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文学概论
分類: 图书,文学(旧类),作品集,综合,
品牌: 於可训
基本信息·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
·页码:444 页
·出版日期:2004年
·ISBN:730703834X
·条形码:9787307038349
·包装版本:第2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中国当代文学概论》以适应课堂教学需要为主,为给教师备课和课堂教学留下充分发挥的余地,更好地发挥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课外阅读的能动作用,同时也因为篇幅的关系,为使内容更加精练,文字表述更加简明扼要,本教材一般不罗列作家的生平经历和复述作品的情节内容,也尽可能地减少常见资料的引用和对单个作家、作品的一般性的阐释与评价,主要集中笔力讨论一些综合性的和比较宏观的文学现象与文学问题,使本教材能够更好地体现“史论”的特色,发挥“史论”的优势和功能。
媒体推荐总论
中国新文学的整体性与当代文学 相对于中国古典文学而言,当代文学无疑属于现代中国新文学的历史范畴。20世纪80年代,有些学者提出“20世纪中国文学”和“中国新文学整体观”①之类的概念和观点,即是注意到了当代文学与现代中国新文学的这种整体的历史联系。这种整体的中国新文学观不仅仅是文学史研究的观念和方法,同时也反映了现代中国新文学发生和发展的历史实际。
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中国古典文学,到了19世纪中叶,因为外部时势的变化和文学自身代有新变的要求,像中国文学史上已经发生过的历代诗文革新运动一样,也在酝酿一场革新变化。鸦片战争前后,龚自珍、魏源等人首开风气,主“变”敢“逆”,他们的思想和作品,对古典文学长期以来所依附的道统和文统,形成了极大的冲击,同时也对19世纪末期资产阶级维新派所发动的文学改良运动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基于这样的影响,加上甲午战争后日益加深的内忧外患的刺激,维新派提出的“诗界革命”、 “文界革命”等等文学改良的主张显得更加明确、更加激烈,也更进一步动摇了古典文学的传统根基,孕育了中国文学从古典向现代转变的契机。经由19世纪后半期这些文学革新浪潮的剧烈冲击,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中国古典文学到了20世纪初期,已经走到一个历史转变的最后关头了。
20世纪在人类历史上是一个崭新的世纪。民族解放和民主运动的勃兴,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尤其是1917年俄国10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从根本上改变了世界历史的格局。此后,在近四分之三个世纪的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世界被划分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各自走着不同的发展道路。在这两个阵营之间,从社会制度到意识形态,从经济体制到民情风习,都有极严格的区别,并且长期处于一种敌对的状态和斗争之中。这种新的世界历史格局的形成,对现代中国新文学的发生和发展,产生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它使20世纪世纪初发生的文学革命在很短的时间内便跳出了古典诗文革新的窠臼,挣脱了近代文学改良主义的束缚,在完成从古典向现代的最后转变之际,即成为20世纪初爆发的“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则使20世纪以来的中国新文学始终置身于这样的一个新的世界历史格局之中,在它的影响和制约之下参与改造中国和改变自身的历史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因其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和无产阶级的领导而获得了新的文化品格和本质规定,形成了独特的艺术形态和精神传统。虽然在中国新文学发生和发展的历史上,也存在各种不同的文学派别的分裂与斗争和各种不同的文学潮流的消长与更迭,但就其贯穿始终的主导倾向和主要潮流而言,却是在这种新的世界历史格局中,伴随着无产阶级领导的中国革命的发生和发展而形成的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性质的新文学。
学术界习惯将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前的新文学主流称为“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学”,即新民主主义性质的文学,而将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的文学称为社会主义
性质的文学,正是从文学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的属性方面,说明了当代文学与现代中国新文学在本质上的一致性。按照毛泽东对现代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性质所作的阶段性划分。“中国革命的历史特点是分为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两个步骤”①。故此,无论是新民主主义性质的文学还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文学,都是整体的中国新文学主流即革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不同发展阶段。正如中国革命的这“两个步骤”具有一种先后承接和转换递进的关系一样,当代文学无疑也是前此阶段的中国新文学主流的一种历史的发展和延续。
……
编辑推荐《中国当代文学概论》深入系统地阐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文学发展的概貌,特别是对这一历史时期的文学思潮、文学作品和具有代表性的作家的艺术风格进行了具体分析,并从客观上概括了中国当代文学发生、发展的过程及它们所表现出来的特点,做到了史论结合,有较高的理论深度和学术价值。
目录
~总 论
中国新文学的整体性与当代文学——中国新文学的阶段性与当代文学——当代文学的历史发展和整体格局
上编 1949~~1976年间的文学
第一章 社会文化背景
经济基础与社会生活——意识形态与时代风尚——文化传统与外来影响
第二章 文学思想潮流
第一节 本期文学思潮发展概况
第一个阶段:从1949年到1957年——第二个阶段:从1958年到1965年——第三个阶段:从1966年到1976年
第二节 本期文学思潮理论焦点
文学的性质、功能及与之相关的理论问题——文学的创作方法及与之相关的理论问题
第三章 各体文学创作
第一节 本期诗歌创作
本期诗歌创作概况——本期抒情诗创作——本期叙事诗创作
第二节 本期小说创作(上):中短篇小说
本期中短篇小说创作概况——本期农村题材
中短篇小说诸代表作家——本期反映战争和
革命历史题材中短篇小说诸代表作家
第三节 本期小说创作(下):长篇小说
本期长篇小说创作概况——本期几种主要叙事类型的长篇代表作
第四节 本期散文创作
本期散文创作概况——本期散文重要作家作品
第五节 本期话剧创作
本期话剧创作概况——老舍的话剧创作——本期历史剧诸代表作家
中编1976~1989年间的文学
第四章 社会文化背景
拨乱反正与解放思想——经济改革与对外开放——文化碰撞与文化融合
第五章 文学思想潮流
本期文学思潮发展概况——本期文学思潮理论焦点
第一节本期诗歌创作
本期诗歌创作概况——“归来者”诸代表诗人
——“朦胧诗”诸代表诗人
第二节本期小说创作(上):中短篇小说(一)
本期中短篇小说创作概况
第三节本期小说创作(上):中短篇小说(二)
“伤痕小说”中短篇诸家代表作——“反思小说”中短篇诸家代表作——“改革小说”中短篇诸家代表作
……~
……[看更多目录]
文摘书摘
真正从基本理论和创作实践的角度触及这个问题的一些实质性的方面的,是“双百”方针提出后,文艺界关于“文学是人学”和文学与人性、人道主义问题的讨论。巴人(王任叔)、钱谷融、王淑明等在这方面率先进行了有益的探讨。③他们的观点和论述的侧重点虽然也有一些细小的差别,但作为一种整体的倾向,其共同的出发点都在于反对文学创作中的公式化、概念化和文学批评中的教条主义倾向。针对创作中出现的图解政治(包括政策和某些关于生活本质的理论或概念)的倾向,他们认为,文艺不是一般地以形象反映社会生活(因为“图解”也有“图”,即形象),而是要以它的特殊的描写对象——人为中心,即“文学是人学”。同时,文艺作品中所描写的人,又不能是一种毫无灵性的反映“整体现实”和“生活本质”的工具,而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有真情实感的。只有写出了这样的人,才算“抓住了生活,抓住了社会现实”。因此,文艺要达到“教育人、改善人”和“反映生活、揭示现实本质”的目的。就“必须从人出发,必须以人为注意中心”。基于这样的理解,他们批评“有些作者,为要使作品为阶级斗争服务,表现出无产阶级的‘道理’,就是不想通过普通人的‘人情’。或者,竟至于认为作品中太多人情味,也就失掉了阶级立场了”。因此这些作品的“政治气味太浓,人情味太少”,“不能打动人”。在此基础上,他们进一步涉及到人性和人道主义的历史和现实诸多方面的理论问题。这些理论问题的探讨虽然因为“反右”斗争未能继续深入下去,在60年代初又作为“反修”斗争的对象遭到进一步的批判,①但在这次讨论中提出的“文学是人学”的命题,以及广泛涉及的文学的性质、功能、特征等文学的基本理论问题和对于创作与批评中的公式化、概念化及教条主义的倾向所作的批评,都是对“文学为政治服务”这一理论原则本身以及在贯彻这一理论原则的过程中出现的极端偏向的一个极为重要的修正、补充和“反拨”。此后。在这方面的理论探讨即被持续不断的批判所取代,但在具体作品的讨论和评论中却时有涉及。60年代初,有关文学中的“共鸣”现象和山水诗问题的讨论,实际上也与这个问题密切相关。可见,它的影响并未完全中断。真正恢复文学的“人学”命题的合法地位并将文学中的人情、人性和人道主义问题推到历史的前台,是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新时期文学,由此,也便使这方面的理论与实践,开始进入到一个新阶段。
关于文学自身的特殊性质和规律,即形象思维和创作规律问题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