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与重构
分類: 图书,文学(旧类),文学理论,文学评论与研究,综合,
品牌: 陈占彪
基本信息·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页码:274 页
·出版日期:2009年
·ISBN:9787305058158
·条形码:9787305058158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反思与重构》主要适用于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研究的科研人员,包括从事中国现代学术史研究的专业研究人员,也可供普通高等院校人文学院、系的老师和研究生作为参考用书。新时期以来,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框架经过了从进化论、阶级观、政治标准、反帝反封建思想框架、理想的现代化和反思的现代性等多种研究框架的错综衍变。以此为出发点,对新时期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文学主体性问题、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说以及文学现代性等若干重大问题,对“20世纪中国文学”论和“重写文学史”观等若干重要文学史观念,对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传统的“当代形态论”以及西方现代文学批评理论的“中国化”等若干重要现代批评理论思路,进行了整体性的学术反思与重构,这对深入推进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指导意义。
编辑推荐《反思与重构》是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
目录
1 导论:学术转型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1.1 何谓学术转型
1.2 学术转型与文化转型的关系
1.3 从传统学术到现代学术
1.4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学术转型
2 中国现代文学理论的若干问题
2.1 新时期文学主体性问题的学术考察
2.1.1 缘起:“文学主体性”大讨论的思想背景与争论焦点
2.1.2 本质:个体主体性与群体主体性之争
2.1.3 辨析:从动物性、人性到主体性的哲学追问
2.2 重估“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说
2.2.1 由“双重变奏”与“失落与回归”引起的一场思想争论
2.2.2 有关“双重变奏”说的几种批评意见及其主要逻辑缺陷
2.2.3 关于“双重变奏”说的思想局限与理论重构
2.2.4 “失落与回归”说的历史迷误与现实途径
2.3 现代性问题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2.3.1 “近代性”还是“现代性”:讨论缘起与主要观点
2.3.2 从“理想的现代化”到“反思的现代性”
2.3.3 有关现代化与现代性的逻辑起点与思想内涵
2.3.4 余论:后现代主义之后的审美现代性差异
3 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的学术考察
3.1 “20世纪中国文学”论的反思与实践
3.1.1 “20世纪中国文学”论的提出与内涵
3.1.2 有关“20世纪中国文学”论的四种批评观
3.1.3 关于对“20世纪中国文学”论四种批评观的学术辨析
3.1.4 两部“20世纪中国文学史”编著实践与比较评价
3.2 关于“重写文学史”的学术透视
3.2.1 关于“重写文学史”的发起与形成
3.2.2 “重写文学史”的史观理念、重点、目的与原则
3.2.3 关于对重写文学史观的局限性与理论缺陷的反思
3.2.4 重写案例1:《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原著本与修订本比较
3.2.5 重写案例2:两部新编“中国当代文学史”的比较评价
3.3 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编写问题与学科建构
3.3.1 关于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编写状况与存在问题
3.3.2 “近代”“新”“现代”“当代”“新时期”概念谱系之流变
3.3.3 “中国现代文学史”学科概念的谱系重构与命名
3.3.4 从共识出发:中国现代文学史写作的新趋向
4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历史、现状与展望
4.1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的流变特征
4.1.1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三个发展阶段
4.1.2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阶段性特征与基本格局
4.1.3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观的运演流变
4.2 新时期文学批评“热点”扫描与问题分析
4.2.1 新时期文学批评热点形成的思想背景与主要内容
4.2.2 新时期文学批评理论的四种类型与基本特征
4.2.3 新时期文学批评状况的基本评价与总体思考
4.3 重构面向21世纪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理论的思考
4.3.1 我国现代文学批评理论形成的三大传统
4.3.2 从哲学思维方式重构我国现代文学批评的理论基础
4.3.3 我国现代文学批评理论转型的三大主要思想路径
4.3.4 关于我国现代文学批评的三个理论化特征
5 鲁迅研究
5.1 “非鲁史”的历史描述
5.1.1 建国前“非鲁派”的三种类型及其评析
5.1.2 新时期“非鲁”的原因分析与过程简描
5.2 鲁迅研究的问题分析与出路
5.2.1 “非鲁史”上的七种代表性观点及简析
5.2.2 从研究框架演变看鲁迅研究的基本出路
6 结语:学术重估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基本趋向
6.1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框架的五次变迁
6.2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基本学术脉络
6.3 从学科结构调整看中国现代文学的基本位置
6.4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基本趋向
7 附录:新时期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学术变迁(1976-2001年)
7.1 中国现代文学的学科谱系与学术历程的描述框架
7.2 新时期以前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简要特点
7.3 前新时期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基本状况与特点
7.4 后新时期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基本状况与特点
7.5 从海外“汉学”到海外“现代中国学
7.6 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基本状况
7.7 海外与我国港台地区对新时期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基本影响
7.8 我国对海外与我国港台地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译介与评价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看更多目录]
序言陈占彪这部书,我在数年前读过打印稿,留下很深的印象,觉得它视野开阔,取精用宏,颇多新见,且论述绵密,很有说服力。近日重新浏览一过,仍感新鲜,不觉过时,确实值得出版。
这本书是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研究”,重点是研究新时期以来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这是很有难度的。作为“研究的研究”,有“双重”的研究对象,既要对中国现代文学作家、作品有全面地了解和深入地认识,又要具有较宽广的理论视野和较高的理论分析能力,才能把握相关的研究著作,进行科学的评论和判断。这对研究者在知识结构、学术识见、文化修养等方面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何况现在关于现代文学的研究著作数量极大,简直可说汗牛充栋,更增加了研究的难度。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研究”的难度还在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有特殊的学术背景。在中国,文学一直被视是中国传统社会最主要的精神生活方式之一。中国的现代文学,形成于民族、国家危亡之秋,新时期以来的中国现代文学及其研究则更是时代大转折的精神产物,这使它有很强的现实性与社会性,甚至与现实政治生活密切相关。因此,进行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研究”,需要有更广阔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的知识和见解,要将它放置在一个比较大的学科框架中去观照,放置在经济、政治、社会与文化变迁的现实场景中去思考,而不是就文学谈文学,只有这样的研究,才会合乎理性,才可能有真知灼见。
文摘1.2 学术转型与文化转型的关系
中西方传统学术史的经验昭告人们:社会思潮和文化走向对学术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学术转型离不开社会和文化转型。一般认为,在中国近代以前属于重大历史转折时期或严格地说称之为社会的转型期先后出现过两次:第一次出现在战国至秦汉之际,这是中国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转型时期;第二次出现在明清之际,这是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时期。在西方也主要有两次:第一次是古希腊罗马时期,这是城邦制度由盛及衰的时期;第二次是从中世纪到文艺复兴时期,这是由古典时代向近现代转型的时期。从历史时期看,中西方文化转型亦大体同步。我国的第三次社会、文化转型是从清末民初开始至今,这是从传统社会、文化向近现代社会、文化转型的时期。
关于对“文化”概念的界定,我国学界目前最流行两种用法:(1)从文化所包括的范围出发,分为大文化和小文化或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大文化或广义文化包括人类一切创造物,即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小文化或狭义文化则专指精神文化。(2)从文化结构的角度出发,把文化分为外层——物质层;里层——心理层或精神层;中间层——心物结合层或制度层。习惯的用法即指物质层、制度层、精神层。本书主要从大文化(或广义文化)与文化结构两种用法相结合的意义上来使用“文化”这一概念;但为了避免人们通常对“文化”一词大而无当的“过度阐释”,根据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学术转型的特定情境,对文化转型应赋予其特定内涵。这具体表现在经济、政治、社会结构和哲学思想等几方面。其中,经济层面大体对应于大文化或广义文化的物质层,政治和社会结构层面大体对应于大文化或广义文化的制度层,哲学思想层面大体对应于大文化或广义文化的精神层。
学术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文化转型必然会引起学术转型;同时,作为文化构成中的学术和包含着学术构成的文化,两者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正如地球作为太阳系的重要构成之一,太阳系的变化必然会引起地球的变化;但作为太阳系构成中的地球和包含着地球的太阳系,两者又各自具有其独立的变化轨迹。因而,从学术构成主要处于文化结构的里层来讲,它主要是指知识、思想、精神等层面,这样,它与大文化或广义文化中的精神层的关联就最紧密。一般来说,越靠近文化结构的里层,其对学术思想所产生的影响就越大。而从学术构成自身的独立性来讲,它同样与大文化或广义文化的结构大体上具有异质同构的特点,学术成果及其影响相当于物化层,
……[看更多书摘]
后记本书是在我的博士论文《新时期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学术考察》的基础上,经过修改而成的。原文有36万多字,此次根据需要,加以删改而成。
从1986年考进大学中文系以来,已20多年了。回想那个时候多么年轻又热情呀!不管能不能读懂,跟着大家一起读叔本华、尼采、萨特、海德格尔、弗洛伊德、马尔库塞等,读得那是昏天黑地!跟大家一起读卡夫卡、马尔克斯、福克纳、普鲁斯特、海勒等作家作品,那更是当作“文学圣经”一般!记得大学二年级放寒假时,那更是读书迷恋到连家都不愿回的地步!父母觉得这孩子读书有些走火入魔了,心里很着急!堂兄那时是兰州大学历史系讲师兼古籍整理研究室的图、书管理员,他特别支持我,说好呀!那就别回家了,想读书不是吗?就住在书库里,白天黑夜,想怎么读就怎么读,想什么时候读就什么时候读!你尽管看书,每顿饭,到时做好,我来叫你吃就是了。
于是,我就住在兰州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的书库里,当时的书库在兰州大学校园与正门相对的一座教学大楼的四楼里。这是一座苏式老建筑,走廊宽敞,层高阔大。放假了,学生们都回家了,大楼里空荡荡地,没有一个人影,越是安静,回音越大,有时连老鼠在楼道里啃噬的声音都听得见,刚开始,感觉颇有点疹人。但冬日的阳光整天都很好,书库干燥的空气中隐隐透出书籍的油墨味,读书的快乐充满了内心,不但不心怯了。对老鼠都感觉很亲切!那是一个很不算小的图书室,里面真是文史哲书籍,应有尽有。说来有趣,在那里,我本来是要阅读西哲的,但在读西哲头昏脑胀之余,想换换脑筋——休息时权作随便翻翻的“中国古籍”却深深吸引住了我!霎时。我国诸子百家的纵横捭阖、秦汉唐宋的风云际会,让我难以安之若素了!那时候,才不得不承认,原来中国的书读起来,那也是感觉相当地好!但有时也怀疑,自己是否可能中了传统文化的“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