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晨前后碑(中国碑帖经典)

史晨前后碑(中国碑帖经典)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參考價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類: 图书,其他,
  品牌: 方传鑫

基本信息·出版社:上海书画出版社

·页码:68 页

·ISBN:7806357033

·条形码:9787806357033

·包装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丛书名:中国碑帖经典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汉代是中国书法史的鼎盛时期,汉承秦制,朝廷官方文书以篆书为主,民间及下层官司吏以隶书通用。因隶书比篆书省易,且书写快速使用方便,富于旺盛的生命力,促使上层统治者在诏书、金石刻辞及官方文件中使用,推动了文字的发展,致使隶书成为汉代的主要书体。

该书对书法爱好者来说,值得一阅。

媒体推荐书评

汉代是中国书法史的鼎盛时期,汉承秦制,朝廷官方文书以篆书为主,民间及下层官吏以隶书通用。因隶书比篆书省易,且书写快速使用方便,富于旺盛的生命力,促使上层统治者在诏书、金石刻辞及官方文件中使用,推动了文字的发展,致使隶书成为汉代的主要书体。

汉代流传下来的隶书主要分两类:一类是墨迹,书写在帛书、竹木简牍上,书写时间贯串于整个西、东汉。主要有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帛书《老子》乙本,山东临沂银雀山出土的《孙膑兵法》,湖北江陵凤凰山出土的木牍,甘肃居延、武威、敦煌出土的竹木简牍等几十万字隶书。另一类是碑刻,书写年代除了《杨量买山地记》,《五凤二年刻石》,《廉孝禹刻石》等少量西汉刻石外,大量的是东汉碑刻隶书,流传至今有《乙瑛碑》,《史晨碑》,《礼器碑》,《张迁碑》,《华山碑》,《曹全碑》,《石门颂》等三百多种。一九○○年以前,由于汉简墨迹隶书尚未出土,最能代表隶书成就的,则是东汉碑刻隶书,清王澍曾评:[隶法以汉为极,每碑各出一奇,莫有同者。]

《史晨前后碑》,此碑两面刻,前碑称《鲁相史晨孔庙碑》,后碑称《鲁相史晨飨孔庙碑》,东汉建宁二年一二八九一立。前碑十七行,行三十六字;后碑十四行,行三十六字,现存山东曲阜孔庙,与《乙瑛》、《礼器》合称庙堂三巨制。此碑用笔严谨,结体方正。字体圆润,中宫紧密。提按轻重,笔力遒劲。波磔分明,温文尔雅。清万经评此碑:[修饬紧密,矩度森然,如程不识之师,步伍整齐,凛不可犯。]清孙承泽评:[字复尔雅超逸,可为百世楷模,汉石之最佳者也。]清方朔题跋:[书法则肃括宏深,沉古遒厚,结构与意度皆备,洵为庙堂之品,八分正宗也]杨守敬评:[昔人谓汉隶不皆佳,而一种古厚之气自不可及,此种是也。]后世习隶者,均以此碑为楷则。

此碑流传版本较多,据王壮弘《增补校碑随笔》记:[毂]字中横波笔未损[秋]字首撇未损者为明拓本。现以明拓本付梓,以飨读者。

方传鑫

编辑推荐汉代是中国书法史的鼎盛时期,汉承秦制,朝廷官方文书以篆书为主,民间及下层官司吏以隶书通用。因隶书比篆书省易,且书写快速使用方便,富于旺盛的生命力,促使上层统治者在诏书、金石刻辞及官方文件中使用,推动了文字的发展,致使隶书成为汉代的主要书体。

该书对书法爱好者来说,值得一阅。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202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聯絡我們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