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纲要(大学文科基础课重点教材.语言学系列)
分類: 图书,教材教辅与参考书,大学,综合,
品牌: 申小龙
基本信息·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页码:363 页
·出版日期:2003年
·ISBN:7309036166
·条形码:9787309036169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大学文科基础课重点教材.语言学系列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语言学纲要》是高等院校中国语言文字学科的基础课教材,也是复旦大学“九五”重点建设课程的教材之一。《语言学纲要》吸收了国内外最新而又较为成熟的研究成果,全面论述了语言学各主要分支的内容。根据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与教学实践的实际情况,教材对长期沿用的“语言学概论”的框架作了适当的调整。书中增加了对语言人文属性的阐述,而不仅仅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角度研究语言;书中注意从汉语的文化特征和中国语言学特征来论述语言现象,丰富了一般语言学理论;此外,考虑到语言与文字合为一系的具体情况,《语言学纲要》专设“语言与文字”一章,拓宽了语言研究的新视界。
作者简介申小龙,1952年9月出生,上海市人,祖籍浙江杭州。1988年2月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汉语专业,获博士学位,留校任教。1993年评为教授。1994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现任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研究理论语言学研究室主任。撰著出版有关语言学理论和汉语、汉字的文化内涵及建构规律的著作20余部,发表论文350余篇。主要著作有《中国句型文化》、《文化语言学》、《语文的阐释——中国语文传统的现代意义》、《中华文化通志·语言文字学志》、《人文精神,还是科学主义?——20世纪中国语言学思辨录》、《汉语人文精神论》、《汉字人文精神论》、《中国语言学:反思与前瞻》、《当代中国语法学》、《社区文化和语言变异——社会语言学纵横谈》、《文化语言学论纲》、《语言的文化阐释》、《语言与文化现代思考》、《汉语语法学——一种文化的结构分析》、《汉语与中国文化》、《申小龙论文集》、《申小龙自选集》、英文版文集Collected Essays of Shen Xiaolong on Chinese Cultural Linguistics等。主编《文化的语言视界》、《中国语言与中国文化论集》、《走向新世纪的语言学》等论文集;主编《新文化古代汉语》、《语言学纲要》等高校文科教材;主编“文化语言学”、“大千语言世界”、“中国文化语言学”等丛书;主编《汉语汉字文化大辞典》、《中国语言学大辞典·语言学史卷》等辞书。曾获上海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优秀学术成果特等奖、中国图书奖、国家图书荣誉奖(集体)等多项奖励。被国家教委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为“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
媒体推荐前言
复旦大学中文系的基础课程“语言学概论”是一门历史悠久的课程。我的导师张世禄先生早在20世纪30年代初就撰著出版了《语言学原理》(1933)、《语言学概论》(1934)等著作,翻译了英国学者福尔的《语言学通论》,他是我国引进普通语言学理论的先驱之一。另一位前辈是中文系乐嗣炳先生,他在30年代撰写出版了《语言学大意》。
建国以后,20世纪50年代,中文系首次开设“语言学概论”课,讲授课程的是吴文褀先生。同时,李振麟先生在外文系讲授此课程,并主编了《语言学概论》。濮之珍先生撰写出版了论述语言的本质、起源、发展的理论著作《语言》。60年代,在复旦中文系讲授“语言学概论”的是濮之珍先生和高天如先生。
在我作为恢复高考制度后第一届大学生进入复旦大学中文系汉语专业学习的时候,给我们77级讲授“语言学概论”课的正是濮之珍老师。当时汉语专业在全国只有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和中山大学这三所大学有。作为汉语专业的重要的基础理论课,濮之珍老师的“语言学概论”课整整讲授了一年(这在今天是不可想像的),对语言理论的每一个重要方面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记得每次授课后濮老师都会布置一个思考题,要我们写“小论文”。每一篇“小论文”都会得到濮老师认真的批改,写下评语,并在课上讲评。这极大地刺激了我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我们的理论知识和理论意识打下了厚实的基础。印象很深的是在讲授“语言与思维”部分时,濮老师把我们全班带到上海杂技场,听杂技团的驯兽员讲动物的第一信号系统,在现场讨论动物的思维;又把我们带到上海聋哑学校,旁听那里老师的课堂教学,和他们一起讨论聋哑人的思维和语言。回到学校的课堂上再讨论这个问题时,我们已经有了丰富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争先恐后地发言了!
在濮之珍老师之后,给我们讲授其他语言学理论课程的还有高天如老师、董达武老师、徐志民老师、赵蒙良老师。他们的讲授大大深化了我们对语言的认识。我的本科毕业论文《论深层结构》讨论乔姆斯基的语言理论,就是在高天如老师指导下获得上海市?7级大学生优秀毕业论文的。
我的硕士和博士学位的导师是张世禄先生,正是他启发我形成了文化语言学的思想。1988年初,我在复旦学习十年后获得博士学位,留校任教,在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理论语言学研究室工作。不久就开始在中文系讲授“语言学概论”课。理论语言学研究室主任高天如老师特地来听我的课,课后他对我说:“语言学理论课要多提问,多和学生交流。”老师的批评养成了我后来讲课的习惯——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和学生自由交流。现在,这门课程正由更年轻的教师卢英顺等讲授。
复旦大学的语言学概论教学,经过几代学者的努力,形成一个优良传统,就是在普通语言学理论中注重阐发汉语汉字的理论,注重继承和发展中国古代语言学理论。
张世禄先生早在《语言学原理》的“例言”中这样阐述教材的宗旨:
本书编制的目的,在使读者明了语言的性质,并关于构造、组织、发生、变化种种的原理,以为各种语言学专门研究的准备。……要想进求解决中国语文问题的,便可因此得着一个切实科学的基础了。
……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语言与人
第一节 人的语言性的生物学考察
一、 儿童语言发展的生理基础
二、 人脑机制的语言功能
三、 人与动物语言能力的本质差异
第二节 人的语言性的社会学考察
一、 人的社会本质高于生物学范畴
二、 人与动物交际系统的本质差异
三、 语言水平的交往:人与动物的分水岭
第三节 人的语言性的符号学考察
一、 儿童成长的符号化历程
二、 人的符号定义
第二章 语言与思维
第一节 语言与思维:一个老而弥新的论题
一、 语言是不是思维的惟一载体?
二、 语言和思维是同时产生的,还是先后产生的?
第二节 语言与人类思维的必然联系
一、 语言是人脑先天设置的功能
二、 儿童语言发展阶段的普遍性
三、 语言与思维同步发展的社会因素
第三节 人类思维活动的非语言表现
一、 从动物思维到人的思维
二、 儿童语龄前的思维的发展
三、 人类的形象思维
四、 人类思维的本质依然是其语言性
第三章 语音学
第一节 语音研究的诸方面
一、 语音的性质及语音研究的分类
二、语音研究的最小单位以及语音的标记
第二节 发音语音学
一、 发音器官
二、 发音部位
三、 发音方法
四、元音的分类及元音表
第三节 音位及音位学
一、 音段音位
二、 音位系统
三、 萨丕尔的音位理论
第三节 音节和超音段音位
一、 音节结构类型、复元音和复辅音
二、 超音段音位
三、 汉语的音节构造
第四节 音系学
一、 对象及理论发展
二、 语音系统的分析方法
第五节 语音的人文性与汉语音韵的文化内涵
一、 语音的自然感知与汉语音韵的传统研究方法
二、 汉语音韵的文化功能
第四章 语义学
第一节 语义的性质
一、 意义与语义
二、 语义三角
三、 语义的性质
第二节 语义系统
一、 语义单位
二、 语义类型
第三节 语义分析
一、 传统语义分析法
二、 义素分析法
三、 语义场分析
第四节 语义的组合类型
一、 语义格系统
二、 共现与语义指向
第五章 语法学
第一节 语法概述
一、 语法是什么?
二、 语法和语法理论
三、 语法单位
四、 语法的内容
第二节 构词法:词的组合系统
一、 语素的确认
二、 词的确认
三、 语素的分类
四、 构词法
五、 词的结构类型
第三节 词类:词的聚合系统
一、 划分词类的标准
二、 词类的层次系统
三、 词性和兼类
第四节 句法结构
一、 短语和句法结构
二、 句法结构的意义类型
三、 句法结构的结构层次和直接成分
四、 句法歧义
五、 句法结构的构造手段
六、 短语的功能类型
第五节 句子结构
一、 词、词组与句子的区别
二、 句子的结构类型
三、 句子的功能类型
第六章 语用学
第一节 言语行为
一、 言语行为的分类
二、 直接言语行为和间接言语行为
三、 言语行为与句类的关系
第二节 会话含义和会话合作原则
一、 会话含义
二、 语境
三、 会话合作原则
四、 合作原则的违反与会话含义的推导
第三节 会话中的礼貌原则
一、 礼貌原则及其准则
二、 礼貌原则和合作原则
三、 礼貌原则的特征
第四节 指示语
一、 指示和指示语
二、 指示语的用法
三、 指示语的分类
第五节 预设
一、 预设和蕴含
二、 预设的种类
三、 预设和信息获取
第六节 语用学研究现状
一、 新格赖斯语用学
二、 关联理论
三、 语用学的扩张
第七章 修辞学
第一节 修辞与交际
一、 修辞观
二、 交际和交际效果
三、 交际中的信息传输
第二节 修辞的综合性
一、 修辞的语言性
二、 修辞的社会性
三、 修辞的文化性
四、 修辞的心理性
第三节 修辞的基本规律
一、 语境适应律
二、 语辞调整律
第八章 文字学
第一节 文字的性质
一、 文字是相对独立于语言的符号系统
二、 文字与语言的关系
第二节 文字的起源和发展
一、 文字起源和发展的外部原因
二、 文字起源和发展的内部原因
第三节 文字的结构
一、 文字的形体结构
二、 文字的结构方式
第四节 文字的功能
一、 文字的信息处理功能
二、 文字的美学功能
三、 文字的结构功能
四、 文字的文化功能
第九章 语言与认知
第一节 语言的产生
一、 构思阶段
二、 转换阶段
三、 执行阶段
第二节 语言的认知
一、 语音认知
二、 词语认知
三、 句子理解与认知
第三节 语言理解的认知策略
一、 语义策略
二、 词序策略
三、 句法策略
第十章 语言与文学
第一节 语言的凸现
一、 从“认识论转向”到“语言论转向”
二、 人的符号化与隐喻
三、 现代语言学从“语言透明性”走向“语言人文性”
第二节 语言的人文特质:隐喻性
一、 隐喻的浮现
二、 什么是隐喻
三、 文学语言和日常语言
四、 诗,语言中的语言
五、 诗意的汉字
六、 汉语词汇的隐喻
第三节 文学语言的特点:陌生化
一、 文学与惊奇感
二、 陌生化与文体演变
三、 现当代文学作品中的语言艺术
第四节 中国文学的语言天赋
一、 格律诗,古汉语文学的典型样式
二、 中西语言的句法特征和小说结构
三、 诗意的散文化小说
第十一章 世界的语言及其类型
第一节 世界语言简介
一、 世界语言概况
二、 几种主要语言简介
第二节 语言的谱系分类
第三节 语言的结构分类
一、 孤立语
二、 屈折语
三、 粘着语
四、 多式综合语
第四节 世界主要语系
一、 印欧语系
二、 汉藏语系
三、 乌拉尔语系
四、 阿尔泰语系
五、 亚非语系
六、 高加索语系
七、 达罗毗荼语系
八、 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
九、 南亚语系
……[看更多目录]
序言复旦大学中文系的基础课程“语言学概论”是一门历史悠久的课程。我的导师张世禄先生早在20世纪30年代初就撰著出版了《语言学原理》(1933)、《语言学概论》(1934)等著作,翻译了英国学者福尔的《语言学通论》,他是我国引进普通语言学理论的先驱之一。另一位前辈是中文系乐嗣炳先生,他在30年代撰写出版了《语言学大意》。
建国以后,20世纪50年代,中文系首次开设“语言学概论”课,讲授课程的是吴文褀先生。同时,李振麟先生在外文系讲授此课程,并主编了《语言学概论》。濮之珍先生撰写出版了论述语言的本质、起源、发展的理论著作《语言》。60年代,在复旦中文系讲授“语言学概论”的是濮之珍先生和高天如先生。
在我作为恢复高考制度后第一届大学生进入复旦大学中文系汉语专业学习的时候,给我们77级讲授“语言学概论”课的正是濮之珍老师。当时汉语专业在全国只有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和中山大学这三所大学有。作为汉语专业的重要的基础理论课,濮之珍老师的“语言学概论”课整整讲授了一年(这在今天是不可想像的),对语言理论的每一个重要方面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记得每次授课后濮老师都会布置一个思考题,要我们写“小论文”。每一篇“小论文”都会得到濮老师认真的批改,写下评语,并在课上讲评。这极大地刺激了我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我们的理论知识和理论意识打下了厚实的基础。印象很深的是在讲授“语言与思维”部分时,濮老师把我们全班带到上海杂技场,听杂技团的驯兽员讲动物的第一信号系统,在现场讨论动物的思维;又把我们带到上海聋哑学校,旁听那里老师的课堂教学,和他们一起讨论聋哑人的思维和语言。回到学校的课堂上再讨论这个问题时,我们已经有了丰富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争先恐后地发言了!
在濮之珍老师之后,给我们讲授其他语言学理论课程的还有高天如老师、董达武老师、徐志民老师、赵蒙良老师。他们的讲授大大深化了我们对语言的认识。我的本科毕业论文《论深层结构》讨论乔姆斯基的语言理论,就是在高天如老师指导下获得上海市?7级大学生优秀毕业论文的。
文摘不仅是儿童语言发展中的共性规律证实了人类语言能力的生理基础,而且儿童语言发展中的个体差异也同样证实了这一点。中国的心理语言学家在研究双生子的心理学,探索遗传和环境如何作用于儿童智力的发展时发现,遗传在儿童心理发展上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②:一是通过素质影响智力的发展;二是通过气质类型的因素影响儿童的情绪和性格。就语言而言,他们调查了这样一个一胎三婴的情况:老大老二为同卵,老三为异卵。三个婴孩出生后在同一个环境抚养,语言能力的发展却存在一定的区别:同卵之间一个样,异卵之间又是另一个样。老三六个多月就开始发“爸”“妈”的声音,七个月以后就能较清楚地叫“爸爸”、“妈妈”,语声较粗。老大、老二却晚两个月才能叫“爸爸”、“妈妈”。他俩发音时间接近,语声较尖。这表明遗传因素越近,语言习得的相关系数就越大。这一点在对双生子的运算能力的测验的研究中同样被证实了。
二、人脑机制的语言功能
语言作为人类的一种“物种”特征,又得到神经生理学的证实。神经语言学家在检查三个月龄之前死亡的婴儿的大脑时发现,大部分婴儿的颞平面兰半球大于右半球,而左半球正是专司语言功能的。这表明在婴儿会讲话之前.大脑的生理基础已有了语言的先天准备,这种准备甚至在胎儿身上也可以发现。神经语言学研究还证明,大脑中与语言功能有关的那些区域比大脑其他部分成熟得晚一些。这表明这些区域是在进化的历史上比较晚近才形成的。
为了探索人脑左半球与人的语言能力是如何联系的,神经语言学研究了失语症患者。失语症患者因脑部遭受损害而引起话语障碍。脑部不同区域的损害会引起不同的语言障碍。例如在左脑的布罗卡氏区受损害的情况下,病人能理解语言的含义,但说话困难。他们说出来的话就像电报的语言,省略了介词、连接词,有时甚至省略了名词、动词的尾部变化,只讲出主要的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例如让病人描写他看到的一幅图画,他只能说出孤立的名词来;让病人读一些虚实同音的词,如would和wood,and和,nd,病人读出了wood、end这类名词,却读不出表示语法意义的词。这说明布罗卡氏区和人的语言能力中的语法相联系。由此产生布罗卡失语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