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文学十五讲(名家通识讲座书系)
分類: 图书,文学(旧类),文学理论,综合,
品牌: 范伯群
基本信息·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页码:345 页
·出版日期:2003年
·ISBN:7301060432
·条形码:9787301060438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0开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名家通识讲座书系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本书由苏州大学和北京大学众专家联袂出手,通俗文学研究大家范伯群亲自排兵点将,南北才子通力讲解通俗文学,通俗文学的方方面面被一网打尽,通俗社会小说、言情小说、武侠小说、侦探小说、幽默滑稽小说、科幻小说等,并对通俗文学大家张恨水和金庸进行了革命性的评说。最后由北大孔庆东负责统稿,主要是做些搬弄章节、炮制标题、偷换概念以及篡改粉饰文字的工作,望阅读及使用本书之广大师生和各界人士,踊跃批评。孔庆东先生郑重承诺,凡表扬本书者,赠打油诗一首。
作者简介范伯群,1931年生浙江湖州人。1995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现为苏州大学博士生导师。曾参编《鸳鸯蝴蝶派——〈礼拜六〉派作品选》、《民初都市通俗小说丛书》(1991-1922年台湾业强版),主编《中国近现代通俗作家评传丛书》、《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史》。曾合作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1996)》《1898-1949中外文学较史》等。
媒体推荐后记
本书应该说是苏州大学和北京大学合作的结晶。
:苏州是中国通俗文学的大本营,而苏州大学则是中国通俗文学研究的大本营。范伯群教授几十年如一日地在通俗文学这片广阔的田野上辛勤耕耘,他不仅自己推出了一大批丰硕的研究成果,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一大批通谷文学研究人才。这不仅使苏州大学拥有了一支实力雄厚、梯次分明的研究队伍,也为整个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贡献了一个广博与专深结合的特种
乓集团。
我从本科到博士都是在北京大学修行的,但是我很早就受益于范伯群受授的学术论著。后来又在严家炎、钱理群老师的指导下专攻过一段通俗之学,那时对范伯群先生精深又儒雅的学风便有了更深一层的体会。我的尃士论文得益于苏州大学研究团体之处甚多,我自己也不揣身单力薄,有意在北方树立一面小旗,与苏州大学众豪杰遥成犄角之势。其实,我跟范伯群
先生的弟子如刘祥安、陈子平等早就是朋友,我去苏州时,他们也不把我当客人。我内心一直视范伯群先生为导师,始终对他执弟子礼的。
这次,温儒敏老师亲自点将,要我跟范伯群先生及其弟子们合作,共同写出这本《通俗文学十五讲》,这使我和苏州大学的朋友们都很兴奋。范伯群先生亲自排兵布阵,众哥们摩拳擦掌,誓要赶在这套教材的第一批完成任务。范先生年纪最大,却承担工作量最多,而且完成最早,质量最优。这使我们年轻人不禁微微汗颜;陈子平兄以他惯有的名士气度最后交稿,给我这个统稿人玩了个有惊无险。我已经决定改日到苏州罚他唱一天评弹以示惩戒。众位弟兄各显神通,都使出了自己的看家绝活,把我也带挈着显得水平不那么低了。我想这次愉快的合作应该成为中国通俗文学研究展开一个更加繁荣局面的里程碑吧。
顺便交代一下各讲的炮制人。
第一讲 俗文学概说——范伯群
第二讲 通俗文学的源流——范伯群
第三讲 通俗文学的现代化——范伯群
第四讲 社会小说——范伯群
第五讲 社会言情小说——范伯群
第六讲 张恨水——孔庆东
第七讲 武侠小说——刘祥安
第八讲 金庸——孔庆东
第九讲 侦探小说——汤哲声
第十讲 历史小说——陈子平
第十一讲 滑稽文学——汤哲声
第十二讲 科幻小说——孔庆东
第十三讲 通俗戏剧——陈龙
第十四讲 通俗期刊——汤哲声
第十五讲 雅俗融合——孔庆东
最后由孔庆东负责统稿,主要是做些搬弄章节、炮制标题、偷换概念以及篡改粉饰文字的工作,琐碎辛苦又默默无闻,特此提出表扬。
本书虽由专家联袂出手,但作为从学术专著过渡而来的素质教育教材,还一定存在很不成熟之处。望阅读及使用本书之广大师生和各界人士,踊跃批评。孔庆东先生郑重承诺,凡表扬本书者,赠打油诗一首。批评本书者,免于刑事处分。公证人,高秀芹。
北京大学 孔庆东
公元2002年尾
……
目录
《名家通识讲座书系》总序
本书系编审委员会
第一讲 俗文学概说
一、俗文学概说
二、俗文学:从蔑视到肯定
三、雅俗文学的特色及其分界
第二讲 通俗文学的源流
一、古小说之孕育
二、唐之传奇小说
三、宋之话本小说
四、明清章回小说
第三讲 通俗文学的现代化
一、通俗文学对现代文化市场的培育
二、通俗小说现代化的萌蘖
三、知识精英文学与市民通俗文学之争
四、文学史的格局与文学现状
第四讲 承继遣责遗风的通俗社会小说
一、从谴责到黑幕
二、为中国现代政冶经济画像
三、问题小说与反战小说
四、文化小说与地域小说
第五讲 从哀情到社会言情小说
一、现代言情小说的先驱者们
二、狭邪余绪:民国倡门小说的特色
三、哀情小说热“的兴衰
四、奔向社会言情的广阔天地
……
第六讲 打通雅俗的张恨水
第七讲 有礼有力的武侠小说
第八讲 武侠小说的革命巨人金庸
第九讲 民族化进程中的侦探小说
第十讲 诗与真之间的历史小说
第十一讲 针砭讽谏的幽默滑稽文学
第十二讲 亦科亦幻的科幻小说
第十三讲 娱乐中见劝惩的通俗戏剧
第十四讲 缤纷多彩的通俗期刊
第十五讲 雅俗互动与融合
后记
……[看更多目录]
文摘书摘
所谓“半封建半殖民地十里洋场的畸形产物”也同样是一个“冤假错案”。过去有些文学理论家对中国近现代之所以会兴起“通俗热”,皆归之于辛亥革命失败以及袁世凯的称帝,导致了民众的意志的消沉,于是“颓废文学”乘机抬头。否则为什么在1914至1915年间会创办37种杂志呢?这种单纯从政治角度找寻原因的思维方法并不一定能反映事物的本质。近现代通俗文学的繁荣与兴盛,是和超级大都市的形成,工业的发展与商业的旺热,人口的爆炸,科举的废除……诸多因素有极大的关系,有的外国学者在淡及中国鸳鸯蝴蝶派小说的起步时,曾把它放在世界文学现象中去加以考察,他们说:“五四”作家认为.鸳鸯蝴蝶派这一种“坏”文学是中国特有的病态产物,对它的能真正做到普及化感到困惑不安。其实不然,在英国,跟鸳
鸯蝴蝶派风格相差无几的通俗小说也随着工业革命而大量产生,它们也乘着工业主义之帆,传到西欧的其他国家和美国去。在东亚,日本(主要是东京与大阪)最初出现了新兴都市阶层为消遣而翻译和模仿英法的通俗小说。20世纪初,上海作为中国第一个“现代化”的都市,也涌现出大量娱乐性的小说。这样,外国学者就将此作为一个带有全球性的规律来烛照中国近现代通俗小说热的内在成因,无论是物质条件的准备,读者群的形成和作者群的诞生,都需要工商业兴盛和大都会的建成这两个先决条件,否则在任何国家都无法想象会有这样一股热潮的掀起。附带应说明的一点是,这一“拥护新政制”的作者群体中有不少人也是反袁的斗士。刊登徐枕亚的《玉梨魂》和吴双热的《孽冤镜》的《民权报》就是因为它是反袁的“大本营”之一,在宋教仁被刺殒命等事件中,报纸反应更是激烈,也有同人因此锒铛入狱。该报曾提出“以暴易暴,惨无人道,欲真共和,重新改造”和“报纸不封门不是好报纸,主笔不入狱不是好主笔”的愤慨言论。遭袁世凯的嫉恨,而袁又无法将手伸到上海租界中去查封这个报纸,于是就不准它在上海租界以外的全国各地发行与邮寄,使它的发行量骤减,终于达到了扼杀这个报纸的目的。徐枕亚当时是编新闻稿的,为附刊写小说《玉梨魂》,只是尽义务的“副业”。报纸因经济无以为继而停刊后,这批《民权报》的老班底,就另外办了几个杂志,其中就有徐枕亚和吴双热编的以发表言情小说为主的《小说丛报》。今天有人想当然地说,袁世凯称帝时,民众意志消沉,才出现了鸳鸯蝴蝶派的泛滥。用这种“政治套话”来解释一切问题恐怕是上世纪的遗风了。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