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高奶奶的世界
分類: 图书,文学(旧类),散文随笔,中国当代,综合,
品牌: 江华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页码:168 页
·出版日期:2009年
·ISBN:7508615069/9787508615066
·条形码:9787508615066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24
·正文语种: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梵高奶奶的世界》:一部温情之书。一颗清澈干净的心。在她的画里,色彩就是感情,线条勾勒的全是记忆。她70多才开始绘画,却被人们称之为“中国农村的梵高”。一次香港个人画展,两次被请上“鲁豫有约”。法国著名摄影师鲁斯本,台湾马英九先生分别收藏了她的画作。南方都市报,南方人物周刊,北京青年报,南方周末,中央电视台、湖南卫视,香港文汇报,苹果日报,新加坡联合早报,凤凰卫视、香港TVB等国内外各大媒体,纷纷报道了梵高奶奶和她的奇迹。
梵高奶奶,一位来自河南方城县的老太太。
在她晚年的一天,突然拿起画笔,创作出了百余幅画,其率性而为、真实朴拙的风格勾起了都市人的乡愁。
人们惊叹于她的天赋,称呼她为“中国农村的梵高”,或亲昵地称为“梵高奶奶”。
国内数十家报纸、广播和电视,港台、新加坡、北美,以及欧洲的媒体纷纷报道了梵高奶奶和她奇迹一般的画作。而梵高奶奶不知道,这个世界上会有那么多的人关注她和她的画。在一个门前开满紫金花的住宅里,她仍然用画笔安静地记录下对往事的回忆。
她用画笔回忆往事和乡村,回忆她的花草,她的动物,她的老房子,她的田埂,她的果树,她的土地。
这些灿烂的色彩感动过无数人,也许会触及到你内心柔软的那一部分。
梵高奶奶。记得这些画,就会记得一个母亲,一个乡村女人。
画,人,回忆和美好的乡村都在流逝中。
作者简介插图:
有关梵高奶奶
1、她是位七十多岁的老太太。2003年之前,她不会写字,不会画画。2003年,她离开农村,来到广州,闲暇时拿起孙女的蜡笔,自顾自地创作了百余幅作品。率性而为、真实朴拙的风格勾起生活在都市中的人们的乡愁。虽然她不知道什么是“后印象派”,但网友们惊叹她的天赋,称呼她为“中国农村的梵高”。她不知道这个社会里,许多人看到她的作品,在一个开满紫荆花的小路的一个住宅里,她用画笔,沉浸在她独特的回忆里。
2、2006年1月9日,老太太的儿子江华开始在自己博客上粘贴母亲的画,并写下老人的一系列故事。让他意想不到的是,这些画上了网络之后,竟然迅速走红。
3、2006年2月13日,《南方都市报》以两个整版的篇幅报道了老太太神奇的绘画经历。随后,《南方人物周刊》、《羊城晚报》等各大媒体也相继进行报道。
4、2006年6月23日,老太太还被凤凰卫视请到《鲁豫有约》直播室。直爽、朴实的老太太一出场就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5、2006年7月22日,常秀峰图片故事博客在奥一网开通。同年8月,新浪也为她开通了名为“梵高奶奶常秀峰”的博客。博客公告栏中写道,虽然常秀峰不知道什么是“后印象派”,但大家还是送给她一个很响亮的称号“中国农村的梵高”。 开博不到一月,点击率超过8万。每一幅画作点击率都在2000次以上。一时间,“梵高奶奶”的称号红遍整个网络。
6、2006年11月,常秀峰再次受邀走进凤凰卫视《鲁豫有约》。在那里,老人的一幅《向日葵》与梵高的《向日葵》被并排放到了演播大厅。鲁豫询问老人对两幅《向日葵》的看法,没有一点绘画理论的常秀峰说:“这个叫梵高的人一定很不开心,他的向日葵不伸展,画得苦。我的向日葵有阳光温暖她,有土地养着她,有水滋润着她,就像我画她的心情一样,很幸福。”
7、2007年1月,梵高奶奶在香港举办了个人画展,并出了一本画册义卖,所得资金由慈善基金管理,捐助给甘肃贫困地区学校,参与危校救助计划。梵高奶奶说,那感觉像是在做梦。
8、中央电视台第七频道,也在2007年春节后推出20分钟的介绍梵高奶奶的专题片。
9、台湾马英九,法国著名摄影大师斯鲁本分别收藏了他的画作。
媒体推荐1、 浙江工人日报
万人追捧“梵高奶奶”的绘画传奇
2007年02月26日 14:16:43 来源:浙江工人日报
她是一位74岁的农村老太太,从未出过远门,三年前才客居城市。她一生不曾识字,也没有学过绘画,却一画惊人。网友们惊叹于她的天赋,称呼她为“梵高奶奶”。她的画带给人们惊喜,也点燃了所有都市人压抑心中的乡愁……
从山楂树开始画画
常秀峰今年75岁,是河南方城县拐河镇江家村的一个普通老太太。她没有上过学,也不懂绘画。丈夫去世后,2003年元旦,在儿子的极力坚持下,她第一次离开老家来到了陌生的大都市广州。
住惯了乡下的常秀峰,不习惯都市生活的节奏氛围。刚到儿子家,老太太腿脚不方便,下一趟楼要花好几分钟。城市雷同的建筑和道路,让老太太常常产生迷路的惧怕,于是便很少下楼,渐渐接受了闷在“小鸽笼”的生活。
在儿子家,老人津津乐道地为三岁的小孙女讲家乡故事。说到自家种植的山楂树时,老人描述,果子是红的,树叶是绿的,但任凭如何描述,长在城里的孙女依然弄不清它的模样。有一天,小孙女用蜡笔在纸上涂抹,老太太顺手拿起了蜡笔,兴致勃勃地加入到涂鸦的阵营,把果子涂成红色,叶子涂成绿色,在白纸上画出了山楂树。一瞬间,小孙女全明白了。
以后的日子,老太太故事越来越多,画的东西也越来越多。一个偶然的机会,做美术编辑的儿媳妇看见了这些不讲究透视、没有比例的蜡笔画,立刻震惊了。儿子、儿媳妇怎么也不敢相信,从没学过绘画的老人会有这样的天赋,一出手,竟然就是“后印象派”式的“大手笔”。
此后,拿孙女的蜡笔和水彩笔画画,成了老太太枯燥城市生活中的最大愉悦。儿媳妇发现,老人那些简单而来源于生活的蜡笔画,很容易勾起人们对小时候生活的种种回忆,很容易被画里流露出来的那种真诚、自然、纯朴的情感所感染。老人的画没有专业画匠的点、线、色块、色调、比例,但很逼真。那些花鸟都是与老人相伴多年的山区朋友,那些田埂上的花花草草,别人把它们踩在脚下,她把它们记在心里。
而且,老人的画不讲究技法、布局,真实朴拙,随性而为。在老人的笔下,自己曾经居住并抚养5个孩子长大的江家老屋,红彤彤的山楂树,金灿灿的向日葵以及山里顽皮的野猫、小鸟等家乡的一切都显得分外美丽。
蜡笔和水彩笔成了老人的伙伴。从2003年至今,老太太一共画了一百多幅作品。
2006年1月9日,老太太的儿子江先生开始在自己博客上粘贴母亲的画,并写下老人的一系列故事。让江先生意想不到的是,这些画上了网络之后,竟然迅速走红。
2006年2月13日,《南方都市报》以两个整版的篇幅报道了老太太神奇的绘画经历。随后,《南方人物周刊》、《羊城晚报》等各大媒体也相继进行报道。2006年6月23日,老太太还被凤凰卫视请到《鲁豫有约》直播室。直爽、朴实的老太太一出场就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2006年7月22日,常秀峰图片故事博客在奥一网开通。同年8月,新浪也为她开通了名为“梵高奶奶常秀峰”的博客。博客公告栏中写道,虽然常秀峰不知道什么是“后印象派”,但大家还是送给她一个很响亮的称号“中国农村的梵高”。开博不到一月,点击率超过8万。每一幅画作点击率都在2000次以上。一时间,“梵高奶奶”的称号红遍整个网络。
2006年11月,常秀峰再次受邀走进凤凰卫视《鲁豫有约》。在那里,老人的一幅《向日葵》与梵高的《向日葵》被并排放到了演播大厅。鲁豫询问老人对两幅《向日葵》的看法,没有一点绘画理论的常秀峰说:“这个叫梵高的人一定很不开心,他的向日葵不伸展,画得苦。我的向日葵有阳光温暖她,有土地养着她,有水滋润着她,就像我画她的心情一样,很幸福。” 老太太的儿子江先生说,在老太太的观念里,没有名利的概念,所以在录制现场,她非常活跃,鲁豫给个话头,老太太就能接过去畅所欲言,爽朗的个性赢得了现场观众的热烈掌声,大有抢去鲁豫风头之势。老太太对“红”毫无概念,鲁豫问她:“你知道网上现在有多少年轻人在崇拜你吗?”老太太想了想答:“几十个吧。”观众笑场。 此后,老太太一下成了广州名人。并不常出门的她,偶尔在儿子和儿媳的陪伴下到附近公园游玩时,常常会有人请她签名,向她求画,不识字的她只能照葫芦画瓢签上自己的名字。
“梵高奶奶”依靠网络走红。对于别人称自己为“梵高奶奶”,老太太更是纳闷。她说:“我不姓高,也不姓梵,村名也不叫这个,方圆几个村也没有叫这个名的,我咋就成了梵高奶奶?”当儿子给老人解释后,老太太方明白过来。就是这样一个对“艺术”、“文化”很陌生的农村古稀老人,以不经意间自然流淌出的本真之美,感动着众多生活在浮华之中的城里人。画画,让老太太找到了打发时间的“事业”,还有了“粉丝”和“外事活动”。老太太对此挺高兴。
江先生说,虽然老太太每天会简单点击博客,看看自己的画作,但不识字的她,只能叫儿子依照自己的意思写日志和回复网友。当然,作为古稀之年的老人,城乡文化的冲突几乎天天在她身上上演,也由此撞击出了很多乐趣和老太太想不明白的困惑。
比如,老太太画了一幅画,江先生将它扫描到了网上,老太太就问了:“咦,我的画怎么爬到那上面去了?”还有一次,江先生将老太太的一幅画在外面放大,做了一张喷绘回来,拿给老太太看,老太太更觉得神奇了:“这画明明我放在家里,你怎么又变出一幅,还这么大?”
“梵高奶奶”为何受到人们的喜爱?
江先生说,人人都渴望打破常规,但又不得不遵循所谓的常理和游戏规则,老太太的画不按规矩出牌,率性而为,真实朴拙,给渴望突破和改变的人们带来了惊喜。同时,老太太的画勾起了每个人的乡愁。
有网友评论说,这才叫艺术,谁要敢形容老太太的画精美,我跟他急。更多的网友则在老太太的画和江先生配的写老太太往昔生活的文字中,读到了浓浓的乡愁,点燃了漂泊异地的人们对童年、对父母、对乡村的追忆和思念。
江先生说:“其实,城里人也有乡愁,很多城里人都在彼城和此城甚至异国奔波,他们也有浓浓的对家和往昔生活的怀想,老太太的画暗扣了都市人压抑着的这种情感。”对于老太太今后的“绘画生涯”,江先生说没有规划,顺其自然,让老人家继续自娱自乐吧。
众人眼中的“梵高奶奶”
河南省美协副主席、著名油画家曹新林看到老人的几幅画后,非常惊讶,他说:没受过一天正规训练就能画出这样的作品,老太太的绘画天分很高。这属于原生态画作,朴实、漂亮,很有艺术灵气。央视青歌赛不是分为流行、民族、原生态几种流派吗?我看,老太太的画就属于我们美术界的原生态画法,其中还夹杂着些农民画。
当看到《江家老屋和古树》这幅老太太的成名作时,曹新林说:“这幅画很有味道,画里蕴含着一种韵律。老太太的画质朴、纯净,完全没有美院或科班人的绘画技巧与套路,近似于天真无邪的儿童画,这是它之所以打动人的真正原因。”
重庆知名画家米可分析常老太太的画说,艺术是每个人天性的反映,质朴更能体现出一种境界。目前,国内已出现一些小流派,被称之为“素人画派”,他们主动放弃学院式规范教育,全心体会大自然。在一定程度上,返璞归真可以达到更高艺术创作境界,使艺术品更具灵性。
陈鲁豫说:“我从来没见过这么可爱的老太太。”
网友们也纷纷留言。网友“羊身上的BLOG”留言:太美了。用心灵和原生态的色彩,孩子般的拙笔画出到骨髓的意境。向奶奶学习,是您告诉我们什么是地球,什么是家园。
网友“小马哥”留言:您的画有一种灵气,那是艺术家的灵气;还有一种活气,那是根植民间的活气;还有一种大气,那是超越绘画艺术的大气。
网友景凌飞留言:我不懂得如何欣赏画,但我喜欢这种平淡的生活和浓墨飞舞的痕迹。我都难以想象自己70岁时会是什么样子,是否和您一样永远不放弃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呢?祝您健康快乐长寿。
网友“猫儿Molly”留言:奶奶的画看着真温暖,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的生活。用色也很靠谱,真的挺喜欢。想起了我奶奶,虽然她已经不在。但当时她做过好多布艺,都特别漂亮,上一代人真的挺棒。
网友的追捧并非仅仅停留在网络上。一位旅居荷兰阿姆斯特丹的中国女士,给江先生打来电话,说在网上看到他母亲的作品,简直都要折服得晕倒了,她热情邀请老太太去荷兰,想带老太太去梵高博物馆参观。
法国著名摄影家斯鲁本非常喜欢老太太的作品,他收藏了老太太画的《石榴树》。斯鲁本对江先生说:“你的母亲和我一样,都在用心地做一件事情——艺术。”
向往简单的生活
2006年12月18日,74岁的常秀峰从广州回到河南南阳,记者前去老人的家乡采访。
南阳方城县拐河镇。距小镇不足两公里的地方,一条宽阔的大河横卧一侧,河道曲曲弯弯,河水清澈。岸边浅水处,十几棵柳树或分或靠,形态各异。顺着一条羊肠小道,走上了江家村人居住的山坡。院子里积满了发黄的树叶,一棵老榆树树冠擎天,两棵杜仲树才刚有胳膊粗。三间七成新的砖房坐北朝南,一座老土房紧靠其右。老屋虽空无一人,但土墙上满园春光的红对联却尚未褪尽颜色。
这里简直与“梵高奶奶”的《江家老屋和古树》一模一样,这便是常秀峰的家。
虽然在广州生活了3年,但常秀峰很少画身边的景致。老人安详地说:“广州的高楼走不进我的心,我画不出来,老家的景致虽然看不到,但它们在我的心里,想画的时候,那些花鸟树木、房屋老井就一点一点地从心里走出来,画画的时候,满脑子都是家乡的味儿。”
听说老太太常秀峰已成为网上红人被誉为“梵高奶奶”时,江家村的村民们都吃了一惊。他们说,这么多年来,从没见过常秀峰画画,字都不识几个,只会写自己的名字。不过,村里和她同辈的老太太杨前奉说,在村里,常秀峰的针线功夫那可是一绝,时常被人请去做衣服,年轻时候就心灵手巧。而且,还当过妇女主任呢。
对于常秀峰笔下常常画到的荷花,村里的老人们回忆说,那个荷塘几十年前存在过,现在早已变成了玉米地,没想到,她还记得。
由于凤凰卫视及各媒体的报道,现在,有人联系要为老太太出书。下一步,老太太还将赴香港举办个人画展,虽然画展展期还没有完全确定下来,但已引起了香港众多媒体的关注。江先生说,随老太太自己的意思,但老太太似乎更乐意守在家里,用画笔描绘她脑海里对于乡村生活的遥远记忆。
对于即将到香港举办个人画展,老人说,感觉就像在做梦。(严峻雅静)
2、香港文汇报
「梵高婆婆」來港開畫展 [2007-01-15]
這位婆婆妙筆生花,畫中的牛羊花草,閒著笑著,優哉悠哉。有人說,年屆73歲,只得3年畫齡的農村老婦常秀峰,畫風似極印象派大師梵高,不同的是,筆下都是農村生活樸實的一面。她說,與其叫她「梵高婆婆」,不如稱呼她做「向日葵」,「因為我過著有陽光溫暖的生活」。
來自河南的農村老婦常秀峰,不曾讀書寫字,以為一生就此終老,70歲那年忽然與畫有緣。常婆婆說,3年前搬到廣州與兒子居住,孫女有天問她:「奶奶,農村的生活是怎麼樣?」她不懂表達,便用孫女的蠟筆將眼中的農村繪畫出來,從此,那雙手開始停不了。
蠟筆繪出農村風貌
草莓、菊花和田園,全是常秀峰的題材,但最愛的還是《朵朵葵花向太陽》,畫中都是開得燦爛的向日葵。「它代表我的生活,代表我自己,很有陽光溫暖,過得很幸福快樂。」她記得,昔日在農村過著體力勞動生活,挑起養家的擔子,苦不堪言,今日卻能弄孫為樂,與畫作伴,當然不亦樂乎。但她說,總有一天會回到鄉下,始終,仍很想家。這位婆婆昨日訪港舉行首個為期逾一個月的畫展,展出一幅幅筆觸淳樸、充滿鄉土氣息的作品。
3、上海星期三报道
本报记者郁蕊芬/文
她,目不识丁,从未学过绘画,更不知道什么是“印象派”,但网友们送给她一个响亮的称号——“中国农村的梵高”。
她,不懂电脑,不了解网络,她由家人代为管理的博客却在短短几个月内迅速窜红,一时间,“梵高奶奶”红透网络。
她,大名常秀峰,73岁,生活的足迹几乎从未离开过河南农村。
最爱画老家的房子
电话那头,常秀峰声音洪亮,笑声爽朗。
记者说:奶奶,我要采访你呀。她愣住了,大约两秒钟后,才用带着浓重河南口音的普通话欣喜地问:“你也喜欢我的画啊?”得到肯定回答,她又是一阵“呵呵呵”的大笑。
老太太告诉记者,她今年73岁,70岁之前,她一直生活在农村,和锄头铁耙打了一辈子的交道。2003年,第一次坐飞机,被儿子接到广州生活。
老太太提笔作画纯属偶然。
那时,她才到广州不久,3岁的小孙女同样对周遭的一切充满好奇。一天,正拿着蜡笔在白纸上涂抹的小孙女突然问:“奶奶,老家都有些什么?”老太太于是津津乐道起自家种的山楂树来。
“长着红果、绿叶子的山楂树究竟是什么模样?”小孙女听了半天,仍一知半解。老太太“急中生智”,顺手拿起了蜡笔……
为了让小孙女了解老家的风土人情,老太太开始作画。“(小孙女)要我画啥,我就画啥。什么鸟啊,兔子啊什么的。天天陪着她画。”
从第一幅“红果绿叶的山楂树”开始,不知不觉间,老太太已经用蜡笔、水彩笔创作了100余幅作品,其中有山水、老房子、向日葵、荷花、竹林、小鸟……“画的都是家乡的东西。住了几十年,很思念家乡,而且都是实在的东西,都是自己看过的东西。这个东西长得啥样,就画啥样。”
老太太最喜欢的,还是画她老家的房子:已经倒塌的祖屋,搬到镇上后新盖的瓦房,祖屋在冬天萧瑟的景象,新房迎来秋天丰收的喜悦……老太太一画就是好几幅,因为“在老家山区住了几十年,对以前的房子特别有感情。”
老太太还喜欢画鸟,因为“我们山区鸟儿多”。她告诉记者,过去在农村里,别人都会教小孩子捅鸟窝,她不教,有时候儿子淘气,把鸟窝捅下来了,她还会把它再搁上去。“鸟生个小鸟也不容易,我们不能伤害它。”
老太太画画从不打草稿,“需要啥颜色就用啥颜色,直接画上去”。但完成一幅画,依然需要3天左右,如果慢一点,会拖上一星期。说起未来,老太太又呵呵笑起来,“我的想法啊……只要大家喜欢,我就尽量多画点。”
靠画赚了千儿八百
一开始,老太太一边作画,一边给孙女讲老家故事的举动并没有引起家人的注意,直到有一天,学美术出身的儿媳无意间看到了这些“不讲究透视、没有比例”的蜡笔画。
“老人家从没有拿过画笔、也不识字,怎会有这样的天赋?”儿子江华大喜过望:“妈妈让我们再次发现了她。”
经他一宣传,老太太很快成为他同事眼中的“传奇人物”,大家伙结伴到他家里看画,看完都喜欢得不得了,还有人死活要“抢”走一两幅收藏。
如今,“走得最远的一副画,在法国一个画家手里。”这位法国画家是世界摄影名人布列松的朋友,看了老太太的画,对江华说:“你妈妈和我一样,是用心在作画。我,用心,不是用相机做艺术。”
今年1月,老太太的作品第一次上了报纸——《中国小学生语文报》给这7幅画开了120元的稿费。老太太高兴极了,因为“开始没想到画画还能赚钱。就想画着玩”。到现在,她的画已被5家报纸刊登过,尽管不识字,也记不住这些报纸的名字,但收到的近千元稿费还是让她乐不可支:“种地一年,也就赚千儿八百的。现在靠画画就能赚到了。”她爽快地说:“只要身体好,我就继续画。”
今年7月,江华给母亲开了一个博客,把她的作品及经历都公布出来。老太太的名气更响了。不久,新浪网也为老太太开了个博客。短短数月,两个博客的点击率加起来突破10万,还成了许多热门博客的链接对象。老太太因此还得了个“中国梵高”的称号。
对于自己成为“网络红人”的事情,老太太一开始并不知情,直到最近一段时间,她才知道,她的画“很多人都能看到”。
近期,老太太接连接受了几次电视采访,更加名声在外。“有一次出去玩,就在街上听到有人喊我常奶奶,我一看是个陌生小姑娘。就问她,你怎么知道我呀?她说,在电视、报纸上看到过你呗,然后就和我一路走、一路聊。”
这样的事情常常发生吗?
“有好几次呢,他们都挺喜欢我的画。”
别人都喜欢你的画,开心吗?
“那些人喜欢我的画,(我)心里很高兴,很高兴……”老太太一个劲儿地说“高兴”。
如今,老太太坚持画画,因为她“不识字,也不会看书,除了画画啥都不会干”。但,她每天只能画上一两个小时,“时间一长,眼睛受不了”。她画画的目的,也不是为了赚取稿费,更不是为了成为“中国梵高”,而是要“用这些画来代表以前和现在的生活”。
最让老太太高兴的,莫过于同样喜欢画画的小孙女对她说:“奶奶,你(把画)放那里,我来画。”她就笑眯眯地看着小孙女拿起纸和笔,按照自己画里的样子,一笔一划地认真临摹。
儿子说“奶奶”
老太太,她坐在阳台上,连外面都不看。在一个盘子的蜡笔头里面寻找颜色,把1000多公里外家乡山沟里某棵树的样子给搬过来。
怎么说老太太的画呢?有时候,我坐在书房里看书,透过大玻璃看阳台上的老太太作画,就想,她今天保不准心绪又回家了。也许,在画某一笔颜色的时候,还有她和别人在树下劳动的情景。
她的画,不承载文化和艺术,她承载着没有人知道的都已经老去的,山区农民们的历史。这是压根就无法记载进这个国家的历史的。所以,有时候,我觉得,老太太的画,是压在我心里的石头,让生在这个时代的我自己,感到说不出的烦闷和想呐喊的冲动。
直到目前,我仍然困惑她老人家为什么有如此的表现和心灵之作。有时候,我会呆呆地坐在书房,透过玻璃看在阳台上画画的母亲,有时候,也悄悄地拍几张照片,我甚至无法想象,她下笔作画的时候,心里那美好的几十年前的美丽景色,苦难消隐,惟有美好。
“粉丝”说“奶奶”
■洛洛:看奶奶的画让我很感动,小的时候,每每学校放假,总是闹着要到农村的亲戚家住,爸爸妈妈熬不住我一直的闹,就允了我。后来,渐渐成了习惯。包括现在,我都认为,我的童年要比我身边任何一个人的都要幸福。奶奶的画让我看到了我幸福的童年时期,也让我更加怀念我那已经去世的慈爱的长辈。祝奶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徐叶力:童心!美好的内心!试问,一个美术高材生,抑或一个美术作家,又有谁能有如此纯洁、如此崇高、如此平淡、如此简朴的画作?!不是奶奶有多伟大,而是人性的真谛!!奶奶正是因为表白了人性的纯良而倍显崇高!原来真正的美好、真正的崇高,不是人性的虚伪和做作,而是释放心灵的淳朴贤良!向奶奶学习,让我们的生活真真切切!
■河南老乡:如果常奶奶出书我想了一个书名《画着玩——“梵高奶奶”常秀峰的画与话》。从书的装帧到排版设计到定价要体现常奶奶的一贯风格,我想书应该厚一点,画多一点,话简练点,尽量体现常奶奶的生活与思想的全貌……我现在就是常奶奶的fans。
4、华商报
“梵高奶奶”用画笔点燃乡愁
她叫常秀峰。今年73岁。一位从未出过远门,三年前才客居城市的农村老太太。她一生不曾识字和学过绘画,却一画惊人。网友们惊叹于她有着与梵高类似的天赋,称呼她为“梵高奶奶”。
她的画带给了我们惊喜,也点燃了所有都市人压抑心中的乡愁……
本报记者昨日采访到常秀峰和她的亲人,为您讲述“梵高奶奶”其人其事,以及更多幕后故事。
有一位目不识丁,70岁以前从未拿过画笔的老太太,日前走红网络,挺进电视的名人访谈节目了。她的画作还频频被发表。她就是被网友誉为“中国农村的梵高”,被亲切称为“梵高奶奶”的河南籍老太太常秀峰。
是什么契机让她拿起画笔,并从此声名鹊起,生活由此更多了一份乐趣与寄托的呢?
“梵高奶奶”诞生了
记者采访了为“梵高奶奶”制作博客,“捧红”她的江先生。他是老太太的二儿子。
江先生介绍说,老太太一直生活在农村老家,后来老伴去世,她才在子女的劝说下来到广州,和二儿子一起生活。那是2003年。
老太太腿脚不方便,下一趟楼要花好几分钟,城市雷同的建筑和道路,让老太太常常产生会迷路的惧怕,于是便很少下楼,渐渐接受闷在“小鸽笼”的生活。
有天,江先生三岁的女儿子粤用蜡笔在纸上涂抹,老太太看见了,也兴致勃勃地加入到涂鸦的阵营。令人惊奇的是,一辈子从未接触过绘画的老太太,一出手,就是“后印象派”式的“大手笔”。江先生看到母亲的画作,惊呆了。
从2003年到今天,拿孙女的蜡笔和水彩笔画画,成了老太太枯燥城市生活中的最大愉悦。三年时间,老太太一共画了一百多幅作品。今年,江先生为老太太建立了博客,将她的作品上传到了网络。
意想不到的是,网友们热烈地追捧起了老太太的画作。
老太太抢了鲁豫的风头
“梵高奶奶”迅速成名了。
网友的追捧并非仅仅停留在网络上。一位旅居荷兰阿姆斯特丹的中国女士,给江先生打来电话,说在网上看到他母亲的作品,“简直都要折服得晕倒了”,她热烈地邀请老太太去荷兰,她想带老太太去梵高博物馆参观。
法国著名摄影家斯鲁本非常喜欢老太太的作品,他收藏了她画的《石榴树》。斯鲁本对江先生说:“你的母亲和我一样,都在用心地做一件事情———艺术。”前不久,老太太还应邀做客凤凰卫视的《鲁豫有约》。
江先生说,在老太太的观念里,没有名利的概念,所以在录制现场,她非常地活跃,鲁豫给个话头,老太太就能接过去“畅所欲言”,爽朗的个性赢得了现场观众热烈的掌声,大有抢去鲁豫风头之势。老太太对“红”也毫无概念,鲁豫问她:“你知道网上现在有多少年轻人在崇拜你吗?”老太太想了想,答:“几十个吧。”观众笑场。其实在短短的日子里,“梵高奶奶”的博客就有8万多的点击率了。
现在,有人联系要为老太太开画展和出书。江先生说,随老太太自己的意思。但老太太似乎更乐意守在家里,用画笔描绘她脑海里对于乡村生活的遥远记忆。
画画带来的欢乐与困惑
画画,让老太太找到了打发时间的事做,还有了“粉丝”和“外事活动”。老太太对此挺高兴。当然,作为古稀之年的老人,城乡文化的冲突几乎天天在她身上上演,也由此撞击出了很多的乐趣和老太太想不明白的困惑。
比如,老太太画了一幅画,江先生将它扫描到了网上,老太太就问了:“咦,我的画怎么爬到那上面去了?”还有一次,江先生将老太太的一幅画在外面放大,做了一张喷绘回来,拿给老太太看,老太太更觉得神奇了:“这画明明我放在家里,你怎么又变出一幅,还这么大?”
老太太一生都用体力劳动谋生,在城里,她也会每个月卖一次家里的废品,能挣六七块钱。有一天,一家报纸用了老太太的作品,给她寄来了150元钱的稿费,她都蒙了。老太太说,在农村,辛辛苦苦,一年种一亩地下来,才挣几个钱啊,怎么一张画就能挣这么多?
老太太难以理解“脑力劳动”的概念,她感叹说,在城里,纸都能变成钱。
她勾起了都市人的乡愁
“‘梵高奶奶’受到人们的喜爱,你个人分析会是什么原因呢?”记者问江先生。
自身就是资深媒体从业人员的江先生说,人人都渴望打破常规,但又不得不遵循所谓的常理和游戏规则,老太太的画不按规矩出牌,率性而为,真实朴拙,给渴望突破和改变的人们带来了惊喜。同时,老太太的画勾起了每个人的乡愁。
这两点“走红理由”,从网友们的评论中可窥见端倪。有网友评论说,这才叫艺术,谁要敢形容老太太的画精美,我跟他急。更多的网友则在老太太的画和江先生配的写老太太往昔生活的文字中,读到了浓浓的乡愁,点燃了漂泊异地的人们对童年、对父母、对乡村的追忆和思念。
“其实,城里人也有乡愁。”江先生说,很多城里人都在彼城和此城甚至异国奔波,他们也有浓浓的对家和往昔生活的怀想,老太太的画暗扣了都市人压抑着的这种情感。
对于老太太今后的“绘画生涯”,江先生说:“没有规划,顺其自然。让她老人家继续自娱自乐吧。”
一个没有名利概念,不知“红”为何物的老人,走红了网络。这个辛劳朴实的农村老奶奶,用她的画和画中故事,温暖了奔波都市浮躁的我们。
“梵高奶奶”,您有空了,继续画……本报记者程勇
■对话
和“梵高奶奶”聊家常
记者:常奶奶,您现在是名人啦,好多人都喜欢您和您的画啊。
常秀峰:谢谢大家的喜欢。你也是喜欢我的画儿的吧。呵呵。
记者:您一般什么时候画画呢?一幅画大概需要花费您多长时间?
常秀峰:有时间了我就画。我挺忙的,还要做饭,抹桌子。
记者:听说您稿费收了不少,准备怎么花呢?
常秀峰:明年我想回趟老家,有几个困难户,我就用稿费接济一下他们。
记者:现在有“粉丝”让您当老师吗?
常秀峰:啥叫“粉丝”?老师啊,我想拜啊,好几个画家来我们家,我就请教他们,他们不教,还说要向我学习。
记者:您儿子告诉我说呀,您老特健忘,我考考您,请您去上电视的那个姑娘您还记得是谁吗?
常秀峰:记得。忘不了,她是鲁豫,那是我这辈子最光荣的时候。本报记者程勇
■声音
网友和名人眼中的“梵高奶奶”
您的画有一种灵气,那是艺术家的灵气;还有一种活气,那是根植民间的活气;还有一种大气,那是超越绘画艺术的大气。———小马哥
我不懂得如何欣赏画,但我喜欢这种平淡的生活和浓墨飞舞的痕迹。我都难以想象自己70岁了会是什么样子,是否和您一样永远不放弃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呢?祝你健康快乐长寿。———景凌飞
深深让我感受到艺术的震撼力,也让我想不到的是,一位老年着手画笔的人,画出让中国美术界震动的作品,艺术真已变成了何人都能为,已不再是资深人士的专利了。———红叶
奶奶的画看着真温暖,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的生活。用色也很靠谱,真的挺喜欢。想起了我奶奶,虽然她已经不在。但当时她做过好多布艺,都特别漂亮,上一代人真的挺棒。———猫儿Molly
在一睹常奶奶的那些在网络上广为流传的图片后,我不得不承认,一丝温暖而柔软的感动在我心中缓缓升起。她和她的画,唤起了我对最纯朴的乡土情感和乡土风景的回忆与留恋。《冬天里村庄的亲人》、《夏天的荷》、《秋天的高粱》、《玉米与豆角》、《石头、猪圈和鸡》、《江家老屋和古树》……使一幕幕似曾相识的图景浮现在我的眼前。梵高奶奶、梵高奶奶的画作让人们感动了。她笔下的那些往日生活场景,让许多人心向往之。这种有些矫情的向往直接来自这个高楼大厦的南美式魔幻主义城市语境,更根源于人类那最原始而美好的自然情感。———周志坤
我从来没见过这么可爱的老太太。———陈鲁豫
法国著名摄影家斯鲁本还收藏了老太的作品—《石榴树》。斯鲁本说:“常秀峰和我一样,都不是在用机器和笔展示艺术,而是在用心。”
■幕后
老太太在广州的简单生活
“梵高奶奶”早上5点半左右悄悄起床。在窗口看看外面的树和天气,以及下面的行人。
开始清洗昨天的衣服,手洗。开始擦客厅地板和自己卧室地板。用废弃的毛巾。
又开始做早饭,煮白粥或者黑米粥,关闭厨房窗户,打开排气扇,做北方的烙饼。
9点左右,到阳台画桌,铺开纸张。画几天前开始的画或者新作。趁太阳好光线好才可以,因为眼睛有病。
中午,或者自己一人,或者一家人,吃中午饭。下午,画画,或者看电视连续剧。她不喜欢外国电影和电视,听不懂。听到电视上有人说河南话,感到特别亲切。晚上一般很早睡觉,尽管睡不着。
每天接电话不超过5个,平均一个星期可能接到家乡电话好几个。
平均半个月到20天下楼一次,腿脚不便,走路觉得累,不如在家里舒服。每个月可以积攒家里的废品,卖款得7元人民币左右,仅这,目前已经积累300多元。
平均每10天左右接待一拨或者几个“常粉”,说自己的画是画家乡哪个地方的树和山,是哪个时候的事情。每棵树的位置,以及房子是谁家的。为什么这样画。等等。———摘自“梵高奶奶”的博客
5、重庆商报
河南农妇取名“梵高奶奶” 开博客网友热捧(图)
重庆商报 2006年11月06日 12:52:53
一位目不识丁的73岁老太太,三年前偶拿孙女蜡笔作画,一画惊人。在新浪开博后走红网络,被网友誉为“中国农村的梵高”。目前国内多家出版社与她联系,即将出书。
“梵高奶奶”开博受网友热捧
“在离开农村以前,不会写字,不会画画。三年前,她闲暇时拿起孙女的蜡笔,自顾自地创作了百余幅作品。”昨日,记者进入一名为“梵高奶奶常秀峰”的博客。博客公告栏写着,虽然她不知道什么是“后印象派”,但大家送给她一个响亮称号“中国农村的梵高”。在博客日志上记录了常秀峰在河南老家的乡土生活,以及现居广州的绘画生活,并附上了多幅亲笔画作。开博不到一月,点击率超过8万,受网友热捧。
文盲老太偶然作画被誉梵高
昨日(5日)下午,记者联系到73岁的常秀峰。她说,一直未出过远门,老伴去世后,三年前才从河南老家来到广州看儿子。她从不曾识字也未学过绘画。一天,三岁的孙女用蜡笔在纸上涂色,她看见后趁着兴致提笔开画,当时只是一味“画着玩”。常秀峰的儿子江先生是当地一报社的记者。他说,他和妻子看了老太的画后,都惊呆了。没想到从未接触过绘画的农村老太,竟会有这天赋。之后,江先生就把常秀峰的画作发到了网上。“后印象派”的风格让常秀峰被网友称为“梵高奶奶”。常秀峰后来才知道,梵高是荷兰著名画家,后期印象画派代表人物。上个世纪90年代,在索斯比的一场著名的拍卖会上,梵高的一幅《向日葵》被拍卖7000万元美金。
网络走红老太困惑
住惯了乡下的常秀峰,在来到广州这座大城市后,不习惯都市生活节奏氛围,时常迷路的她,便选择了在家作画打发时间。但偶尔出门,便会有人认出她是网络走红的“梵高奶奶。”为此她困惑了,“我又不爱出门,怎么会有人认识我?”江先生告诉记者,虽然老太每天会简单点击博客,看看自己的画作,但不识字的她,只能叫儿子依照自己意思写日志和复述网友回复内容,对于自己博客8万多的人气,老太一直不相信地认为,最多只有40个人。
爱上绘画准备出书
如今,蜡笔和水彩笔成了这位古稀老人的伙伴。三年来她一共画了一百多幅作品。率性而为,真实朴拙,老太的画勾起了都市人的乡愁。法国著名摄影家斯鲁本还收藏了老太的作品—《石榴树》。斯鲁本说:“常秀峰和我一样,都不是在用机器和笔展示艺术,而是在用心。”江先生说,目前他正和北京等几家出版社联系,准备出书。
画家:反璞归真出境界
记者就此采访了重庆知名画家米可。他分析说,其实艺术是每个人天性的反映。质朴更能体现出一种境界。目前,国内已出现一些小流派,被称之为“素人画派”,他们主动放弃学院式规范教育,全心体会大自然。在一定程度上,反璞归真可以达到更高艺术创作境界,使艺术品更具灵性。(记者 邹勤琴)
编辑推荐《梵高奶奶的世界》关于一个我们身边的奇迹,呈现无比的温情,拥有一颗清澈干净的心。
一个乡村老妇人,七十多岁才开始画画,被人们称为“梵高奶奶”,一次香港个人画展;两次被请上“鲁豫有约”;无数媒体纷纷报道,艺术家陈丹青诚挚推荐。法国著名摄影师鲁本、台湾马英九等名流分别收藏了她的画作。
不可思议的美学奇迹,无与伦比的乡村情怀。
感动吸引无数普通人和媒体
南方都市报,南方人物周刊,北京青年报,南方周末,中央电视台,湖南卫视,香港文汇报,苹果日报,新加坡联合早报,凤凰卫视,香港TVB等各大媒体,纷纷报道了梵高奶奶和她的奇迹!
1、《梵高奶奶的世界》:整体装帧由世界上最美的书的获得者朱赢椿亲自操刀
2、清华大学设计学院院长吕敬人教授参与策划
3、本书收录全部梵高奶奶的代表画作
4、国内最著名的印刷纸张专家监督统筹
5、北京、上海、杭州、广州、成都画展盛大推广
6、销量超过五万本后,策划精装本8000本。
专业书评梵高奶奶和我一样,都不是用机器和笔展示艺术,而是在用心。
——斯鲁本(法国著名摄影家,收藏了梵高奶奶的画作《石榴树》)
我从来没见过这么可爱的老太太。
——鲁豫
这属于原生态画作,朴实、漂亮,很有艺术灵气。
——著名油画家曹新林
常在一睹常奶奶的那些在网络上广为流传的图片后,我不得不承认,一丝温暖而柔软的感动在我心中缓缓升起。她和她的画,唤起了我对最淳朴的乡土情感和乡土风景的回忆与留恋。
——南方日报社评论员周志坤
太美了。用心灵和原生态的色彩,孩子般的拙笔画出到骨髓的意境。向奶奶学习,是您告诉我们什么是地球,什么是家园。
——网友“羊身上的BLOG”
您的画有一种灵气,那是艺术家的灵气;还有一种活气,那是根植民间的活气;还有一种大气,那是超越绘画艺术的大气。
——网友“小马哥”
奶奶的画看着真温暖,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的生活。用色也很靠谱,真的挺喜欢。想起了我奶奶,虽然她已经不在。但当时她做过好多布艺,都特别漂亮,上一代人真的挺棒。
——“猫儿Molly”
目录
001 序一:陈垦
002 序二:我的母亲,梵高奶奶
第一幅:风景:梵高奶奶的临摹功课
第二幅:梵高奶奶。
第三幅:江华和女儿在老家门前。
第四幅:“三代人”。
003 画之初
004 阳台上的美好时光
005 用画笔记录下往事
006 她的画,她的乡村生活史
007 缝补乡村景观的裁缝
008 还原真实
009 生命的光,有偶然组成
010 有种颜色,让心灵回家
011 田野里的父亲母亲
012 啊!欢雪
013 斗地主
014 草莓里的阳光
015 野百合也有春天
016 乡荷
017 夏天的荷花
018 荷花的曲与直
同上-165
019 秋天的记忆
D-秋天02
020 花好害
021 乡下的菊花枕头和广州的鲜花
022 钢筋水泥的城市森林
023 母亲在广州的时间表
024 秋天的落叶
025 在城里劳动
026 窗房窗外的邻居
027 心里不舒服,活着就不舒服
028 老家影像
029 忽略眼前的亲
030 有空来坐坐哦!
031 回家吧,至少那里有你们的姑娘
032 “钱不是我拿的”
033 认真“过家家”
034 泥土里有人的味道
035 回家写生
036 画不出来的东西
037 母亲的圆明园
038 香港和紫荆
039 来自香港媒体的问题
040 刘三姐的粉丝
041 不怕飞机掉,我拉着扶手呢
042 火车咋装到地下的?
043 不上班咋挣钱
044 错人乌鸡和皮蛋
045 “艺术牛仔裤”
046 坐出租车
047 “母亲不会偷渡”
048 吃药
049 学外国英语,和养牛一样重要
050 废品处理“所有权”
051 奶奶“无齿”
052 “洗发水饮料”
053 “就是飘柔”
054 摩丝的神奇
055 快点“死”,“死”完就出去玩!
056 茄子能不能当“国菜”?
057 稿费与种地
058 五个女孩随便挑个结婚吧
059 翻译!翻译!再翻译!
060 得病能让人聪明吗?
061 稿费与成名
062 漂亮妞儿陈鲁豫
063 艺术真理
064 接见粉丝
065 街头电视秀
066 这个社会真“妖气”
067 来自家乡的讨画者
068 名声的愉悦
069 随风而逝的雪
070 我的捐助
071 鲁斯本与《石榴树》
072 怀念老伴
073 母亲的眼睛
074 月亮,是我夜里的灯
075 那不可改变的
076 后记:太阳照常升起
……[看更多目录]
序言序言:
我的母亲,梵高奶奶
文/江华
当你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猜也许是这本书的某种东西吸引了你,你开始在某个地方读它。
此刻,你看看天空,感觉一下身边风的温度——不论是春夏秋冬。如果你的父母不在你的城市,那么我希望你回家的时候,把顺手发信息和段子的时间,留出来,给他们打个电话,因为你知道,那个地方的气候和温度,一定和你这里的不同。
我之所以这么说,是和这本书的作者以及主角有关。
她是我母亲。
母亲现在七十多岁了,你可以称呼她为奶奶、外婆,或者是阿姨。不过,因为她那些简单的画,她现在有个了雅号,叫“梵高奶奶”。
我很愿意我和母亲,能够通过这本书,和你以及你的家人交流,换句北方的话说,叫说说闲话。
这本书要向你的父母问好,并恳求你,能够在你空闲的时候,想想自己的爹娘。大多数的孩子现在都不在父母身边,这个社会把我们和父母之间的生活给活生生的撕裂了,这种亲情的撕裂麻木而不会疼痛。孩子们永远不知道母亲生下自己的疼痛。
这个世界的生命,是由母亲的疼痛开始的,本来也应该以爱结束——可是现在的人生都如电脑游戏一样,有多种的结局。这令人不安。
用一本书来描述一个人的一生是困难的。芸芸众生之中,普通人的生命太过相似,时间和空间将一个妇人限制在一个狭小的山沟里度过一生。
一个农村妇女不过是侍夫、养子、度日、生存,度过一生而已,母亲的故事在每天重复,了无生趣。农村人没有城市的人生活丰富,他们中的大多数直接和世界交流的方式,并不是语言,而是眼神和动作。在我的记忆里,我的父亲和母亲以及他们的兄弟姐妹们,总是沉默地在田野里劳作,很少看到神经质的唠叨。
而城里人,上帝把语言的功能更多地分配给他们。我很纳闷,母亲告诉我,我小时候是一个木呆呆的小孩,能够坐在某个农舍下的石头上,几个小时一动不动地发愣,怎么到了城市,就变成了一个以说话和文字为生的职业人了呢?
母亲的一生可以这样描述:1949年以前的年轻女孩,1949年之后的女人,农村妇女,生了六个孩子,没有一个夭折。
她养大的孩子们,打工的打工,进城的进城,有家庭矛盾爆发仍然爆发。人命不同,母亲的最大感受,只好叹气认命。
不幸的是,她的老伴早逝几年,然后她就变老了。
谁会说这样的人生值得回忆和记录呢?
说实话,我们每个人关注的总是和自己无关紧要的东西。比如我,父亲去世了五年了,难道我真的在心底里就时时刻刻记着他?按道理说,他才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人之一,可是我关注的是什么?也许这种忘本就是无法责怪的事情,换句罪恶无比的比喻:我们吃了美好的蛋,是不会感谢母鸡的。
所以,也只有自己有了孩子,才会知道了自己逐渐遗忘的童年模样;只有永失亲爱的人,追悔莫及时,自我谴责才会日渐强烈。
许多年以前,我并不认为母亲的一生是值得书写和记录的。但现在我改变了想法,正因为母亲是一个普通得转瞬即逝的人,才应该用一本书留存下她的身影。
这是我们普通人的生活。里面的亲和爱会多点。
母亲竟然会画画,这的确是一个神奇的事情。像母亲那样的人何止她一个?也许在你们的母亲那里,也许正藏着一个所有人奉为天才般的才能,它等待着你发现。
母亲就是伟大的,只要你学会欣赏。
凡事,皆有可能。
母亲不认识字和不会画画的先天优势,造就了她只能通过稚拙的画来回忆以及记录。这对于我们来说,是独特的东西。她这些纯朴、发乎自然之心的画,是独一无二的。
谨以此书,献给天下生养我们的父母们。
他们,是我们生命的制造者,是我们的骄傲,是指引我们走路和生存的神。
我尊敬所有的神,包括我们的父母。
朝向记忆的日光
陈垦
记忆
这些画必定爱着整个乡村。乡村曾经是一个完整世界。
这些画是静默的个人历史。那历史一直存在于色彩和线条中,而色彩和线条只藏在梦里。对多数人来说,梦太深沉,感受难以言说。
这是记忆,是心灵在重建接近天空的愿望。我观看,被震动,我本来过于明白这努力容易荒芜,因为枯萎的树叶终将被风吹远,人终将消散。
然而奇迹令你的热爱变成了诗篇。
常秀峰,江华的母亲,你我的普通母亲,一个老妈妈,一个乡村女人,一个无法放开记忆的妻子和母亲,眼力昏花。请原谅我常常轻视母亲的深沉愿望和意志。你的记忆在衰老中奔涌,远比手的动作更快。一幅幅画中,充满了名词。无需多加修饰。
画中那个人,其实是你的邻居;画中那棵树,你记得在村口的左边。
斑鸠就是斑鸠,燕子还是燕子,一切都是往事和乡村。花草,动物,邻居,老房子。树木长生,土地未息。画下就是微微永恒。
即便人、回忆和乡村都在流逝。
海明威说过表达的标准:“惟一的要求就是写一句真实的句子。写上一句你所知道的最真实的句子。”这次我换个角度来理解真实。
本雅明追忆过他的“1900年前后的柏林童年”。他细微描述的,不是哲理,而是情感。
谁还能轻视记忆、经验和场景?
乡愁
在画中,我走过你的土地,我懂得你的方言。
我和其他人,也许和你拥有过同样的远方村庄。那秋天的老房子,站立在心中的高处。我想起很远的乡愁。曾经有人痛切写到:
离开村子的人将长久漂泊,
也许,还有许多人会死在中途。
每一代的怀乡,都有不同的痛。这一代的人,将不知道何物为乡愁,何地为中途。但我多么幸运,能与你分享同样的回望。在这一代,我们也许将和动物们一同迁徙,不知所终。但黯淡不是你想要说出的,在画中,色彩说出的语言不曾改变过。
那色彩何其明亮。
生命
真实生命的色彩和线条,本是对自然的临摹和镜像。但看着画,生命感觉无处不在,让人总是体会到精神上的东西。
我要感激你的善意。你用温暖回赠了经历过的困境和贫穷,朴素画下了可见的诗歌。树叶落在地上,边缘有着缺口。这诗歌里面,有消逝的生命哀愁。你画这些和那些,这种方式使你退回了宁静。
在生命的晚年,仍能有不一样的盛大。从此我会敬畏年老,有对抗的勇气,色彩就从不丧失力量。
生存谈不上是胜利或者失败。无论结尾是不是消散,生命本身从未失败过。
但你无疑比他人更执着。你怀有的怜悯和安慰,传递给了无数人。无数人分享了一个故乡,一种回望,一道喜悦的光芒。
我写下的不是序言,因为生命领着你走在前头,真正的序言是你内心的声音。
这既是给过往的挽歌,也是对未来的欢庆。
你赞美了生命。我们将赞美你。
文摘插图:
野百合也有春天
我是长大进城后,才知道老家山谷溪潭边的花儿是野百合,当然,我是从城市的百合的样子,看出来它们是亲戚的。
乡村的野百合没有什么浓烈的香气,只是在山谷里很朴素地开着,很难把她和城市里的百合相提并论。
妈妈在广州,看到了这些城市的百合花,和我谈起了乡村的野百合,就画了一幅百合花,简单、粗糙,就像野百合一样自然率性。
城市里的百合没有四季,乡下的野百合却有春天。
她们和春天众多的野花、田野里的菜花、桃花、李花一样,谁也不是春天的老大。她们让乡野的春天杂糅着各自的清纯或妖艳,把乡野打扮得迷人。
可惜,野百合早已不再,让位给环境破坏后疯长在山谷里的荆棘。
没有了野花,没有了森林,没有了溪水,没有了人。
山河仍在,野百合的春天就此被母亲记忆下来。山河空留着野百合的回忆。
来自香港媒体的问题
1、 城市和农村的不一样在哪里?
——城市不安全,人多车多。
2、 乡下人种地种多少才能挣到城里人一样多的钱?
——种死都种不了一样多的钱。
3、 您原来种地,现在一张纸片就可以被报纸刊登拿稿费,请问拿得最多的稿费是多少?要种多少粮食才能换来呢?
——要用一两百斤花生换吧。
4、 听说您刚到广州的时候看到的花和绿树以为是假的?北方冬天是不是没有花?
——冬天北方咋会有花啊,天寒地冻的。
5、 您刚开始听说网络和博客的时候,认为是什么东西?
——不懂,不知道。
6、 您听说梵高的时候,听人说你以为是家乡的什么?
——我想,俺老家没有这个地方啊!
7、 您第一次坐飞机到广州,听说在您家乡的山村是大事情?
——是啊,十里八乡都知道了。
8、 您去过北京,知道那里是什么地方吗?
——北京是首都啊,毛主席在的地方。
9、 北京好还是广州好,还是家乡好?
——都好。但还是家最好。
10、 现在那么多记者采访您,您觉得自己是不是名人啊?
——我咋算名人呢,就是一个农民。
11、 人们为什么喜欢您的画?
——我也不知道,人家都说画得感动。
12、 现在让您画城里的高楼什么的,您能画出来吗?
——画不出来。
13、 您的身体不好,据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