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与个性
分類: 图书,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其他,
品牌: 王江松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社会出版社
·页码:438 页
·出版日期:2009年
·ISBN:9787508725864
·条形码:9787508725864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人性与个性》主要讲述了:《六十年代生人思想录》首先,它们记录了一个60年代生人如何从马克思主义出发,走向更广袤的精神世界并在其中寻找自己位置的过程。我们这一代人,同老一辈一样,都是从马克思主义出发的,马克思主义构成我们的知识基础和精神背景。在厌弃了苏联模式的马克思主义后,我们如饥似渴地寻找“真正的”马克思。我们把马克思的早期著作读了一遍又一遍。
其次,它们记录了一个60年代生人如何吸纳西方文化并力图使之本土化的过程。八九十年代,中国掀起了一浪高过一浪的西学热,遍及各个学科和文化分支的西学经典被译介进来,令人惊喜交加、目不暇接。四五卜年代生人完成了译介西学的大部分工作,而直接受益和最大受益的莫过于60年代生人了——译者成年累月才能译出一本书,而我们在一个月内就能阅读十几本他们译出来的书。
再次,它们记录了一个60年代生人如何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的过程。坦白地说,我们这一代人的知识结构有一个重大的缺陷,那就是缺乏对传统文化的深入了解。80年代我们基本不读老书,一是因为没有时间读,二是认为不值得读。
作者简介王江松,1963年生,湖南湘乡人。先后就读于毛泽东母校东山学校、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哲学博士学位。长期任职于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从1989年开始,在《理论信息报》、《哲学研究》、《中国哲学史》、《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浙江学刊》等重要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数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转载或索引,半数被CSSCI收录。已出版著作:《悲剧人性与悲剧人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职工持股工作手册》(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1998)、《当代工人阶级与工会新论》(中国物价出版社,2002)、《郭象个体主义哲学的现代阐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悲剧哲学的诞生——从悲剧角度透视尼采哲学的尝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六十年代生人思想录》(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包括《人性与个性》、《寻找自己与成为自己》、《悲剧人性与悲剧人生》第二版、《个人自由与社会责任——一种社会中间层的人生哲学》)。待出版著作:《中国的出路》、《中国知识分子的自我启蒙》、《西方社会结构及其历史走向》、《务实时代的精神资源——邓小平理论新论》、《劳动哲学》。
编辑推荐《人性与个性》是由王江松所编著,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发行的。
目录
《六十年代生人思想录》总序
第一篇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
实践哲学探源
一、一元论和二元论的抽象对立
二、马克思以前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抽象对立
三、实践哲学——哲学史上的伟大革命
四、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命运
自然唯物主义在历史哲学中的命运——兼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
一、把自然唯物主义直接输入历史哲学的种种尝试及其失败
二、马克思恩格斯对自然主义历史观和客观主义历史观的批判
三、略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
生产力、生产关系与人——科学人道主义化与人道主义科学化
一、生产力、生产关系与人
二、史前社会的生产力、生产关系与人
三、共产主义社会的生产力、生产关系与人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历史考察
一、生产力的历史演变
二、生产关系的历史演变
三、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历史演变
人的活动与历史规律
一、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
二、人类活动与历史规律
三、个体活动与历史规律
第二篇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问题
哲学从何处突破
上篇:哲学应从人突破
下篇:人的研究应从个人突破
竞争——中国哲学繁荣之路
一、把竞争机制引入马克思主义哲学
二、把竞争机制引入整个哲学领域
论哲学家
一、哲学家的心理构成
二、哲学家的文化修养
三、哲学家的人格品质和生活实践
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初探
略论康德的批判理性
中国三代学人对康德哲学诠释范式的嬗变——以郑昕、李泽厚、黄裕生为例
一、《康德学述》:认识论的角度和范式
二、《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人类学本体论的视角和范式
三、《真理与自由》:存在论的视角和范式
四、结语
《辩证理性批判》之第一卷第一分册《方法问题》初探
一、《方法问题》所要解决的问题
二、萨特论存在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三、建立历史人学的中介问题和辅助学科
四、萨特论“逆溯-前进”的方法及其认识论基础
五、结语
第三篇 人性、主体性、人道主义问题
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论纲
一、论人的存在
二、论人的本质
三、论人的存在与本质的关系
四、论历史哲学与人学的关系
马克思的健康人格思想——兼论马克思的英雄人格
一、病态人格与健康人格
二、无产阶级革命——从病态人格到健康人格
三、英雄人格——病态社会中的健康人格
四、小结
恩格斯的健康人格思想——兼论恩格斯的辩证人格
一、恩格斯的人格思想
二、恩格斯的辩证人格
三、小结
第四篇 个体、个人、个性问题
试论马克思主义关于个人的理论
一、西方哲学史与个人问题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个人问题
三、马克思主义个人理论的基本内容
重建马克思主义的个人哲学
马克思的个人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一、《博士论文》
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和《论犹太人问题》
三、1844年的《摘要》和《手稿》
四、《神圣家庭》、《费尔巴哈论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
五、《1857—1858年的经济学手稿》、《政治经济学批判》和《资本论》
第五篇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改革实践
建立以公民权利为本位的现代文化价值体系
一、西方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与中国五四新文化运动之比较
二、应建立以公民权利为本位的现代文化价值体系
三、超越五四与超越历史
务实主义的伟大宣言——兼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及其特点
一、南方谈话吹响了进一步改革开放的号角
二、务实主义与“左”倾思想的对比
三、务实主义思想路线形成和发展的三个阶段
普通职工应该成为改革的主体和推动者
一、改革的原则:无公平的效率还是有效率的公平
二、改革的性质: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
三、改革的战略:重蹈西方路径还是独创中国道路
劳动与资本的历史合题——劳动性资本
一、劳动与资本各自向对方演变
二、劳动与资本的矛盾依然存在
三、劳动与资本的现代定义
四、“劳动性资本”这一历史合题能够确立吗?
论经济与伦理的原生统一性与内在同一性
劳动哲学:重构中国工人群众的阶级意识
一、当代中国的国家意识形态与工人阶级的特殊意识形态
二、劳动哲学的意识形态性质和意识形态定位
三、劳动哲学的科学性质和学科定位
四、劳动哲学的理论传统和理论资源
五、劳动哲学的研究对象和理论体系
六、从劳动哲学视角看中国工会的改革、建设和发展
七、结语
交互主体论(Intersubjective Theory)——大学德育课改革的基本构想
一、交互主体论的基本思路
二、大学德育课目标的转变
三、大学德育课内容的转变
四、大学德育课过程的转变
五、大学德育课形式的转变
六、与大学德育课改革相关的配套改革
王江松作品一览
……[看更多目录]
序言六十年代生人的思想文化定位
我出生于1963年,今年38岁,已近不惑之年。
“文革',爆发那一年,我3岁;林彪摔死于温都尔汗那一年,我8岁;毛泽东逝世和粉碎“四人帮”、“文革”结束那一年,我13岁;恢复高考制度后的第二年即1979年,我考入武汉大学,那一年我16岁。此后的岁月是与中国的改革开放同步成长的,亲身经历了改革开放的全过程。
经常萦绕于我脑海中的一个问题是:20世纪60年代生人,前与40年代、50年代生人相比,后与70年代、80年代生人相比,有什么联系和区别?我们这一代人能够给中国的历史奉献一点什么独特的东西?
四五十年代生人,年长者已届六十,年少者也已过四十。这一代中冒尖的人已经功成名就,活跃在当代中国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可以说构成了当代中国的中坚力量和领导阶层。这一代中平凡的人,有的已经或将近退休,有的正被下岗失业问题所困扰,更多的正在过着一种小康或温饱的生活。他们比我们有更多的经历。他们经历了1949年国体的巨变,经历了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和抗美援朝,经历了社会主义改造运动,经历了反右、“大跃进”和“三年天灾人祸”,经历了四清、“文化大革命”和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
文摘第一篇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
实践哲学探源
一、一元论和二元论的抽象对立
传统西方哲学,从柏拉图到黑格尔、从泰勒斯到费尔巴哈,竭力追寻隐藏于所有现象后面的绝对本质、整个世界的始基或本原。水、气、火、数、存在、理念、原子、太一、神、自然、物质、自我、绝对精神等等,就是哲学家们找到的所谓宇宙之根,那构成一切、规定一切的绝对本体。这些本体大体上可分为物质性本体和精神性本体。有人主张物质是唯一本体,有人主张精神是唯一本体,于是双方为了确立自身,都不得不来讨论物质与精神的关系,结果又引出第三种观点:认为世界有两个并列的本体。回顾这些追寻世界本原的哲学的演变,我们可以发现,有四种“本体论悖论”像梦魇一样地纠缠着这段历史。
悖论1:一元论的自我否定——如果可以找到一个绝对的本原,用它来统摄一切构成世界,那么,物质和精神的对立就是不可能的了。也就是说,如果可以找到一个绝对本原,一元本体论就不可能建立起来。
A.如果认为物质是绝对本原,本质上包括精神,精神便失去其独立本质,因而世界就成为一种晦暗的、不透明的存在(物质不能反思)。这样一来,一切认识包括唯物主义一元论本身就都成为不可能的了,因为能建立它们的精神被物质吞噬了。
B.如果认为精神是绝对本原,而物质失去其独立本质,精神就成为单纯透明的存在,成为一块其中连阴影也没有的镜子或“白板”,而纯粹的光明正就是纯粹的黑暗——没有对象,精神也不能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规定。
悖论2:二元论的自我否定——如果世界有两个本原的话,本体论也是不可能的,因为这两个本原具有完全不同的本质,彼此不可通约,不能转化。在这种绝对对立中,物质不能影响精神,精神不能认识物质,结果对作为整体的世界或“大全”就根本不能加以任何规定和说明。一旦加以具体规定,就必须要求物质和精神的相互作用,而这就宣告了二元论的破产。
悖论3:一元论必然导向二元论。一元论坚执自己的绝对性,顽固地认为可以找到一个绝对本体来统摄万物构成大全,但为了避免走向自我否定(悖论1),便暗中求助于二元论,结果又使自己走向另外一种自我否定(自相矛盾)。唯物主义只有承认精神的独立本质才能建立自身,唯心主义只有承认物质的独立本质才能规定自身,因此它们都否定了自己而走向实际的二元论。即使宣称上帝从无中创造世界的神学一元论,到头来也摆脱不了灵魂与肉体、上帝与魔鬼、天堂与地狱的对立——灵魂、上帝、天堂正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