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伊斯兰

分類: 图书,宗教与术数,伊斯兰教,
品牌: 萨义德
基本信息·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页码:238 页
·出版日期:2009年
·ISBN:7532747433/9787532747436
·条形码:9787532747436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报道伊斯兰》:从伊朗人质事件、波斯湾战争,到纽约世贸中心大楼爆炸案,西方世界一直被一个名叫“伊斯兰”的幽魂苦苦纠缠。在新闻媒体的描述,以及政府、学界与企业专家的应和下,“伊斯兰”竟沦为恐怖主义与宗教狂热的同义词。与此同时,一些国家也利用“伊斯兰”一词,来为其丧失民心的高压政权张目。 在这部里程碑式的作品中,爱德华·萨义德针对伊斯兰被西方媒体塑造出的僵固形象,检视了其渊源和影响。他结合政治评议与文化批评来揭示出,即便是对伊斯兰世界最“客观”的报道,其中也潜藏着隐而不显的假设和对事实的扭曲。
作者简介爱德华·萨义德(Edward W.Said,1935-2003),当今世界极具影响力的文学与文化批评家。生于耶路撒冷,在英国占领期间就读于埃及开罗的西方学校,接受英式和美式教育,1950年代赴美就学,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从1963年起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任教,教授英语文学和比较文学,是享有声誉的文学和文化批评家,同时也是乐评家、歌剧鉴赏家、钢琴家。他的乐评、文学评论和他的理论著作一样,学识渊博,兼有清晰明快的行文风格。其主要著作包括《东方学》、《巴勒斯坦问题》、《报道伊斯兰》、《文化与帝国主义》以及《流离失所的政治:巴勒斯坦自决的奋斗》等等。
媒体推荐我认为,大部分人类社会的知识到最后都可以透过常识来理解,而且臣服于某种批判性的评估。 常识与批判性的评估,分析到最后皆具社会性与一般知识性的特质,让每个人都能亲炙并培养,而不是某个阶层的特权,也不是一小撮领有凭证的“专家”的私产……
麻烦在于,训练衍生出学术派阀与新闻“专家”,他们脱离了社会现实、理智观点与知识责任感,若不是千方百计为莱一特殊利益集团张目,就是心甘情愿、百依百顺地为权力效劳。
萨义德
编辑推荐用真实取代虚伪,用责任取代逃避,用冒险取代安全,用批评取代一团和气。 知识与权利,报道与掩饰,诠释与共谋,萨义德“东方学三部曲”压轴之作。台湾“中研所”欧美研究所副所长,著名专家单德兴教授专文推荐。
《报道伊斯兰》的作者是美国当代最具影响力的文学与文化批评大师爱德华·萨义德(Edward Said),后殖民思潮先驱。他从1963年起,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文学与比较文学研究所教授,也是巴勒斯坦独立运动西方世界最雄辩的代言人。萨义德著述颇丰,尤以“中东三部曲”著名,本书为此三部曲的最后一部。全书共分两章:第一章新闻报道中的伊斯兰,下分伊斯兰与西方世界、解释的共同体和君主的故事3个章节;第二章是伊朗的故事。作者从传播和媒介研究的角度出发,对西方新闻媒体报道伊斯兰世界进行考察和论述。此书是理解西方同后殖民世界关系的必读之作,也是当代世界批判传播学领域中的经典。
目录
新版绪论 绪论
附笔
第一章 新闻中的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与西方
诠释的共同体
公主事件的前前后后
第二章 伊朗事件
圣战
失去伊朗
未经检验且隐藏的假定
另一个国家
第三章 知识与权力
诠释伊斯兰的政治学:正统知识与对立知识
知识与诠释
附录 “9·11”事件回应
复仇无法消灭恐怖主义
无知的冲突
……[看更多目录]
文摘为了向美国人说明替代性能源来源的重要,纽约的“联合爱迪生”(Consolidated Edison)电力公司在1980年夏天推出一部引入注目的广告。影片片段带出几个一望即知的石油输出国家组织人物——阿哈迈德•亚马尼(Ahmed Z.Yamani)、卡扎菲;还有一些较不知名、身着长袍的阿拉伯人,照片与影片交替呈现其他与石油及伊斯兰教有关联的人物:霍梅尼、阿拉法特、哈费兹•阿萨德(Hafez al—Assad)。广告中虽然没有提到这些人物的名字,但是严肃警告我们:“这些人”控制着美国的石油来源。阴沉的背景旁白并未说明“这些人”到底是谁、来自何方,只是让人觉得这批清一色男性的恶棍已经使美国人落入极度虐待狂的掌握之中。“这些人”只要像过去出现在报章电视上一样再度现身,就能够令美国观众感受到混合着愤怒、憎恨与恐惧的情绪。而联合爱迪生公司为了其商业理由,就是要激发并利用这些感受。曾任卡特总统内政顾问、后为克林顿政府高层官员的斯图亚特•艾森斯泰特(Stuart Eizenstat),他在1996年曾敦促克林顿总统采取“强势步骤,动员全国来因应真正的危机与明确的敌人——石油输出国组织”。 联合爱迪生公司广告中有两项因素,构成这本书的主题。其中之一当然就是伊斯兰教,或者应该说是伊斯兰教在西方——尤其是美国——的形象。另一项则是这幅形象在西方——特别是在美国——的运用。我们即将看到,这两项因素之间的关联性,最终会使得它们揭露西方及美国与揭露伊斯兰教的程度不相上下,后者的具体性与趣味还略逊前者一筹。不过在我们检视现阶段情况之前,先来回顾一下伊斯兰教与基督教西方的历史关系。
从至晚18世纪末直到今日,现代西方对于伊斯兰教的反应一直被一种极端简化的思考模式所主宰,我们或许可以称之为“东方学专家”。东方学专家思考模式的共通基础是一道想像的但泾渭分明的地理界线,将世界划分成两个不对等的部分,比较大的、“不一样的”那部分叫做东方;另外一个也就是“我们的”世界,则称之为西方(the Occident或theWest)。当一个社会或文化认定另一个社会或文化不同于它自身时,必然会出现这种分别。不过有趣的是,尽管东方向来被看做是这世界上较弱势的一部分,它总是被认定为比西方更广大、更有潜力(通常是毁灭性的力量)。伊斯兰教一直被归类于东方,它在东方主义整体架构中的命运,首先是被当成一个庞大坚定的实体,然后饱受极不寻常敌意与恐惧的对待。这种现象背后当然有许多宗教、心理与政治的原因;不过所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