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勒人格哲学(哲人咖啡厅)
分類: 图书,哲学,欧美哲学,综合,
品牌: 阿德勒
基本信息·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页码:403 页
·出版日期:2004年
·ISBN:9787801951311
·条形码:9787801951311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哲人咖啡厅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阿德勒人格哲学》主要讲述了:不论我们做什么,每个行为都是我们个人对人类生命的一个答案,而每一个答案,都必须顾及我们是人类的一分子,并聚居在这个地球上。这是一次走近大师的心灵之旅,或许会改变你的一生。哲学是人生观的学问、哲学是心灵的完善、哲学是生命的诗。
编辑推荐《阿德勒人格哲学》由九州出版社出版。
目录
一、个体心理学
1.真正的科学
2.创造生命的力量
3.个性的倾向
4.自卑感与社会兴趣
5.心灵的缺憾
6.双亲的影响
7.感觉与梦
8.排行与早期回忆
9.结论
二、自卑与生活
1.生活方式
①生活的正常方式
②校正生活
2.早期的行动路线
①回忆的方式
②被纵容与被憎恨的
3.爱情、婚姻
①平等的条件
②准备结婚
③婚姻顾问
三、自卑与超越
1.生活的意义
①人类的维系
②与别人共同分享
③奉献
④童年的经验
2.灵与肉
①心与身的互动
②感情的力量
③身体的缺陷
④情绪的不同表现
3.自卑感和优越感
①自卑情结
②个人独有的优越
4.人格的记忆
①生活故事的秘密
②六个典型案例
③人格的表现
5.家庭的影响
①母亲的角色
②父亲的角色
③关注、冷落与教育
④在孩子们之间
⑤独生子
6.学校的影响
①老师的角色
②人格的训练
③智商,一种错误的判决
④遗传,不可信的限制
7.青春期
①青春的证明
②走向成人的挑战
③性的吸引
8.职业问题
①人类的合作与分工
②孩子最初的志愿
③天才与兴趣培养
9.个体与社会
①人,及其同伴
②团体最大的障碍
四、人性的理解
1.灵魂
①心理生命
②目标透视
③群体生活的需要
④安全与适应
2.社会
①儿童的成长
②爱的匮乏与过分
③人的社会性存在
3.心理现象
①游戏的态度
②专注是一种才能
③潜意识与梦
4.性格特征
①生存的模式
②社会感的标准
③幼年的心理发展
5.情感和情绪
①疏离性表现
②亲和性表现
五、人类面临的挑战
1.自我与世界
2.生活风格研究
3.人生问题和任务
4.身体的奋斗
5.自卑感
6.追求优越
7.失败类型
8.娇生惯养者
9.社会感发展障碍
10.进入幻想领域
11.宇宙,生命的父亲
……[看更多目录]
序言阿德勒(1876-1937),奥地利著名哲学家、心理学家。早年师承弗洛伊德,是弗氏心理分析学会的重要人物,后囚不赞同弗氏的性理论,与弗毅然决裂。阿德勒反对“性冲动是个体精神与生活的基础”。认为真正的个体生活决定于他如何面对外在世界带给他的问题和他个人的努力方式。随后他成立“个体心理学会”,以倡导和传播他的人格理论。
阿德勒认为,人活在世上,不是孤单的一个人,他是活在一个社会里,他要生存,要面对别人和种族的延续,而如何面对,便是一个个性、人格或说生活风格的问题。阿德勒的理论有几个最基本的观念:一是认为人是一个统一体,人的一切表现,他的思想、情感、行动,以至梦幻,全都接受一个內在一致原則的管辖,也就是人格的管辖。二是人生总在不断的克服缺陷,追求完美。
文摘一、个体心理学
1.真正的科学
伟大的哲学家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曾经说过:“唯有直接与生活发生关系的科学,才是真正的科学。”也有人说在直接与生命有关系的科学中,理论与实际几乎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开的。生命的科学,正因为它令它自己模塑在生命的活动上面,因而也就变成了生活的科学。这些要点替个体心理学提供了特殊的力量。
个体心理学试图将个体生活看成整体,并将每一反应、每一活动、每一冲动当成个体对生活态度的一个显明部分。从实际观点来说,这样的科学是必需的,因为靠着知识的帮忙,我们可以修正并改变我们的态度。因此,个体心理学从两方面说来是具有预言意义的:它不仅可以预言会发生什么,甚至,像预言者约拿(Jonah)一样,也可以预言什么事情不会发生。
2.创造生命的力量
个体心理学的科学之所以产生,是由为了了解生命之创造力量的努力而发展出来的。创造生命的力量,表现在发展、争取和成就的欲望上面——甚至一方面补偿失败,一方面争取成功。这个力量是目的论的——它争取目标,而在争取目标时,每一身体上及心理上的活动都要合作帮忙。因此,抽象地研究身体与心理情况,而不和整个个体产生关系,是很荒谬的。比如说,在犯罪心理学当中,我们通常关注犯罪本身更甚于关注犯人,实在说来,重要的应该是犯人而非犯罪本身。如果我们不能将之视为一个整体,而只把它当成一个特殊个体的插曲的话,我们将永远无法了解犯人行动的真正原因。从外在的同一个行动看来,在某一事例上说可能是有罪的,但在另一事例上却可能没有罪。重要的是要了解个体的前后关系——个体生活的目标,这目标说明了他一切行动与行踪的方向。这个目标使我们可以了解在各种分别行动——我们把它们看成整体的一部分——的隐伏意义。相反的,当我们研究部分——假定我们把它们当成整体中的一部分来研究——我们对整体也会有较佳的了解。
以作者本身来说,对心理学的兴趣是由行医发展而来的。行医提供了目的上或目标上的观点,这对于了解心理事实是必需的。在医学上面,我们看到所有的器官都奋力向一个特定的目标发展。它们具有特定的形式,臻于成熟。甚至当有器官损坏的情形发生时,我们会发现大自然总会特别努力来克服这个缺陷,或者取代损坏的器官。生命定要尽力持续下去,而生命力量绝不会不经过挣扎就向外在的挫折认输的。
现在心理活动与器官生命的活动是类似的了。在每一个心灵中,都藏有目的或理想的概念:以期超越目前的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