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文事
分類: 图书,文学(旧类),散文随笔,中国当代,随笔杂文,综合,
品牌: 余斌
基本信息·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页码:256 页
·出版日期:2009年
·ISBN:9787305058585
·条形码:9787305058585
·包装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当年文事》的绝大部分都是关于现代文坛的种种,不知为何,那个年代一直令作者神往。在某种程度上,这本书对“事迹”与“心迹”的探寻也是对那个时代的遥想,所以多多少少,也有些个人的“心迹”混在里面。要说这里也有什么学术上的企图,则是想摸摸文学史的边边角角,一些边缘的东西,藉个别的“事迹”与“心迹”去多角度地感知作家作品和那段历史,并引发一些多少带有普遍意义的思考,后者也是书中“升华”出诸多议论的原因。
作者简介余斌,1960年生于南京。1978至1989年就读于南京大学中文系。著有《张爱玲传》、《字里行间》、《周作人》等书。
编辑推荐《当年文事》是余斌编写的,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
目录
鲁迅与广告
鲁迅的书账
“同路人”茅盾
茅盾小说中的性描写
茅盾与莫泊桑
《十八春》的雅与俗
张爱玲与林语堂
“白话邪宗”
姚颖与《京话》
徐讦与他的现代鬼故事
“诗人”邵洵美
《续结婚十年》“索隐”
石挥的小说
林语堂的“加、减、乘、除”
“妾身未分明”
《大地》风波
西南联大·大观园·鹿桥
《未央歌》与古典小说的文人传统
初期白话文
传记文学的两途
序跋之类
从“新格拉布街”想到“亭子间”
“三底门答尔”
劳动者的形象
记忆的修正
没“戏”
一九三七年的爱情
同人杂志
几则书刊广告
作家与出版家
不完整的书
社会小说的“做法”
尊卑有序
通俗作家的自卑心态
雅俗之问
旧武侠·新武侠·超新武侠
后记
……[看更多目录]
文摘鲁迅与广告
把鲁迅这个名字与广告扯到一起似乎有点不伦不类,甚或有几分亵渎,因为人们对广告多的是厌烦,少的是好感。都说现而今是信息时代,而最富侵略性的信息,恐怕首推广告,因为它无孔不入、无所不在,而那内容又皆咄咄逼人,足以“振聋发聩”,或是极尽挑逗之能事,隐然有你若不受招徕便要追悔终身之意。以我们对广告如此恶劣的印象,实在难以想象鲁迅与广告会有何瓜葛。
不过鲁迅的确草拟过不少广告,《鲁迅全集》中收录的就不下十数条,而广告的确也有不自吹自擂、据实道来的。
登在《京报副刊》上的《苦闷的象征》广告文日:“这其实是一部文艺论,共分四章。现经我以照例拙涩的文章译出。并无删节,也不至于很有误译的地方。印成一本,插图五幅,实价五角。鲁迅告白。”这里毫无渲染,且特别声明书的性质,“其实”二字下得尤妙,犹云:“书中并无‘性苦闷’之类,对某类书有特别兴趣之读者诸君幸勿误会。”搁在今日某些书商、出版社手里,那书名正可利用或是正希望其能有误导之效的,做此声明,岂非自断财路?
不妨拿近年某出版社所出林语堂《红牡丹》一书做个对照,那上面的广告语赫然写着“性的冲动,情的需求,演出一幕又一幕的风流艳事”。这已是堕入地道的“瞒与骗”了,我们通常所见的广告虽不致如此,然而夸大其词却是不免的,而说大话、唱高调,里面有意无意间实在也就含了“瞒与骗”的成分。鲁迅一生最反对瞒与骗,反对假大空,此种精神甚至也具体而微地体现在他拟的广告上。最好的例子是他为《莽原》重拟广告一事。
1925年,《京报》主持人邵飘萍与鲁迅商定出《莽原》周刊,随《京报》附送。邵飘萍遂拟了一条广告登在报纸广告栏内:“思想界的一个重要消息:如何改造青年的思想?请自本星期五起快读鲁迅先生主撰的《××》周刊,详情明日宣布。本社特白。”头一句即拉开架式,先声夺人;第二句问来亦是动人听闻,后面隐去刊名,则是故弄玄虚,设置悬念~广告的种种招数都用上了,似乎也并无大错。不道鲁迅看后大不悦,斥为“夸大可笑”,遂以第三者口气重拟一条,并“硬令登载”,且“不许改动”。于是第二天的《京报》上又出现了一则广告,云新出周刊一种,“是为《莽原》。闻其内容大概是思想及文艺之类,文字则或撰述,或翻译,或稗贩,或窃取,来日之事,无从预知。但总期率性而言,凭心立论,忠于现世,望彼将来云。鲁迅先生编辑,于本星期五出版。”——恳挚实在,诙谐风趣,与邵的夸张招摇恰好相映成趣。
……[看更多书摘]
后记这书是由旧著《事迹与心迹》“缩水”而成:原书中讨论张爱玲的,有几篇移至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张爱玲传》;与周作人相关的,则抽出编入待出的《杂说周作人》。既经“缩水”,原书名势不能再用,何况原是以篇名作书名,现《事迹与心迹》一篇已然抽出,沿用原名,也就再无着落了。
重新命名却是难事。不得已,拿“当年”与“文事”来蒙事儿。可以看作“写实”,因为其一,所谈论的对象,大都已入“当年’’的范畴;其二,既是大多关乎作家的人与文,含糊地说是“文事”,也混得过。在我,此处的“当年”是“遥想公瑾当年”的“当年”,也是阿Q所谓“咱祖上也阔过”的当年,——并非实指某个年代,是提及“当年”时的心境。苏东坡与阿Q,一为历史人物,一为鲁迅的虚构,一旷达潇洒,一萎琐可笑’八杆子打不到一块,但是“后现代”了,有时也竟能做一处。苏东坡之遥想当年,结穴处在“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并无“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豪情,感慨中却自有一番天高地阔。阿Q怀想祖上的“阔”,则只能看作是自慰。“当年”若要坐实,自然就是民国年间。中国历史上,比民国那一段“阔”的时期有的是,可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中华民国时间上相联接,天翻地覆之间竟也有语境的相通,“遥想”起来亲切得多也真切得多。民国未必是个多么好的年头,不过与今相比,那时人的境界似乎阔大得多,活得也要真实得多。做此想有点文不对题,因书中所谈论者,并非尽属一代风流人物,衡文述事,亦有竹头木屑,至为琐细者,只是既为那个时代的人与文与事,多少也传递着彼时的气息。
据说近年来讲史的书颇受读者欢迎,追怀民国风雅者尤其受到追捧。这现象,套老话说,“恐非佳兆”。个人的沉缅旧事,适见其“革命意志衰退”,群体性的怀旧,多半起于当下的不如意加无可奈何。总之是没出息,——事实上看看周遭的人与事,的确也不像个有出息的样子。实话实说,起这么个不大切题的书名(循名责实,内容当是述事为主,其实却并无多少“故事”)多少也有搭“当年”热的顺风车,以冀读者“望文生义”多买几本的意思,虽然结果多半是弄巧成拙。——出本书而有此俗念,也就见得没出息。
又,书中《一九三七年的爱情》一篇所论为九十年代的小说,据书名应该抽掉才是,但一时也无去处,强词夺理地说,去今十数载,倏忽之间,已成“当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