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命2(实践版)(企业员工素质培训指导书系)

分類: 图书,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人事管理,
品牌: 刘为礼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页码:155 页
·出版日期:2009年
·ISBN:780249138X/9787802491380
·条形码:9787802491380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企业员工素质培训指导书系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复命2(实践版)》倡导员工通过自主学习、自我发展,发挥主观能动性,激发自身潜能,实现自我价值,并通过个体素质的提高,实现团队效能的提升。学习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尤其置身于一个职业化生存、学习化生存的时代。职业规划的成功实现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通过自主学习,完善自我,增强自身实力,以学习力提高竞争力。
作者简介刘为礼,仁脉国际董事长,资深出版人,文化产业耕耘者。北京大学古典文学硕士,中国传记文学学会会员,中国工商管理研究院客座教授。现任中国当代名人协会副秘书长,(齐鲁儿女)杂志副总编。曾获”中国名人文化传媒杰出贡献奖”、”2006年度十大培训专家奖”等荣誉。
出版《论语中的员工准则》、《“疯子”黄鸣为什么能赢》主编《中国企业文化教程》(3册)
本书是作者实践《复命:打造以结果为导向的执行模式》的经验总结和具体做法,有助于读者深入理解复命精神,打造强有力的执行团队。
媒体推荐复命是中国特色的执行力模式。以结果为导向的执行模式,是符合中国文化背景的一种执行力模式。
——全国人大常委、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陈佳贵
复命精神,或者说对平凡岗位、平凡事情的执行力的强调,无论对于商业机构,还是对于政府单位的工作效率的提高,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中宜部秘书长官景辉
从政府加强绩效管理,提高组织绩效的角度看,提高组织绩效有很多渠道和措施,但在各种措施中,需要融入一个关键的环节,这个关键环节可以把它叫做复命,就是对承诺的执行之后的一种回复,这应该说是在各种提高组织绩效管理措施中的一个关键环节。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剐会长兼秘书长 高小平
《复命2》从复命的角度总结出了有效提升员工执行力的24个准则,这些准则具有普遍性,适合中国企业的实际,是近年来中国管理培训界收获的一个非常有分量的果实。
——北京大学当代企业文化研究所副所长赵琛
编辑推荐《复命2(实践版)》讲述了:复命是中国特色的执行力
复命是执行命令后的及时回复,
复命是对执行结果的及时跟进,
复命是中国特色的执行力模式。
缺乏复命精神的表现
老总总是没有时间,而下属总是没工作;
任务分配了下去,最后没了下文;
员工总是道理很多,让你觉得他事情没做好是有原因的;
结果与最初制定的计划大相径庭,没有人追究,只能不了了之。
具有复命精神的表现
不再是老总去找下属讨结果,而是下属主动来复命;
不再是下属做完才知道,而是下属在限定的时间点来复命:
不再是下属带着问越来找你妻答案,而是下属带着他的解决方案来复命。
复命精神的具体内涵
有命必复:只要事情布置下去,就必须复命,必须给我结果:
限时复命:有时间限制,在规定的时间内复命,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给我一个结果:
结果第一:一件事不能无限制地拖延和没有结果,人人对结果负责。
目录
总序/孙晓华
自序/刘为礼
准则1 复命:由平凡走向卓越/1
任务是这样完成的/2
有命必复,使命必达/4
在复命中成就卓越/6
准则2 受命:复命的前奏/8
受命,不讲条件/9
掌握受命的三个要点/11
遵守6w3H原则/14
准则3 准备赢得结果/16
成果只眷顾有准备的人/17
不做好准备,何谈复命/20
准则4 内外兼修,提升自我/23
实力决定胜负/24
充满勇气与自信/26
复命如打铁,先得自身硬/28
准则5 以使命为己任/30
使命感:自觉复命的动力/31
复命,须对使命负责/33
复命2:有效提升员工执行力的24个准则
准则6 态度就是竞争力/35
认真对待每一项工作/36
热忱是工作的灵魂/38
复命,拒绝抱怨/40
准则7 积极主动,凡事不必叮嘱/42
面对工作抢着干/43
眼中有活,主动找事干/45
不令而行,主动复命/47
准则8 不找借口,保证完成/49
对“逃命”说“不”/50
没有借口,圆满复命/52
准则9 限时复命,立刻行动/55
立即动手,付诸行动/56
“第一时间”复命/58
准则10 拿能力去复命/60
拿“能力”说话/61
提升能力,高效复命/63
准则11 为复命找方法/65
方法总比问题多/66
五步工作法/69
准则12 习惯左右成败/71
要事第一,重要的事情先做/72
曰清日结,即时复命/75
优化习惯,夯实复命基础/77
准则13 团队为王,众人划桨撑大船/80
公司是船,与公司同命运/81
团队作战.无往不胜/83
准则14 人际关系:复命之本/85
优化你的人际网/86
人脉:复命的生产力/88
复命,须有效协调各方/90
准则15 开创蓝海.不走寻常路/92
思路决定出路/93
灵活变通,柳暗花明又一村/95
另辟蹊径,创新制胜/97
准则16 执行力:复命的保证/100
用脚做梦,赢在执行/101
全力以“复”自己的“命”/103
不折不扣是复命之魂/105
准则17 用行动落实复命精神/107
想到就做,决不拖延/108
敢于出手,果断“亮剑”/110
将复命精神落到实处/112
准则18 以结果为导向/114
咬定“结果”不放松/115
抓住结果:复命的要义/117
准则19 坚持。不轻易官败/120
许三多精神:简单重复铸就成功/121
彻底复命:不达目的不罢休/123
复命2:有效提升员工执行力的24个准则
准则20 高效出绩效/125
抓住核心要点/126
绩效源于高效的方法/128
准则21 复命要到位/130
回复的是结果,而不是问题/131
复命到位,才算“复命了”/133
准则22 价值验证结果/135
业绩在此,利润在此/136
能不能干,业绩中看/138
准则23 让复命溶入血液/140
雕塑自己,完美修炼/141
树立共同价值观/143
准则24 完美复命,缔造卓越/145
100%合格,造就卓越/146
超越平庸,选择完美/148
高标准,严要求:只为优质复命/150
读者反馈/152
参考书目/155
……[看更多目录]
序言培训是企业永续经营的动力之源,任何组织的成长和完善。都需要组织内部全体成员的共同推动,从而形成以人为本的文化,从价值实现的高度,确立共同的价值观,实现个体的成长和组织的强盛,以正确的科学发展观,共同创建和谐的组织,以至构建和谐的社会。
当前中国企业的员工培训需要解决和关注的问题,是以人的发展推进组织的发展,通过管理环节,上升到全方位的对人的要求.让管理者和员工在实践中全面发展与不断提升。有些企业之所以存在管理方面的诸多问题,很大程度上的原因在于没有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从管理者到员工,没能在突破中进行提高,没能实现个人价值与组织和社会价值的更好结合。
企业要不断成长和完善,并能够做大、做强、做久,需要关注人的要素,人是推动企业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企业应确立以人为本的观念,为员工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让员工能够自主提高、自我管理,树立共同的价值观,以实现团队目标为愿景,形成企业独特而浓厚的人本文化,让全员文化成为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的推进剂。
美国管理大师彼得·圣吉提出要建立学习型组织,强化个人与组织的修炼。学习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尤其置身于一个职业化生存、学习化生存的时代。职业规划的成功实现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通过自主学习,完善自我,增强自身实力,以学习力提高竞争力。
“企业员工素质培训指导书系”倡导员工通过自主学习、自我发展,发挥主观能动性,激发自身潜能,实现自我价值,并通过个体素质的提高,实现团队效能的提升。
文摘插图:

一旦选择“逃命”,复命的一切前提便荡然无存。逃避复命,是轻慢工作的表现.很多重大的灾难或事故,往往孕育于此。调查显示,每一个当事者其实只差了那么一点点,结果酿成了一场损失巨大的事故。如果他们每一个人都尽职尽责,对自己的工作圆满复命,就一定能够杜绝事故的发生。
作为一名员工,我们每个人都承担着一定的职责,每一种职责连缀起来,就构成了集体的职责。任何一个岗位的疏忽和延误,都不可小视。“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在企业中,许多大问题的爆发,是一些小问题累积的结果。高效复命,能让我们及时发现潜伏着的危机和问题,在第一时间内做出反应;逃避复命,会使一些小的隐患逐渐累积,最终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
逃避复命,就是逃避责任。失去了责任意识与复命精神的支撑,我们会失去工作的源动力,导致职场生涯的枯萎与凋零……
作为一个老板,你也许会经常碰到这类请示:“嘿!老板.你应该做出决定了吧?”“你什么时候要解决这件事?”“我们什么时候采取行动?”“我们什么时候做出决定?”“你什么时候才能定夺?”……大多数老板的体验是:一个任务布置下去之后,下级并没有自动自发地去执行,或者在执行的过程中,并没有主动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在复命的时候,他们不是带着令人期待的结果,而是带着一大堆问题。他们通常的做法,是勇敢地选择“逃命”,把问题甩给上司!
管理者因为员工逃避复命,并不能够让工作有多少进展,任务安排下去之后,转了一个圈子,又回到自己身上。如果一个企业管理者不能改变员工逃命的现状,他的忙乱状态将无法得到改观。调查显示,管理者最大损耗就是时间。当问题重新回到发令者身上时,他们不得不在一种焦虑状态中痛心地看着时间的流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