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会计思想史
分類: 图书,经济,会计、审计,会计,综合,
品牌: 韩东京
基本信息·出版社: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页码:259 页
·出版日期:2009年
·ISBN:7564204672/9787564204679
·条形码:9787564204679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中国会计思想史》以中国各个时期商业金融活动的发展状况为切入点,以政府对会计管理的政策为主线,串联起中国会计思想发展演变的全局。在分析问题时,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论述:其一,剖析各个时期会计循环、财务管理和审计的状况;其二,揭示在发展现状背后的思想演变过程。就这两方面的关系而论,前者是对中国会计思想最为基础的理论反映,它可以站在现代会计理论的立场上,研究中国会计发展的一般规律;后者则是以前者为基础的更深层次的研究。中国会计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不仅是商业金融活动发展的结果,更重要的是社会政治和文化的作用。从会计思想的发展状况来看,大致经历了古代会计、近代会计和当代会计三个阶段。
作者简介韩东京,1973年生,河南省夏邑人,会计学副教授。2006年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获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为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在读博士后。主要从事会计理论和实践方面的研究,在《审计研究》、《税务研究》等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省部级项目2项,参与国家级项目1项。
编辑推荐《中国会计思想史》深入剖析中国会计思想,不仅为我们提供一个审视当代会计思想发展现状的新窗口,也为政府政策的制定提供了某种思想上的历史借鉴。
目录
前言
导论 中国会计思想史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本书研究的对象、意义、方法及路径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产权理论
第四节 契约理论
第五节 委托代理理论
第一章 会计思想的萌芽——先秦时期(公元前221年以前)
第一节 原始记账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 文字叙述式会计思想的萌芽
第三节 单式会计思想的确立——西周到春秋战国
第四节 《周礼》中的会计思想
第五节 先秦时期的理财思想
第六节 审计思想的萌芽
第二章 单式会计思想的确立和规范——秦汉至南北朝(公元前221年~581年)
第一节 单式会计思想的确立
第二节 财务管理思想
第三节 上计制度的兴衰与比部审计的出现——秦汉至南北朝时期的审计思想
第三章 单式会计思想的完善和复式会计思想的萌芽——隋唐至元(581~1368年)
第一节 单式会计思想的规范
第二节 三脚账思想
第三节 财务管理思想
第四节 比部审计的"财务勾检"思想——唐宋时期的审计思想
第四章 复式会计思想的发展与完善——明清(鸦片战争前)(1368~1840年)
第一节 单式会计循环思想的完备
第二节 龙门账思想
第三节 四脚账思想
第四节 现代财务管理思想的出现
第五节 科道审计思想——明清时期的审计思想
第五章 中国近代会计思想
第一节 近代西方会计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 中西会计循环思想的碰撞
第三节 近代中国会计思想的创新
第四节 近代中国的公司治理思想
第五节 近代中国财务管理思想
第六章 中国当代会计思想
第一节 当代西方会计思想的变迁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的会计制度
第三节 计划经济时期会计思想的论战
第四节 改革开放时期主流会计思想的争论
第五节 其他非主流会计思想的出现
第七章 中国会计思想总考察及现实思考
第一节 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中国会计思想的影响
第二节 中国传统文化对会计思想发展的影响
第三节 对当前我国会计思想发展的思考
第四节 中国会计思想的现实思考——以税务会计改革思想为例
参考文献
……[看更多目录]
序言会计作为管理经济活动的主要手段,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春秋战国之前就已经产生,并在以后的社会发展中始终存在,一直延续至今。作为提供决策信息的有力工具,会计思想在我国社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有关中国会计思想的研究并没有引起学术界的普遍重视。从整体上看,论文和著作多属于会计史的范畴,有关中国会计思想的研究十分薄弱。在资料方面,政府规章制度方面的会计思想有待进一步发掘和整理。在研究方法上,描述性较多,理论分析不够。事实上,真正值得研究的正是潜藏于会计思想背后的种种经济性和非经济性因素的支配机制。
本书以中国各个时期商业金融活动的发展状况为切入点,以政府对会计管理的政策为主线,串联起中国会计思想发展演变的全局。在分析问题时,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论述:其一,剖析各个时期会计循环、财务管理和审计的状况;其二,揭示在发展现状背后的思想演变过程。就这两方面的关系而论,前者是对中国会计思想最为基础的理论反映,它可以站在现代会计理论的立场上,研究中国会计发展的一般规律;后者则是以前者为基础的更深层次的研究。中国会计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不仅是商业金融活动发展的结果,更重要的是社会政治和文化的作用。从会计思想的发展状况来看,大致经历了古代会计、近代会计和当代会计三个阶段。
文摘导论 中国会计思想史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本书研究的对象、意义、方法及路径
一、研究对象
词典一般将对象解释为“行动或思考的客体,或行为的目标”。因而,会计对象是会计行为或思考的客体或目标,这也是会计思想史研究的内容。本书从经济思想史的角度对中国的会计思想进行研究。对于会计、审计和财务关系问题的讨论,是我国20世纪80年代的一个热点问题,最终形成以下几种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①大会计说。会计是一种完整的管理工作,包括审计和财务管理。其依据是:从历史上看,会计包括财务;会计不仅是搞价值核算的,而且是搞价值管理的,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等院校,财务与会计分别开课,是为了便于教学和研究;在西方,会计界多数人把会计分为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这才真正是"外国学者"的倾向性意见(杨纪琬、阎达五,1980)。会计的内容包括财务管理、会计核算、会计分析和会计检查(方正生,1983)。会计职能包括财务管理内容,会计定义中已融人财务管理内容。②大财务说。把会计看成是一种核算的工具,是完成财务管理的一个环节,而财务是一项完整的管理工作,会计只不过是为完成管理工作的核算活动。③会计、审计和财务相互独立。把会计看成是信息系统,是对财务的反映和监督,审计是对会计的审查,而非会计的组成部分。笔者比较赞同"大会计"说,即会计包括审计和财务管理的内容。中国会计思想的研究对象,应该包括审计思想和财务管理思想;从会计主体的分类来看,中国会计思想的研究对象应该包括政府会计和民间会计两个方
面;从会计循环的角度来看,对会计思想的探讨也应该把原始凭证-记账凭证-日记账-分类账-总账-会计报告等环节作为研究对象来分析。本书试图展现的是中国会计思想的变迁与产权变化等相关经济思想互动前进的动态发展过程,因而在研究过程中,笔者既不是对中国会计思想的简单总结,也不是仅按时间顺序对中国会计思想发展轨迹进行描述,而是按照会计本身的技术构成,从实践到理论对中国会计思想进行研究。综上所述,本书的研究对象是对中国的会计思想(包括财务管理和审计的内容)进行综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