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国文珍品文库)
分類: 图书,哲学,中国哲学,先秦哲学,道家哲学,庄子,
品牌: 庄周
基本信息·出版社:吉林文史出版社
·页码:178 页
·出版日期:2004年
·ISBN:7806269444
·条形码:9787806269442
·包装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丛书名:国文珍品文库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庄子》是书名也是作者的名字,庄子(约公元前369一前286),名周,字子休,蒙城县城东郊人(今城关镇东城路)。曾为漆园吏,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庄周一生著书十余万言,书名《庄子》。这部文献的出现,标志着在战国时代,我国的哲学思想和文学语言,已经发展到非;玄远、高深的水平,是我国古代典籍中的瑰宝。因此,庄子不但是我国哲学史上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同时也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文学家。无论在哲学思想方面,还是文学语言方面,他都给予了我国历代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以深刻的,巨大的影响,在我国思想吏、文学史上都有极重要的地位。
他做过蒙城漆园(在今县城涡河北岸的漆园故址)吏的小官,但不久辞去。他布衣草鞋,糁汤野菜,安居陋巷著书。生活难以维持时,曾向监河侯借过粮食。楚威王闻境内庄周是有学识而贤德的人,就遣使备千金厚礼前来漆园(蒙城),请庄子为楚国宰相。使者言明楚王许以为相的旨意后,庄子笑谓楚使说:“千金可算是重礼了,相位可谓尊贵至上。可是,你没见祭祀时的牛吗?人们把牛喂养肥了,祭祀时披红挂彩,还不是牵到太庙杀了作祭品?我宁愿在淡泊无为中度日,不去做牺牛”庄子在谈笑中“喻牛辞相”,终未为楚国宰相。
作者简介庄子 (前369?~前286),战国思想家、哲学家、散文家。名周,字子休。后人习称庄子,唐玄宗时尊为南华真人。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终身不仕,聚徒授业。《史记》载庄子著书十余万言,《汉书·艺文志》录作五十二篇。今存《庄子》分内、外、杂篇,计三十三篇,已非汉人所见之旧,当是晋人整理删定。
媒体推荐序
庄子是战国初年人,是先秦道家学派继老子之后影响后世最大的人物。他是宋国蒙(在今河南省商丘县的东北)人,曾作过漆园吏的小官,但也就到此为止了。他不肯用学问换荣华富贵,一生自甘淡泊,安贫乐道。据《庄子》本书,当梁惠王召见他的时候,他穿着打补丁的粗布衣服。用麻绳当鞋带,就这样去见梁惠王。梁惠王很同情他的贫困,庄子对他说:“人有道而不能施行,那才是潦倒。衣服破了,鞋带掉了,谈不上潦倒,只是穷罢了。何况我生在乱世,国君昏乱,相国乱搞,那又有什么办法呢7.’把梁惠王顶得一句话也说不出,只有把他请走。
他穷得常常吃不上饭。有一次,实在饿得受不住,去向监河侯借米。监河侯借故推托,庄子于是又讲了一个“涸辙之鲋”的寓言来讽刺监河侯。
他对当时的国王和大臣都看不上,但他却有一个真心的好朋友惠施,《庄子》一书中随处可见二人辩论斗嘴的场面。辩论归辩论,二人私交极好,后来惠施死了,当庄子经过他的坟墓时,还伤感地对随行人员讲了一个“运斤(斧头)成风”的寓言,说自从惠子一死,自己再也找不到辩论的对手了,很寂寞。
庄子穷了一生,却也快活自在地过了一生,他死之后,留下了一部不朽的浪漫主义巨著——《庄子》。这部书对后世的读书人影响极大,其成就,在先秦诸子著作中,是无可争议的第一名。
今本的《庄子》分为内篇、外篇、杂篇三大部分。内篇共七篇,一般认为是庄子自己写的;外篇共十五篇,杂篇共十一篇,一般认为是他的学生或他的后学写的。总的来看,内篇无论是在思想深度上,还是在文笔的雄奇瑰丽上,都代表了庄子的最高成就,是全书的精华部分。这一部分的文章,都是议论和比喻交错使用,而纯议论很少,主要是由趣味性强的寓言故事构成,篇与篇之间形成了一个有组织的有机体。
外篇和杂篇,一般是以篇首的两个字为篇名。篇与篇之间,甚至一篇内的各节之间,很少有组织与条理,因而一般称之为“杂纂”。
庄子的思想很复杂,不容易用几句话谈清楚。大体而言.他思想的主体有:
相信宇宙和人生存在着一种自然的法则,即“道”。“道”主宰一切,人应该顺应它,不该违逆它;顺应它是正确的,违逆它就会造成灾难。他主张人应该逍遥自在,离弃形骸之累,抛弃智慧巧诈,不依恃他人,不求于他人,安贫乐道,认为这样的人生才是理想的人生。他主张人要顺应天道的变化,要自适其适,不勉强别人与自己一样,也反对别人把他的意愿强加给自己,他认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齐物论》篇),要各自享受自己的快乐,逍遥自在。无思无虑地生活。:
庄子相信人的本性是天然的,是好的。他反对儒家的仁义教化,认为这些外在的施加物会改变人的天性,会造成人性变恶。在外篇的《马蹄篇》中,他认为理想的社会应该是:
至德之世,其行填填,其视颠颠。当是时也,山无蹊隧,泽无舟梁,万物群生,连属其乡。禽兽成群,草木遂长。是故禽兽可系羁而游。鸟雀之巢可攀援而窥。夫至德之世,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恶乎知君子小人哉?同乎无知,其德不离;同乎无欲,是谓素朴。素朴而民性得矣!
可见,他的“至德之世”,是一个人与万物和谐共处,无知无欲,纯真素朴的社会,这近似于原始社会状态了。因此,他最反对人为的规定干涉,他追求的是“逍遥游”,即绝对的个人自由,真正的万物平等!
关于庄子的文章,汉代司马迁在《史记》中评价说:“……皆空语无事实。然善属书离辞,指事类情,用剽剥儒墨,虽当世宿学,不能自解免也。其言沈洋自恣以适己。”可谓切中肯綮。后人之所以喜爱《庄子》,除了爱它的思想外,更主要的原因便在于《庄子》一书的文章。明代的胡应麟说:“庄周文章绝奇,而理致玄妙,读之未有不手舞足蹈,心旷神怡者!”不知读者读后是否也会有这样的反应?
《庄子》书出之后,很快就有人为它作注,但现在流传最广、名声最大的则是西晋郭象的注解。郭象剔出了一些他认为是伪造的文章,努力发掘《庄子》一书的义理,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因此盛行于世,称为“郭注”。另外一个注《庄子》的大师是唐代的成玄英,他作《庄子疏》,在郭象注释的基础上进一步探求庄子的义理,他多引用佛书来附会庄子,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绩。
这本《庄子选译》,因篇幅所限,所以一般不全文照录,而是尽量选取最能代表《庄子》思想特色与文学特色的篇目与章节。
译文尽量与原文同步对译,但有时对译不能让读者明白原文意思时,笔者就适当地多加一点串解文字,但并不多。总之,译文的目的是为了帮助读者直接了解原文。
评点部分,笔者主要为读者解释一下各章节的大意,及其蕴含的哲理意义。评点是为了读者更好地理解《庄子》原文,所以当繁则繁,当简则简。
因笔者水平所限,一定会有很多不足之处,还祈请方家见谅,在下次修订时,我会充分吸纳各位的指教,力争让本书更通俗,更精密。
编辑推荐战国初年,诸侯兵戎相见,战乱频繁,社会动荡不安。在这 样的社会背景下,学术思想空前活跃,学术流派竞相而起,形成了他独特的哲学体系和思想畔,相距仅百里,故又称他们的学术思想为“老庄涡河之学”。代表做则是这本《庄子》。
庄子晚年常垂钓于濮水(今城南芡河)、涡水,游于濠梁(今安徽凤阳临淮城西南)观鱼,与鱼鸟共乐,甘于清静闲居的生活。唐天宝元年(742年),玄宗皇帝颁布沼书,赐号庄子为“南华真人”,称其书曰《南华真经》。历代均有一些研究庄子的学者,其著作数百种,近年又有《庄子白话》、《庄子现代版》等问世。1989年秋,中外学者云集于蒙城,举行了全国首届庄子学术研讨会。
目录
内 篇
逍遥游
齐物论
养生主
人间世
德充符
……[看更多目录]
文摘书摘
4 阳子居见老聃,日:“有人于此,向疾强梁,物彻疏明,学道不倦。如是者,可比明王乎?”
老聃日:“是于圣人也,胥易技系,劳形怵心者也。且也虎豹之文来田,猿狙之便来藉。如是者,可比明王乎?”
阳子居蹴然日:“敢问明王之治。”
老聃日:“明王之治,功盖天下而似不自己,化贷万物而民弗恃,有莫举名,使物自喜,立乎不测,而游于无有者也。”
译文
阳子居去见老聃,问道:“如果有这样一个人,他敏捷果敢,透彻明达。学道精勤,不知疲倦。这样可与明王相比吗?”
老聃说:“在圣人看来,胥吏治事为他们的技能所累,劳苦形骸又扰乱心神。而且虎豹因为皮有纹,可以招来猎人的捕杀;猿猴因为敏捷,所以给人捉来拴住。这样,你说可以和明王相比吗?”
阳子居惭愧地说:“请问明王怎样治理政事?”
老聃说:“明王这样治理政事:他的功绩广被于天下,却又像和 自己不相干似的;他的教化施及于万物,但百姓并不觉得有所依赖; 他虽有功德却不能用名称说出来,他使万物各得其所,而自己立于 不可测识的地位,而行无事。”
5 郑有神巫日季咸,知人之死生存亡,祸福寿夭,期以岁月旬日若神。郑人见之,皆弃而走。列子见之而心醉,归,以告壶子,日:“始吾以夫子之道为至矣,则又有至焉者矣。”
壶子日:“吾与汝既其文,未既其实,而固得道与?众雌而无雄,而又奚卵焉?而以道与世亢,必信,夫故使人得而相汝。尝试与来,以予示之。”
明日,列子与之见壶子。出而谓列子日:“嘻!子之先生死矣,弗活矣,不以旬数矣。吾见怪焉,见湿灰焉。”
列子入,泣涕沾襟以告壶子。壶子日:“向吾示之以地文,萌乎不震不正,是殆见吾杜德机也。尝又与来。”
明日,又与之见壶子。出而谓列子日:“幸矣!子之先生遇我也。有瘳矣,全然有生矣,吾见其杜权矣。”
列子入,以告壶子。壶子口:“向吾示之以天壤,名实不入,而机发于踵。是殆见吾善者机也。尝又与来。”
明日,又与之见壶子。出而谓列子曰:“子之先牛不齐,吾无得而相焉。试齐,且复棚之。”
列子人,以告壶子。壶子曰:“吾向示之以人冲莫胜,是殆见吾衡气机也。鲵桓之审为渊,止水之审为渊,流水之审为渊,渊有九名,此处三焉。尝又与来。”
明日,又与之见壶子。立未定,自失而走。壶子口:“追之!”列子追之不及。反,以报壶子日:“已灭矣,已失矣,吾弗及已。”
壶子日:“向吾示之以未始出吾宗。吾与之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