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艺术与写作/北京广播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成教系列教材
分類: 图书,语言文字,汉语,汉语写作与修辞,写作理论,
品牌: 司红霞
基本信息·出版社: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页码:325 页
·出版日期:2002年
·ISBN:7810850032
·条形码:9787810850032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0开
·正文语种: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本教材内容丰富,信息量大,但具体到每一章节却又要言不烦,简洁明晰,条分缕析,层次清楚、朴素自然,清新流畅。作为材料的语言是很得体的。当然教材还得力于例证的恰当和多样。
媒体推荐序
我跟一些教“现代汉语”的教师一样,常常为教学与语言生活结合不紧而困惑。过去也曾想了些办法,尝试着做些教学改革。或将语法、修辞、逻辑打通,合成一门课;或将“现代汉语”与“写作”合并……但似乎收效不太大。这些改革的不够成功,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一点就是过于强调自己擅长学科的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现代汉语”和“写作”原属于不同的学科,合并以后,原来这两门学科的教师生怕自己的课程系统被删减甚至“肢解”,往往会坚持自己课程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不能动摇和更改。于是各唱各的调,各吹各的号,形式上合成了一门课,实际上仍是两门课。无非是一学期讲“现代汉语”,一学期讲“写作”。教学时还是由原课程教师主讲原课程内容,仍然是原来的教学目的、教学方法,这就必然形成了“汉语写作”课中,两部分内容的加合,同床异梦,貌合神离。最后只好分道扬镳,恢复原貌。教学活动又回到继续困惑的处境之中。
红霞同志的这本教材,初步改变了以往教学中的一些通病,将“现代汉语”和“写作”糅合在一起,具有较好的整体感。首先,教材没有迁就学科本身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而是根据课程总体的需要加以选取调整,提纲挈领,简明扼要,把主要精力放在语言的表达和运用上,这就大大减少了繁冗琐碎的积弊。其次,教材没有在概念的区别和辨识上花过多的篇幅,而着眼于表达能力的培养,在分析运用方法、技能上下功夫。这是很值得提倡的。再次,从教材的框架结构来看,也是符合人们的认识过程和思维过程的。从写作前的观察,收集材料开始,到立意选材、结构布局、表达修改、语言系统的运用,最后归结到文体写作上,这正是人们写作的一般过程。这个框架也是有利于教学环节的实施的。
一般说来,人们的写作总是从整体开始到整体结束的。长期以来,汉语教学和写作教学遵奉着刘勰在《文心雕龙·章句》中提出的因字生句,积句成章,积章成篇的立言标准,把用词造句说成是“立言”之“本”,把这些话奉为经典定律。其实这些话是没有多少道理的。人们的写作开始有了题旨的要求,接着观察收集材料,构思布局,然后进入表达阶段,写出言语成品。“因字生句,积句成章,积章成篇”的说法是有缺陷的。但是刘勰并非孤立地片面地强调这一点,他同时提出了篇章控制和安排词句,像“置言有位”、“首尾一体”就是。不过人们往往片面突出夸大了用词造句在表达中的作用罢了。红霞同志的这部教材没有走那种老路,而是从写作的实际出发,按照表达的规律来组织,处理好了词句与篇章的内部关系,是比较切合表达的实际的。
这本教材内容丰富,信息量大,但具体到每一章节却又要言不烦,简洁明晰,条分缕析,层次清楚、朴素自然,清新流畅。作为材料的语言是很得体的。当然教材还得力于例证的恰当和多样。在这数百条例证中,取材于古今中外的名著名篇占了很大比例,同时也选取了各地媒体上许多鲜活的例证,使这本教材散发着新鲜的气息,增强了可读性。
这本材料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有一套相当不错的“思考与练习”。“思考与练习”是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其重要性并不亚于教材本身,它正是教学内容的巩固、深化和补充。优秀的教材都相当重视“思考与练习”的撰写。这本教材在“思考与练习”上下了很大的功夫,收集和编写了大量的好问题。这里既有复习巩固性的题目,也有启发思考性的题目。不少题目有助于思维能力的训练和提高,有助于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和提高,这对搞好这门课的教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是大有好处的。
红霞同志是吴为章先生的高足。在吴先生的悉心培养下,打下了相当扎实的理论和知识基础。这就使她在走上教学岗位不久,就能编出这样一本很有特点的教材。当然教材中也还显示出某些不足和稚嫩,但我相信,经过不懈的努力,经过不断地锻炼和探求,未来必然是红霞似锦,绚丽灿烂。
二○○二年元旦
目录
序
总论
第一编写作的基本原理及专项训练
第一章观察和积累——观察能力的培养
第一节写作观察的特点
第二节观察的三个层次
……[看更多目录]
文摘书摘
过了许久,老伯像从深梦里醒过来,淡淡地对我笑了起来:“瞎,你要远行,我对你说这
些做什么呢?”
想来老伯不是以不捉老鼠的猫自比的。这篇文章已经超越表面的简单化的象征,采用的是
通体象征的手法,用一个几乎是寓言一样的故事,浑然的场景,托出某种哲理意味。是在暗示
人生的互相戕害?是对人性残酷的惶惑?还是对人生变幻捉摸不透的沧桑感觉很难一言以概之。文章因此而显得丰厚而深邃。
4.以反取正法
以上几种是正常的表现方法,有时也采用超乎常规的反笔,反中见奇,以反取正,从而收
到含蓄蕴藉、引人入胜的表达效果。单一地描写一个人、阐述一个寸事理,或抒发一种情感,
常会显得单薄无力。如果采用一些与之相对、相异的人物事物作对比,人物的特征、事理的清
晰度就会增强,感情也会更鲜明。例如左拉的小说《陪衬人》就采用美丑对比的写法。工业家
杜朗多运用“以丑衬美”规律,办起一家陪衬人代办所,专供一心希望漂亮出众的贵妇人租用
,来衬托自己的美。从外形上,丑女的确可以衬托贵妇人的美,但作品之意却暗示另一种美丑
对比——外表丑陋的陪衬人的“火一样的灵魂”与女主顾的冷酷无情形成鲜明的对照,有力地
鞭挞了上流社会的荒淫无耻。《红楼梦》林黛玉之死也采用哀乐对比的写法。郁达夫的《故都
的秋》,为了突出北方秋天的清、挣、凉,就把南方的秋天拿来作比较。朱自清的《荷塘月色
》,意在表现作者心理的不宁静,但作者却采用了以静景反衬不宁静的心情的写法,荷塘夜景
的静,小路的静,自己独行的静,用这种挣,去衬托作者心情的不宁。这种表现手法,就是常
说的“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以意料之外的惊人手法,达到深刻表现主题的目的。
思考与练习
1.分析下则材料,从不同的角度可以确立几个主题?比较它们的高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 初竖执之, 不可入, 横执之, 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 但见事多矣, 何不以锯申截而入?”遂依截之。
2.运用逆向思维常常可以使文章立意新颖。下面列举几个常见的成语谚语以及名人名言,想想能否从中翻出新意, 然后选择一个写一篇杂文:
(1)王婆卖瓜, 白卖自夸
(2)狗咬耗子——多管闲书
(3)不想当将军的七兵不是好士兵
(4)弱者。你的名字是女人
(5) 上梁不正下梁歪
(6) 一缸水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