后又在其他地区浮现。
您为什么关注公民社会呢?
陈:开始我以为这是一种人们自发的组织,大家组织起来为公益做些事情,比如英国的一种团体,有自己的组织方式,共同做些公共事业,这个团体像个小国家,但是没有首领,居民自己组织。这是最初我脑子里的公民社会的样子。中国没有这种形式,中国以家庭为单位,是个小王国,然后进入学校、进入某机构工作。不是个社会的概念,因此个人、家庭、机构是中国人的组织机制。有个美国学者说,中国人的社会结构如同一个大三明治,上面是高官,底层是老百姓,中间夹着厚厚的一层,一般的官吏。我后来读了黑格尔著作中关于公民社会的章节,但是很抽象。
史:黑格尔关于公民社会的理论的资料来源于苏格兰,咱们后面再谈这一点。即使对一个欧洲人来说,我们今天保持一定距离来看,也感到惊奇:极少规章制度限制、权力非常分散的社会形式竟能自治,这些公民社会和启蒙为什么得以存在
……[看更多书摘]
后记“启蒙精神”是我长期以来激赏不已的人文境界。一个社会要进入现代文明,不经过“启蒙”是办不到的。早时读严复,深深刻入脑中的是那“开启民智”四个字。他在给张元济的一封信中说,他立志翻译西方的典籍,用意就是为了“开启民智”。“民智”不开,上下左右便是一笔糊涂账,迈不开脚步。读近代史,欧洲走出中世纪,“启蒙世纪”及其对社会演进的推动,是关键。我们中国的历史,在同西方文明邂逅、接触以前,是没有这种东西的。“五四”最大的功劳,就是在我们古老、而且固结不解的土地里,播下了对未来期望的种子,化开了思想的冰冻。
由此,在西方文明史中,我特别关注“启蒙精神”是怎样在西欧以及北美萌芽、生长和铺开的。了解别人,可以更准确地了解自己。对别人了解愈多愈深,对照之下自身的面貌线条也就愈加清晰。这个信念,久而弥坚。有时听到一些对“启蒙”的带有菲薄性的歪道理,我更想把这方面的问题弄得更清楚些,以证明在我们中国还需要“启蒙”,“启蒙”并没有过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