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叙事学(图文版)
分類: 图书,文学(旧类),文学理论,文学评论与研究,综合,
品牌: 杨义
基本信息·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页码:463 页
·出版日期:2009年
·ISBN:7010075581/9787010075587
·条形码:9787010075587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中国叙事学(图文版)》讲述了:叙事学是60年代以来在西欧新兴起来的文学理论,由于它采取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原则,使这门学问显得十分独特,颇多新见;同时在操作中又使人深感其局限性很大。80年代介绍到我国后,一些青年学者趋之若鹜,到目前为止,已出版了多部著作。仅就笔者所见,光以“叙事学”命名的就有4部。但都是综合外国学者的观点写成,最多加些中国文学的引证,处在介绍、搬运阶段。
杨义在《中国古典小说史论》的基础上写成的《中国叙事学》,在现代思想的观照下和对西方叙事学的参照下,确立了一种新的立场,一系列新的观点。这就是作者通过对我国古代典籍的细读,钩玄提要,梳理爬抉,发现了不同于西方叙事的我国叙事的文化密码,即叙事与历史相结合的源起,提出不同的思维方式在叙事中的不同表现原则,发掘了中国叙事智慧之特征。书稿通过对不同于西方叙事中的结构、时间、视角、意象、评点的总体把握、阐幽发微式的探讨,从理论上揭示了不同于西方、对于西方学者甚为陌生的中国叙事学世界,初步建立了我国自己的叙事学原理。
作者简介杨义,广东省电白县人。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文学评论》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中国鲁迅研究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 主要著作有《中国现代小说史》(三卷)、《中国叙事学》、《中国古典文学图志——宋、辽、西夏、金、回鹘、吐蕃、大理国、元代卷》、《楚辞诗学》、《李杜诗学》、《重绘中国文学地图》、《20世纪中国文学图志》、《重绘中国文学地图通释》、《读书的启示》、《感悟通论》等三十余种。主编《文学研究所学术文选(1953-2003)》等16种54册。 杨义曾为英国牛津大学客座研究员(1992),曾在英国学术院(1998)、荷兰莱顿大学(1998)、新加坡国立大学(2001)、剑桥大学(2003)任客座教授。曾讲学于英国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伦敦大学、爱丁堡大学,美国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法国巴黎东方语言学院,荷兰莱顿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名古屋大学,韩国汉城大学、釜山大学,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俄罗斯彼得堡大学,以及台湾“中央研究院”、香港中文大学及国内各主要大学。
编辑推荐《中国叙事学(图文版)》云雾在脚边翻滚,冰川在身旁。雪山顶峰长期不化的冰雪,延绵一片。在我的脚跨上高处台阶的时候,眼里布满了俯视的惊喜……
目录
导言:叙事理论与文化战略
一、思维的三弦
二、对行原理
三、返回中国叙事本身
四、叙事形式法则的探讨
五、两极中和的原则
六、还原、参照与贯通
结构篇第一
一、结构的动词性及“精神契约说”原理
二、道与技的双构性思维
三、结构要素之一:顺序
四、结构要素之二、三:联结,对比
五、结构动力学——势能
六、结构形态发展的五个主题(上)
七、结构形态发展的五个主题(下)
八、组织结构的死法与活法
时间篇第二
一、作为人类经验的时间
二、时间表述形态和文化密码
三、叙事元始和时间整体性
四、叙事元始的时间表现形态
五、历史时间与叙事时间
六、时间顺序和预叙的文化蕴涵
七、时间幻化与翻过一面看人生
八、时间人文化和独特时间刻度的选择
九、时态非原生性及其功能
视角篇第三
一、视角的意义
二、视角与作者
三、全知视角与限知视角
四、视角的流动性
五、视角的一与多及其层面
六、聚焦与盲点
七、聚焦于“有”与聚焦于“无”
意象篇第四
一、意象原型及其释义
二、意象的选择和组合
三、意象的类型
四、意象的意义指涉
五、意象的功能
评点家篇第五
附录:专家推荐意见二则
初版后记
增订本后记
……[看更多目录]
文摘插图:
结构篇第一
一、结构的动词性及“精神契约说”原理
一个作家动笔写他的叙事作品的时候,他首先想到的是什么?如果他是胸有成竹的话,他首先想到的大概是他的作品写成之后的“模样”,他所要创造的审美世界的风光和体制。唯有如此,他的写作行为和他的写作目标之间,才能形成投入心血和爆发灵感的张力,他的写作行为才是生命行为,写作结果才是生命结晶。
这种沟通写作行为和目标之问的模样和体制,就是“结构”。在写作过程中,结构既是第一行为,也是最终行为,写作的第一笔就考虑到结构,写作的最后一笔也追求结构的完成。“结构”一词,在中国语言中最早是一个动词,“结”就是结绳,“构”就是架屋。把它组合成词的时候,《抱朴子·勖学》篇说:“文梓干云而不可名台榭者,未加班输之结构也。”楚国盛产的有斑纹的梓木,虽然高耸入云,但不能称它为楼台亭榭,是由于没有经过木匠的祖师鲁班(即公输般)连结构架为建筑物。这里的“结构”依然是动词,或动词的名词化;而且它的重心在“构”字,和盖房子有关系。比如东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说:“于是详察其栋宇,观其结构,……三间四表,八维九隅。”就连陶渊明《饮酒》诗:“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这“结”字也是盖房子的意思,是“结构”的省略。以后中国人谈论文章结构的时候,也常常联想到盖房屋,或者房屋结构。
后记《中国叙事学》初版至今,已逾十年。十年间本人还是不断地读书、思考、撰述,对思想学术的理解幸有诸多新的开拓。艺有所进之晨,重抚故剑,手痒痒地按捺不住要把它挥舞一番。因此当人民出版社要把此书单行出版的时候,就情不自禁地在思想和文献上增写了十万余字。又应出版社之约,配图149幅,那也是广搜精选,花了一点心血的。
不知什么缘故,我对这部叙事学总有一种敝帚自珍的心情。大概是因为扫帚虽然扫禿了,但它毕竟随我十几年,七扫八扫,为我扫出一块干净地,设几摆案,谈论着中国人所理解的叙事智慧,用以同西方叙事理论进行深度的对话。这种对话起始于英国牛津、剑桥,延续于美国耶鲁、哈佛,近十年间,旧雨新知当面切磋,兴致勃勃地体验着中西思想的碰撞融合。人为万物为之灵,其灵在于有感觉,能思想。当人发现了感觉的闪光,思想的魅力之际,他会心酸酸地感激上苍的眷顾。虽然不够令人满意,但追求“有感觉的思想”或“有思想的感觉”,乃是此书的原本和增补本的一门心思所在。
回想起来,《中国叙事学》初版的问世,还带有一点戏剧性。1996年初,立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项目的《中国叙事学》初稿历时六年终告完成,通过结项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