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恨倾城小团圆(张爱玲的私人生活史)

分類: 图书,传记,文学家,中国,张爱玲,
品牌: 清秋子
基本信息·出版社:京华出版社
·页码:392 页
·出版日期:2009年
·ISBN:7807246839/9787807246831
·条形码:9787807246831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张爱玲的私人生活史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爱恨倾城小团圆》部分内容最初于2008年11月开始在“天涯论坛”陆续发表,广受读者追捧。张爱玲的长篇自传体小说《小团圆》于2009年2月23日在台湾出版后,《爱恨倾城小团圆》作者又根据《小团圆》中的有关素材对原稿作了修改,全面介绍了现代文坛的传奇女作家——张爱玲生命史中的各种隐秘。
作者以近距离的视角、亲切而活泼的文字,探幽发微,旁征博引,揭示了张爱玲在创作、情感、婚姻、思想、情趣、人生奋斗等方方面面的真相,着重探讨和分析了张爱玲独特个性的形成原因、“胡张恋”的内在冲突、第二次婚姻的内幕、晚年遁入精神孤岛等等张学“热门”问题。
《爱恨倾城小团圆》素材全部来自当事人回忆的第一手资料,线索清楚,持论公允,其中关于“胡始终与张暗斗”、“第二次婚姻获得幸福”、“晚年步入理想境界”等看法,都相当独到。
作者清秋子是近年蜚声文坛的著名网络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海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其作品深受不同年龄、不同阶层的广大读者欢迎,在网络上有极大的知名度。《爱恨倾城小团圆》延续了他一贯的文风,既有学者的睿智明晰,也有文学的绚丽华彩,堪称描述民国文化人物的精品之作。
作者简介清秋子,祖籍江苏宜兴,早年曾下乡插队八年,现居海南,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海南省作家协会会员。著名多栖作家,一手创作“底层文学”,一手书写历史长卷,代表作:《明朝出了个张居正》、《魏忠贤:八千女鬼乱明朝》、《武则天:从尼姑到女皇的政治博弈》、《深圳,你让我泪流满面》、《我是北京地老鼠》(曾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出版奖)。
媒体推荐文坛寂寞得恐怖,只出一位这样的女子。
——李碧华
与张爱玲同活在一个世上,也是幸运,有她的书读,这就够了!
——贾平凹
毫无疑问,《金锁记》是张女士截至目前为止的最完满之作,颇有《狂人日记》中某些故事的风味。至少也该列为我们文坛最美的收获之一。
——傅雷
对于一个研究现代中国文学的人来说,张爱玲该是今日中国最优秀最重要的作家。
——夏志清
她的文字风格很有趣,像是绕过了五四时期的文学,直接从《红楼梦》、《金瓶梅》那一脉下来的。
——白先勇
爱玲女士曾说,抄她文字文笔的人不少,以致她猛然一瞧,仿佛是做梦时写的。
——亦舒
说我的小说跟张爱玲有点像,不,我觉得不像,现在有一种不可思议的现象,写得好的就说是学张爱玲,对张爱玲评价这么高是否恰当,应该研究一下。
——王安忆
人人仿佛张爱玲。
——王德威
编辑推荐《小团圆》出版后第一部张爱玲全传。《爱恨倾城小团圆》全新解读张爱玲身世,爱情与晚年景况。
目录
引子
1.活在李鸿章的影子中
2.童年气息如春日迟迟
3.童话似的家轰然崩塌
4.后母是阴云驱之不去
5.青青校树下的灰姑娘
6..终生难忘的一次屈辱
7.香港的浓绿与火红
8.围城前后的食与色
9.她用英文小试锋芒
10.佳作如雪片洒遍上海
11.朋友亦有形形色色
12.热恋恰似飞蛾扑火
13.动荡岁月的倾城之恋
14.尘埃里的花凋落了
15.为这个男人值吗?
16.回首看他形同陌路
17.铅华洗尽再出江湖
18.有惊无险的罗湖桥头
19.香港梦幻终成泡影
20.和胡适一道凝望赫贞江
21.相遇在在麦克道威尔
22.二次婚姻觅得知音
23.匆匆踏上陌生的“故土”
24.黯然独望港九灯
25.守护他走完最后一程
26.“孤岛”中的恬然老妇
27.幼年情结伴随夕阳岁月
28.太平洋上的辉煌落幕
……[看更多目录]
文摘1.活在李鸿章的影子中
热议张爱玲,是近二十年来的事。关于她的话,说得多了,都不觉得她是多么久远的人。很多年轻男女,甚至觉得离她很近,能够与她共悲欢。
可是,一查张爱玲的出生年月,我们才竦然一惊:她的出生,是在将近90年前!
无怪乎台湾学者王德威要称她“祖师奶奶”。
百年之前的种种,才是她的前世;近百年的动荡与安稳,则是她的今生。她所见证的人世沧桑,真是足够多了,是地地道道的“奶奶级”人物。对此,我们只有慨叹。
麦子落地,遂成青苗。
还是让我们从头说起吧。
1920年9月30日,张爱玲出生在十里洋场的上海。这一天,是农历八月十九,月圆后不久,想必夜间仍有清辉铺洒。
早年的人们,习惯以农历生日为准,张爱玲也是。这个日子公历是哪一天,以前大家都忽略了,后来是美籍华裔学者司马新,在写张爱玲传时,仔细推算出来的。
张爱玲是个多思之人,生日的皓月秋空,也许让她每年都有所思,以至于她小说中写月亮的句子,经常很奇崛:“铜钱大的一个红黄的湿晕,像朵云轩信笺上落了一滴泪珠,陈旧而迷糊。”
这难道是宿命的写照?
她的确就是从一片“陈旧而迷糊”中诞生的。
张爱玲出生在上海公共租界的张家公馆,这是一座清末民初的老洋房,在靠近苏州河的地方,风格是那时流行的西洋式样。
这房子大有来历,牵涉到张爱玲的“前世”。它是晚清名人李鸿章送给自己的女儿、也就是张爱玲祖母的陪嫁物之一。
这种老房子四面为房间,中间是一个宽阔的天井,朝内一面有连廊可通行,因而名之“走马楼”。
老房子的外墙上,有一些西洋式的花纹装饰,这在当时算是很时髦的了。小楼共有两层,后来顶层有人加盖了阁楼,所以如今看起来好像是三层。
当年这房子,想来是气派得很,从二楼上直直向前伸出一个阔大的阳台,四周还有很大的花园,草木葱茏。而现今,房子杂乱了,花园当然也不存。这种“西风东渐”时期的老房子,在今日的上海、武汉、广州、海口等地,仍残留了不少,可以视为用砖石写就的城市演进史。
张家公馆,是一个独特的世界,很有象征意义:从外面看起来,房间的阳光应该很充足,其实里面却是古墓般的幽暗。
新旧杂糅,中西交错——这便是张爱玲日后成长的宿命。
早几年,有“张迷”经过辛苦奔波,确定了老房子当年准确的地址:淮安路313号,也就是今天的康定东路87弄。
这房子现在可能已被拆掉,再也没有了它的物质存在。——大变革的时代,只几十年间,就会有很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