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窑
分類: 图书,特价书,艺术,
品牌: 马文斗
基本信息·出版社:文汇出版社
·页码:210 页
·出版日期:2001年
·ISBN:7805318824
·条形码:9787805318820
·包装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中国陶瓷的发展已有一万年甚至更长的历史,陶瓷器的烧制和使用对华夏文明的形成具有特殊的意义。在社会经济文化的促进下,中国古陶瓷已成为各种人文和自然科学研究的共同对象,涌现了一大批陶瓷研究者和收藏家。这些专业或非专业的陶瓷爱好者,都希望有一部既反映古代窑址的发掘成果,又有精美图片可供欣赏的画册型专著,这也是《中国历史名窑大系》编者的初衷。《玉溪窑》系本系列丛书的之一,该书专业、精良,是研究玉溪窑的必备参考资料。
本丛书是一套既反映古代陶瓷生产历史,又有精美图片可以欣赏的画册型专著。已经出版了《汝窑》、《钧窑》、《洪州窑》、《吉州永和窑》和《玉溪窑》5种,均由主持或参与发掘的专家学者撰文,注意吸收并反映最新考古成果,书中大部分照片均为实物、实地拍摄的第一手资料,属首次发表。云南陶瓷就是从中原输入,在融入当地文化的基础上有独树一帜的一种民族工艺。云南最大的两个瓷窑是玉溪窑和建水窑,前者停烧,后者则改烧紫砂陶器并成为中国四大名陶之一的建水陶。从窑址出土文物来看,玉溪窑烧制的品种有青釉瓷、酱釉瓷、青釉印(划)花瓷、青釉褐彩瓷、青釉刻划花加绘青花瓷和青釉青花瓷。玉溪窑产品造型古拙敦厚,线条简单,胎体也较厚重。从器形看,主要产品是碗、盘、杯、壶、罐、瓶、炉等。器形简单的盘碗等产量较高,而器形复杂的器物产量较少;模仿内地的瓷器造型较多,自身创造的较少。玉溪窑生产的青花瓷虽然在工艺技术上全面学习景德镇,但以造型粗犷、纹饰简朴生动、青花呈色深沉、遗存数量较多而独树一帜。玉溪窑的发现,说明自古云南和中国内地就有密切的联系,说明云南地方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填补了云贵地区古代陶瓷生产的空白。本书利用数百幅从窑址当地拍摄的珍贵实物照片,向读者展示了一个玉溪窑的世界,为玉溪窑的研究、鉴定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作者简介马文斗,生于1962年,云南昆明人。1983年毕业于云南大学历史系,历任云南省博物馆征集部、保管部主任,云南省文物鉴定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国家文物出境鉴定云南站副站长,《云南古玩》主编。长期致力于古陶瓷研究,发表论文多篇。曾参与编撰《云南省博物馆藏画选》、《翰荣轩藏云南历代名人书画选》等大型图册。为中国文物学会会员、中国古陶瓷研究会会员、中日云南古陶瓷研究会中方联络员、云南省文物爱好收藏者协会副秘书长。
媒体推荐后记
承《中国历史名窑大系》丛书主编朱裕平先生和上海文汇出版社关照,约我撰写本书。
在本书执笔过程中,曾得到了许多单位和专家、朋友的大力支持。如玉溪市博物馆、玉溪卞文物管理所、玉溪市红塔区丈物管理所、昆明翰荣轩艺术博物馆和收藏家罗焕新先生、吴守仪先生、云南古玩城杨安荣先生、戴正龙先生、董天虎先生、吴士明先生、杨永和先生等,他们向我提供了本书需要的实物标本;云南文物界的张永康先生、李艺先生、朱奇戚先生、王国辉先生、吴建伟先生、陈浩先生及田晓雯女士、贺苏女士等对我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提供了无私的帮助,陈浩先生还为本书绘图。没有这些,本书将无法顺利完成,所以在此一并致谢。
云南古陶瓷研究起步较晚,绝大多数窑址尚未调查和发掘,许多瓷器的窑口至今仍不能明确与细分,只能拟定为“云南烧制”;玉溪窑虽已发掘但材料较少,且没有正式发掘报告,可以借鉴和利用的研究成果十分有限。这些都为本书的撰写增加了难度。本着探求学问的诚意与热情,谨以本书为铺路之砖,诚邀各方美玉。
马文斗
2000.12
编辑推荐中国陶瓷的发展已有一万年甚至更长的历史,陶瓷器的烧制和使用对华夏文明的形成具有特殊的意义。在社会经济文化的促进下,中国古陶瓷已成为各种人文和自然科学研究的共同对象,涌现了一大批陶瓷研究者和收藏家。这些专业或非专业的陶瓷爱好者,都希望有一部既反映古代窑址的发掘成果,又有精美图片可供欣赏的画册型专著,这也是《中国历史名窑大系》编者的初衷。《玉溪窑》系本系列丛书的之一,该书专业、精良,是研究玉溪窑的必备参考资料。
目录
总序 朱裕平
一 云南陶瓷概况
·发展概况
·窑址分布和墓葬出土情况
·独树一帜的云南青花瓷器
·争论的问题
……[看更多目录]
文摘书摘
从窑址出土物来看,玉溪窑烧制的品种有青釉瓷、酱釉瓷、青釉印(划)花瓷、青釉褐彩瓷、青釉刻划花加绘青花瓷和青釉青花瓷。
玉溪窑产品胎质为高岭土和瓷土(粉碎后的瓷石)的混合物,胎泥淘洗不净,有夹砂和气孔,断面吸水率较高,多为土灰色和浅灰色。
青釉为高钙草木灰釉,呈青黄或青绿色。施釉较厚且釉面厚薄不均现象明显,常见开片纹,有大小不一肉眼可辨的气泡。施釉不及底,方法为蘸釉和刷釉,足端处常有流釉痕迹。
酱釉器的施釉方法与青釉一样,除颜色不同外,釉面外观与青釉完全一致,呈色不同仅仅是因为釉汁中氧化铁的含量较高和烧成温度提高、时间略长所致。
青釉印(划)花瓷器是在未干的湿胎上用模子压印或用竹刀刻划出花纹,罩上青釉烧成;从制作手法和纹饰上看,玉溪窑的青釉印(划)花瓷器受龙泉窑影响较大,与广西钦州窑、四川邛崃窑近似。
青釉褐彩瓷器是用含氧化铁的原料在瓷胎上作画,罩上青釉烧成,在玉溪窑所发现的残片中,凡属青釉褐彩瓷器的纹饰均较简单,有的纹饰简略到不明所以,可能因为褐彩烧制技术还不成熟所致。
青釉刻划花加绘青花瓷是在湿胎上刻划花纹,胎干后加绘青花纹饰,再罩上青釉人窑烧成。在视觉效果上显得层次分明,纹饰更加生动自然,富有立体感和真实感。但这类品种发现不多,在其他地方的青花瓷中也未见到,只有玉溪窑和建水窑烧制,可算是云南陶瓷的独创。
青釉青花瓷是玉溪窑中产量较大、较典型的产品。它是用钴料在胎上绘画,然后罩青釉烧成。由于当地所产钴料中含有较多的氧化铁和氧化锰,锻烧不精细,所以青花色调呈深蓝或黑灰色,加上青釉覆盖加色,部分青花成了黑色。这是玉溪窑工艺落后所致,但也因此成了玉溪窑青花瓷的一大特色。
玉溪窑产品造型古拙敦厚,线条简单,胎体也较厚重。其原因一是受工匠和消费者审美观念的影响,二是胎泥质量不高,薄了容易变形。从器型看,主要产品是碗、盘、杯、壶、罐、瓶、炉等。大致说来,器型简单的盘、碗等产量较高,而器型复杂的器物产量较少;模仿内地的瓷器造型较多,自身引造的较少。
(1)碗
碗有5种造型。
一式碗为敞口、曲腹、圈足,基本同于景德镇明中期碗的造型,不同之处在于圈足端为平切,而景德镇为双面斜削,足端较尖。
二式碗为直口、深曲腹、圈足,足端也平切。
三式碗为直口、曲腹、饼型圈足。一般来说,这种造型的碗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