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佩荣:细说论语
分類: 图书,哲学,中国哲学,先秦哲学,儒家哲学,孔子,
品牌: 傅佩荣
基本信息·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页码:424 页
·出版日期:2009年
·ISBN:7542630067/9787542630063
·条形码:9787542630063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傅佩荣:细说论语》是由傅佩荣编著的一本儒家精典论。《论语》的具体内容有二十篇,按顺序是:《学而篇第一》、《为政篇第二》、《八佾篇第三》、《里仁篇第四》、《公冶长篇第五》、《雍也篇第六》、《述而篇第七》、《泰伯篇第八》、《子罕篇第九》、《乡党篇第十》、《先进篇第十一》、《颜渊篇第十二》、《子路篇第十三》、《宪问篇第十四》、《卫灵公篇第十五》、《季氏篇第十六》、《阳货篇第十七》、《微子篇第十八》、《子张篇第十九》、《尧曰篇第二十》。二十篇共五百一十一章,根据其重要性可分为四等:第一等是孔子的话,第二等是孔子与第一流学生的对,第三等是孔子与第二流以下学生的对话,第四等是学生发表的言论。
孔子的学生大概可以分为四科,一般称为“四科十哲”。“四科”的具体分类为:德行科,代表人物是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科,代表人物是宰我、子贡;政事科,代表人物是冉有、子路;文学(文献)科,代表人物是子游、子夏。第一流学生包括德行科和言语科;第二流学生包括政事科和文学科。
让我们一同进入《论语》的世界,与孔子为伍,探讨人生的不凡境界。
作者简介傅佩荣,1950年生,祖籍上海。台湾大学哲学研究所硕士,美国耶鲁大学哲学博士。曾任台湾大学哲学系主任兼哲学研究所所长。现任台大哲学系教授、浙江大学讲座教授。
傅佩荣积极推进哲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和普及,被台湾《民生报》评选为“大学最热门教授”,获台湾地区教育部门“教学特优奖”。出版作品逾百种,曾获台湾地区“中正文化奖”、“最高文艺奖”等多项殊荣。
作为一位杰出的演讲家,近十几年来,他每年开展200多场哲学及国学的演讲和讲座,还多次应邀前往马来西亚、韩国、新加坡、美国等华人社团作传统文化讲座,在华人文化思想界影响深远。
编辑推荐傅佩荣在《傅佩荣:细说论语》中,即设法由吉光片羽所闪耀的智慧,试图寻思建构一套完整系统。从基本核心问题“人性是什么”逐渐开展“生到死”、“潜能到实现”、“求知到行动”、“抉择到价值”、“命运到苦乐”,由此去诠释孔子的整体思想。《论语》是中国文化中一项极珍贵的遗产。其中记载孔子有关政治、社会、教育、交友、处事的说法,数千年来一直展现其历久弥新的经典光芒及活泼强劲的生机。 孔子过人的智慧与识见,使无数人得到启迪,但他那蕴藏在道理背后的哲学,却未必容易明白。
目录
前言 超越时空,了解孔子
学而篇第一
为政篇第二
八佾篇第三
里仁篇第四
公冶长篇第五
雍也篇第六
述而篇第七
泰伯篇第八
子罕篇第九
乡党篇第十
先进篇第十一
颜渊篇第十二
子路篇第十三
宪问篇第十四
卫灵公篇第十五
季氏篇第十六
阳货篇第十七
微子篇第十八
子张篇第十九
尧曰篇第二十
……[看更多目录]
序言超越时空,了解孔子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被西方学者称为人类历史上“四大圣哲”之一。四大圣哲即:释迦牟尼、孔子、苏格拉底、耶稣。因为这些人都像是分水岭,他们一出现,所有的人都以他们为标杆,在各自的文化传统里发展延伸下去,进而影响了整个人类。
孔子身处春秋时代,一生的遭遇并不顺遂,从事业功绩方面来看,做官的时间也很短,能达到这样的地位与成就,在当时是难以想象的。读其书先要知其人,要了解孔子和《论语》,就要超越现在的时空,回到古代,知道他的生平背景。
中国古代有夏、商、周三代,周又分为西周、东周,而东周又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前的情况,所以史学上称为“先秦时期”。
孔子(公元前551年至479年)是春秋时代(公元前722年至481年)的人,在春秋末期去世,这段时期被称为“乱世”。当时的诸侯各自为政,礼崩乐坏日趋严重,在上位者不守礼、百姓不守法、臣弑君、子弑父的情况层出不穷,整个国家的秩序和社会伦理,眼看就要瓦解和崩溃。此时的孔子,怀着使命感上场了。
孔子的祖先原是商朝王室,周朝取代之后,就将商朝后裔封于宋'国。孔子的祖先后来遭到迫害而迁居到鲁国,孔子是家族到鲁国之后的第六代。
商朝重视鬼神的祭祀,周朝则重视人文的发展,因此文化的表现更灿烂,文明的开发远超过商朝,孔子很欣赏并决定追随周朝的道路,曾
孔子最广为人知的形象是好学,他能掌握古代所有的经典,即“五经”——《诗》、《书》、《礼》、《乐》、《易》(现在是以《春秋》取代《乐》)。懂得掌握五经,就知道如何维持国家的长治久安。
人活在世上,有生必有死,活着的时候,要在群体中营造一种共同的生活,才能持续发展;死了之后,可以通过宗教仪式(如祭祀)得到安顿。如果社会发生问题,只有两个解决方法:一是复古,意即以古人的规矩为行事依归;二是创新,创新需要智慧,而孔子正好拥有这样的智慧。
孔子认为,社会如果瓦解,外在的力量不足以约束百姓的行为,只有靠内在的力量——教育来规范。教育的作用是引发人内在的力量,让他可以做自己的主人,要求自己遵守社会规范,与别人好好相处。
内在到底是什么样的情况?人性到底是什么?孔、孟认为人性是善的,荀子认为人性是恶的,他们都被称为儒家的正统——各自以自己为正统。
为什么会有善、恶之分呢?事实上,只是定义的不同,所谓的人性,他们看到的都只是人的一部分。譬如孟子特别提出人心有善的四端,而苟子看到人的行为有一种争斗的结果。一个是从出发点看,一个是从结果看,两者皆属于儒家。孔子的“吾道一以贯之”,则是有一个中心思想,把整个学说连贯起来变成一个系统。
由于身处乱世,孔子因此深谙人性,使他提出对整个时代的新观点,亦即人生在世,要通过教育启发内在的觉悟。首先觉悟到人性是向善的,下一步行善就是自我的要求。行善的快乐不是别人给的,而是内在自我顺着人性的倾向发展所得到的结果。
因此,外在的成就、荣华富贵或贫贱痛苦,都不重要。因为人生在世,成就是外在的命定,无法自己控制;唯一能掌握的是本身的快乐。像孔子的弟子颜渊“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居然能“不改其乐”。一般人都受不了如此的贫困,但是颜渊照样很快乐。为什么他不会抱怨呢?因为他了解快乐是从内而发的。
孔子的日常生活也非常艰苦,他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这句话并非指贫穷是快乐的,而是指贫穷时,知道另外有快乐的来源,就不会以贫穷为苦了。孔子出生鲁国邹邑,父亲是叔梁纥,为鲁国的大力士。他父亲的第一次婚姻生了九个女儿,苦于无儿子传宗接代,于是再娶,果然生下儿子孟皮。可惜孟皮的脚有残疾,于是叔梁纥在六十岁左右,第三度结婚,但这次并未经过正式婚礼,后来生下了孔子。
孔子的身世在历史上显得复杂,《史记·孔子世家》说:“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祷于尼丘得孔子。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孔子三岁时父亲过世,母亲当时才二十岁左右,由于孔家无法接纳他们,母亲只好带着孔子回娘家。
由母亲一手抚养长大的孔子,由于家境清寒,必须帮忙做所有琐碎的家务,也因此学会了许多本事,所以孔子后来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文摘缺乏真诚的心意,礼乐变成做戏
我们平常说的话、表现的容貌,是外表,相对的就是内心的真诚情感。礼和乐可以通过学习而知,礼是庄严肃穆的,有各种仪式,如果缺乏真诚的心意,就是在做戏。乐即钟鼓之声,奏乐时,如果没有真诚的心意,就会像前一章所说,唱着《雍》诗,但是做的与它相反,那就是貌合神离,完全没有意义。
本章也向我们揭示了孔子的志向和事业。当时正处于礼坏乐崩的时代,礼、乐只剩下形式而没有内涵。礼、乐有原有本,只有以内在的人性情感作为基础,才可大可久,才能产生真正的效果。如果忽略真诚的情感,大家只注重表面功夫,即使有音乐也只是做秀,这个社会就可说是礼坏乐崩,因为内在的情感与外在的表现脱节了。譬如,一个人如果表面尊敬上司,内心却看不起他,这样的关系绝对无法持久,搞不好,一有机会就可能诽谤他,甚至发生更严重的违礼行为。
孔子思想中的“仁”这个概念,在本章得到清楚的说明。我们一定要掌握到三个层次:人之性、人之道、人之成。读《论语》最大的困难,不是文字的问题,也不是翻译的问题,而是其背后的思想系统问题。孔子强调他的思想是“一以贯之”(【4.15】),我们又怎能忽视系统性呢?这一点将来在【17.11】再做说明。
【3.4】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林放请教礼的根本道理。孔子说:“你提的真是大问题!一般的礼,与其铺张奢侈,宁可俭约朴素;至于丧礼,与其仪式周全,不如心中哀戚。”
林放,鲁国人,背景不详。
“奢”、“俭”,代表两个极端,“俭”可以避免繁文缛节,比较接近礼的本源,就是真诚的心意。为什么会铺张奢侈呢?因为礼规定了外在的各种仪式,需要花费金钱才能安排的设备,所以古代提到礼,往往是有钱人比较容易做到。平民百姓钱不多,只好简陋一点,但简陋就不能达到礼的要求。“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也与此有关,这也说明大夫与庶人有阶级的区分及背景的差别。礼之本:真诚的心意
“易”即周全,“戚”即哀伤,两者有重外与重内之分。丧礼对真诚心意的强调,更甚于其它的礼,所以孔子特别加以说明。丧是礼之大者。丧事最主要是指为父母所办或是为过世的人所办。人的死亡被视为大事,与其仪式周全,不如心中哀戚。这两句话合起来,和前文说的正好配合,不要只注意到外表,真诚的情感才是根本,没有真诚的情感就变成本末倒置。
换句话说,平民百姓即使不懂复杂的礼,也没钱按照这些礼的要求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