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阴影

分類: 图书,励志与成功(旧类),自我完善,综合,
品牌: 维蕾娜·卡斯特
基本信息·出版社: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页码:148 页
·出版日期:2003年
·ISBN:7532730093
·条形码:9787532730094
·包装版本:第1版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作者简介(瑞士)维蕾纳-卡斯特,心理学家,长期从事心理治疗,曾担任过国际深层心理学会副主席,在瑞士苏黎世大学担任心理学教授,在这一领域很有研究,发表过一系列论文和专著。
媒体推荐译者序
人格阴影处于人格的最内层,那都是些不能公之于众的人格特征,一旦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当事人会感到非常的难堪、羞愧和害怕。因为按荣格的说法,人格阴影是具有善性的、低级的种族遗传,它包括一切激情和不道德的欲望及行为,类似于弗洛伊德所称的伊底。这些原始的、本能的需要和行为常常与社会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不相一致,所以不能让他人知道。于是这一部分人格就被压抑在内心,不让它们表现出来,而表现出来的都是经过乔装打扮的人格面具,人格面具是投合于别人对他的期望,它与真正的人格不符,是掩盖了真正人格的假象。人格面具就是那些可以让人看到,能得到他人承认,但自己并不具备的一些特征。
不可否认阴影人人都有,但我们大多数人都固执地否认自己的阴影,因为担心这些阴影一旦被人知道会有损于我们的声誉,所以又常常使自己陷入害怕和恐惧之中,或者常常感到非常的紧张和疲劳,因为长时间地带着人格面具生活使人很辛苦。如果人们能正视自己的阴影行为,并接纳它,轻松地面对表现出来的阴影,那是一种豁达、自信的表现,同时也能使自己有自我安全感。当然这样一来自己就不再是一个十全十美的、无可指摘的人,因为大家都知道自己有不太高尚的行为和思想,有缺点和不足,但接纳了自己的阴影能使人不再感到恐惧,使人更坦诚,能里外一致地生活。更重要的是,阴影也是现实洞察力和正常反应力的源泉,阴影的行
为在有的场合也能产生积极的作用,它能形成一股力量,在需要的时候对于个人来说意义重大。比如当人面临某些需要迅速作出反应的时刻,这时往往来不及分析估计形势,不能及时作出最适当的反应。在这种情形下,人的自我被形势的突然变化搞得措手不及,而阴影就会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对此作出反应,帮助人渡过难关。有的人无法面对自己的阴影,于是把它们压抑在心里,或把它们投射到别人身上,然后饶有兴趣地加以欣赏,好像与自己无关。这种做法会带来一个严重的后果,人们不再去探索自己存在的问题和缺陷,不去解决自己的阴影行为,因为这已不是他的事,而是别人的事了,这样一来就不可能对各种危脸和威胁作出有效的反应。
人们往往一方面对自己的阴影千方百计地加以掩饰,但对别人的阴影却又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千方百计去窥探,还要把别人的短处大肆宣扬,这是人类的弱点。
对阴影的研究是心理学中精神分析学派最感兴趣的内容之一。荣格和弗洛伊德都曾对此进行过研究,并有一系列论述,他们的弟子们更是乐此不疲,他们主要研究人类的阴影在什么情形下形成,由哪些方面组成,应该如何去正确地面对它。
本书作者是一名长期从事心理治疗的心理学家,曾担任过国际深层心理学会副主席,在瑞士苏黎世大学担任心理学教授,另外她也作为一名私人心理治疗师活跃在心理治疗的舞台上。她曾在这一领域有过许多研究,并发表了一系列著作和论文,本书是其中的一本。书中论述了在各种场合下出现的阴影类型,比如在家庭、情侣之间、同事交往之中等,以有形形色色的阴影表现,对于我们了解阴影大有裨益。
由于译者的水平有限,出现错误在所难免,敬请同行和内行读者批评指正。
译 者
2002.8.15
编辑推荐如同自然界有光就有影一样,人格也一样,心理学家认为。通常我们每个人都会把自己的某些方面公之于众让人了解,同时会把另外一些特征隐藏在阴影里不让人知道。这些不能处在光天化日之下的人格特征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呢?它们会对我们的行为产生什么后果呢?本书给你详细介绍。
目录
一、阴影——C·G·荣格的一个概念
二、人格面具和阴影
1.人格面具的作用
2.人格面具的社会化
3.经过美化的人和阴影
三、阴影
……[看更多目录]
文摘书摘
如果我们谈论我们自己的阴影,一般是指所有我们意识到的和那些隐约感觉到的阴影成分。所以某人不能不假思索地说出他或她对自己哪些方面很憎恨,这种憎恨往往给我们指明了自己的阴影,比如打破陈规,自私自利,卑躬屈膝,性欲至上,占有欲等等。但我们也可以用“阴影”来命名在当前特别具有现实意义的阴影成分。然而也有一些阴影成分被我们自己给隐藏起来了。
梦特别适用于使我们意识到尚不知晓的阴影成分。有一个男子几个星期来一直梦见几种男人的形象,其特点都很狡猾。当他意识到梦境告诉他在具体的生活环境中他是一个很狡诈的人,这令他非常的难堪,因为他认为自己很爽直,那种要占别人便宜的想法也完全是不符合事实的,这种梦境就消失了。此外尽管狡诈是以后治疗中的一个话题,但其他的心理成分更令人感兴趣。
我们的阴影令我们特别难堪。如果我们的阴影行为,也就是与我们理想的自我不一致的行为一旦被揭穿,我们会感到羞愧。所以我们倾向于把阴影的特征投射在别人身上,把它知觉为是别人的。凡是与我们的种种阴影特点有关或至少有牵连的东西,就把他们当作令我们生气的替罪羊。
我们可以谈论我们自己能意识到的阴影,但我们不能准确地识别别人的阴影所包含的东西,如果某个人的理想是众所周知的,我们就可以推断与理想有关的东西和可能的阴影。生活在一起我们就能准确地说出它,例如有人可能忍受情侣的“贪婪的阴影”之苦,而他还认为自己是一个慷慨大方的人;在一个非常和气的人身上常常可以发现阴影中的不温和的东西,比如这
种人往往会以很粗暴的方式劝竹我们要更和气一些。
一个人的阴影对周围的人来说不会有明显的“阴影品质”:一个被迫把家里整理得井井有条的妇女从表面上看似乎清洁得过分,但她是在以整洁来对抗乱七八糟的阴影。她认为整洁是
绝对重要的,因为她无意识中非常害怕哪天不能对付乱七八糟。这里不是家务搞得乱七八糟,而是她的生活可能乱七八糟。她把这种害怕投射到家务上,大谈家务整理,周围的人对她这种害怕和拒绝乱七八糟很少有同感。
没有一种确凿的最后可以被看作为阴影的象征,只有从一定的情境中才能看出阴影的品质。如果某人表现出回避某种行为,比如吝啬,或者他无论如何不接受梦境中人物突出的特征,
那么我们推测这背后可能有一种阴影成分。不管在梦境还是在现实中,大多数具有阴影的人不是把阴影投射到个别被压抑的个性特征上,而是投射到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