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大讲坛(政经卷)

分類: 图书,经济,经济学理论与读物,政治经济学,
品牌: 佩德罗·雷诺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页码:197 页
·出版日期:2009年
·ISBN:7508614860/9787508614861
·条形码:9787508614861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中欧大讲坛(政经卷)》是“中欧大讲坛”之政经卷,根据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演讲论坛的内容整理而成。《中欧大讲坛(政经卷)》以政治、经济为主要话题,经济学家吴敬琏、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剑阁、中欧工商学院名誉院长刘吉、《物权法》起草专家组组长江平、中国证监会主席助理朱从玖、《货币战争》作者宋鸿兵、前法国总理洛朗·法比尤斯等政治经济领域的前沿领导者,就政治体制、经济改革、法律条文、国际合作等话题展开了深入的分析,为读者提供了另一种政治经济的解读视角。
媒体推荐为了保证这个市场制度的健康发展和有效运行.政府职能必须到位。我想它第一件 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创造一个良好的法制环境。
——吴敬琏 著名经济学家
贫富有差距,是符合社会主义原则的.财富平均才不符合社会主义,那是小生产者 的梦想,最后只能导致共同贫穷。
——刘吉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名誉院长
我们应该重视知识型员工的管理,而重视知识型员工的管理就要求我们要重视心理 契约,而不是书面契约。
——翟继满 人力资源专家
如果要想真正避免贸易战,就要把贸易和政治分开,不能给贸易添加过多的政治色 彩。这样一个系统的建立带来的结果是非常显而易见的。
——让•皮埃尔•雷曼 著名贸易学专家
编辑推荐《中欧大讲坛(政经卷)》:21世纪的中国早已今非昔比,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睡狮已经醒来。然而,我们这些幸运的亲历者又是如何看待中国在新的千年所进行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在医疗改革、贫富差距、经济增长等争议颇多的社会经济领域,大家又是持何种态度?《物权法》和新《劳动合同法》的颁布给社会与企业带来何种影响?中国的资本市场将走向何方?中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合作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只在此山中,不知云深处。或许,在《中欧大讲坛(政经卷)》中权威的专家可以为您解惑一二。
目录
序:见证“竞技场”推平时刻
上篇:改革推动进步
李剑阁:医疗体制改革
吴敬琏:世界金融危机与中国经济
刘 吉:中国未来三十年预测
江 平:《物权法》与企业经营的法律环境
朱从玖:中国资本市场的未来与展望
宋鸿兵:次贷危机、金融风险及投资方向
李际均:军事战略思维和科学决策
翟继满:企业管理面临《劳动合同法》的挑战
下篇:巨龙正在崛起
洛朗·法比尤斯:欧盟与中国的关系——经济和贸易挑战
让·皮埃尔·莱曼:崛起的中国和衰落的多边贸易体系
潘卡耶·盖玛特:世界不是平的:理由与意义
……[看更多目录]
序言见证“竞技场”推平时刻
进入21世纪,世界正在被全球化的车轮碾平,地球村日益成为现实。更大范围、更高频率、更深层次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日益拉近不同文化之间的距离。如何有效地驾驭文化冲突并最大化跨文化交流与合作的价值,已成为在21世纪构建“软实力”(soft power)的重要途径,也是中国在和平发展过程中亟须学习和培养的关键能力。
16年前,塞缪尔·亨廷顿(Samuel P.Huntington)教授发表了一篇著名的论文《文明的冲突》,随后,他将这篇文章扩展成《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亨廷顿教授说:“文化的共性和差异影响了国家的利益、对抗和联合。世界上最重要的国家绝大多数来自不同的文明。”
当两个文明相遇、碰撞,冲突不可避免,但这也意味着文明汇聚和融合的契机。
文明之所以为文明,就在于它所包含的理性,使得人类有可能以善和美为指引去思考和讨论所面临的挑战与问题。从而,在冲突之外,还可以有辩论、分享和融合。正如L·S-斯塔夫里阿诺斯(L~eften Stavros Stavri·anos)博士在《全球通史》中强调的:一种文明、一个社会集团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能否从别的社会集团学习到什么。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堪称跨文化交流与合作结出的文明之花。1994年中国正式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文摘医疗体制改革
演讲者
李剑阁,江苏南通人,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硕士。曾任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政策法规司司长、国务院证券委员会办公室主任、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1998年3月起任国务院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主任。后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他对国家政策的制定有着很大的影响,也是国家政策制定智囊之一。同时,他在学术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
事实上,我所学习的专业和医疗卫生方面的关系并不是很大,多年来我主要在宏观经济方面从事政治研究工作。但是在上一届政府中,我在国务院体改办李岚清副总理的领导下做了5年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方面的工作,并且参与了体制改革方案的制订以及很多的协调工作。之后,因为国务院体改办跟国家计委合并成立国家发改委,我就到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虽然现在我不从事这方面的工作了,不过由于曾经做过一段时间,对医疗卫生方面还是很有兴趣,经常对此结合自己的所学做一些经济学方面的思考。
今天我决定换一个角度来讲两个大的问题:一个是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经济学思考,第二个是我理解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应该遵循的几个原则。
关于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经济学思考
我想从五个方面来谈一谈我对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经济学思考。
第一,关于医疗费用不断上涨的问题。大家都知道世界各国的医疗卫生体制、医院医疗费用都饱受争议,有不少国家的老百姓都抱怨他们国家的医疗体制是一个既浪费又昂贵的体系。那么怎么来解释这件事情呢?
我们知道,每一个人在健康方面支付的价值是和生命价值相关的,而生命是无价的,就是说它是没有价格可以衡量的。也正是由于生命无价,导致了医疗费用的增长,尤其是在解决温饱以后,医疗费用的增长速度一直高于GDP增长的速度。以美国为例,美国在1960年时国民医疗费用的支付占GDP的5.3%;到了1980年,医疗费用占GDP的8.9%;1990年医疗费用占到整个GDt’的12.2%。而到了2000年,医疗费用已经占了GDP的13.5%。美国人医疗费用支付占GDP比例越来越高。当然我们国家也不例外,当温饱问题解决以后,人们在医疗费用上的支付也是越来越高。另外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数据,比方说美国,在1992年医疗保健方面的支出已经取代了食物和烟草,成为美国居民第一位的支出。1997年美国居民收入的17.4%用于医疗保健,只有15.1%用于食物和烟草,15.1%用于住房,这些数据都表明,当一个社会达到小康水平以上,或者富裕程度越来越高的时候,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