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与中国法律/中国法律大学生研究生课外丛书(中国法律大学生、研究生课外丛书)(Chinese Literature and Chinese Law)
分類: 图书,法律,理论法学,法理学,
品牌: 余宗其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页码:308 页
·出版日期:2002年
·ISBN:7562021376
·条形码:9787562021377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中国法律大学生、研究生课外丛书
·外文书名:Chinese Literature and Chinese Law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本书作为中国法律大学生、研究生课外丛书之一,是应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的约稿而搞撰写的。
以学科建设、发展而论,系统清理和阐释中国自《尚书》、《诗经》以来3000年涉法文学的法律思想意义,审视和总结中国法律在3000年的实施历史上的经验与教训在历代文学中的形象化反映的得失,描述和讨论当代中国涉法文学在描写、思考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中所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是前所未有极为艰巨的拓荒性的跨学科学术工程,困难重重,风险多多,没有敢为天下先的首创精神,没有不怕失败的学术胆识,没有在法律与文学的交叉学科上勇于探索前进的高度自觉性,就根本不可能把此项学术工程提到出版社的议事日程上来。
读者了解到本书撰写缘由,对于阅读本书,进入具有3000年历史的中国涉法文学的浩淼而神奇的世界,一饱眼福,增长见识,大有裨益。
媒体推荐前言
前 言
本书作为中国法律大学生、研究生课外丛书之一,是应中国政法大学出版杜的约稿而撰写的。这次约稿,无论对于扩展法律大学生、研究生的知识面和人文修养,还是对于法律与文学的交叉学科的建设、发展,都具有极重要的意义。
以学科建设、发展而论, 系统清理和阐释中国自《尚书》、《诗经》以来3000年涉法文学的法律思想意义,审视和总结中国法律在3000年的实施历史上的经验与教训在历代文学中的
形象化反映的得失,描述和讨论当代中国涉法文学在描写、思考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中所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是前所未有的极为艰巨的拓荒性的跨学科学术工程,困难重重,风险多多,没有敢为天下先妁首创精神,没有不怕失败的学术胆识,没有在法律与文学的交叉学科上勇于探索前进的高度自觉性,就根本不可能把此项学术工程提到出版杜的议事日程上来。由此可见,这次约稿对本书的策划,在法律与文学的交叉学科研究的学术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标志着一大片学术新天地的拓展。无论本书撰写的水平怎样,都丝毫不影响约稿者策划本书固有的重大学术意义。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同时策划、约稿的另一本书《外国文学与外国法律》自身固有的重大学术意义,也应如是观。或者说,应当作同样的评价。
以我个人的学术研究而论, 已经完稿的本书和即将动手撰写的《外国文学与外国法律》对我的研究工作具有局外人很难了解的巨大推动作用。这是因为。2001年9月底接到约稿信的时候,我正在撰写《法律文艺学》这本书。它在我心中酝酿多年,并且在2000午的中国新文学学会年会上和2001年的中外文学理论学会的研讨会上都忍不住制造了舆论,扬言要写这本书。接到出版杜的约稿信之时,我立即意识到,《中国文学与中国法律》和《外国文学与外国法律》这两本书的撰写,对我手头的《法律文艺学》来说,至关重要,非同寻常。因为,写这两本书非又一次潜心浏览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和当今出现的文学新作不可。否则,就只能简单重复自己以往的论著中说过的话。而又一次广泛研读恰恰是写《法律文艺学》的基础和前提,显得重要而紧迫。因此,我想到先应约写《中国文学与中国法律》和《外国文学与外国法律》,再写《法律文艺学》,是我个人的学术活动应有的次序。于是决定中止已动手的工作而践约。
由于上述两个方面的重要意义,我由衷感谢直接策划本书的李克非先生、大力支持本书写作的中国政法大学出版杜社长李传敢先生。
读者了解到本书撰写缘由,对于阅读本书,进入具有3000年历史的中国涉法文学妁浩淼而神奇的世界,一饱眼福,增长见识,大有裨益。
以笔者有限的学识与精力投身于艰巨的拓荒性的交叉学术工程,深感力不从心。这样,诚恳欢迎广大读者批抨、指正,就绝不是谦虚和客套了。
作者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涉法文学研究所
2002年4月10日
目录
目录
前言
第一编 中国古代文学与中华法系
第一章 “法律”概念
一、古代法律文献中的“法律”概念
二、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法律”概念
……[看更多目录]
文摘书摘
足以屈法坏法的不仅仅是滥用的君权、皇权,还有其他种种足以凌驾在执法办案官员头上的权势、权力。上级部门和官吏的为所欲为,常常是下级官员秉公执法难以逾越的障碍。在这种情形之下,不畏权势而坚定执法的经验就往往表现为不怕威压,不受利诱,不顾个人安危,坚决按法律审判和惩处任何敢于以身试法的邪恶之人。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优秀执法官员队伍中,不乏这样的代表人物。
例如,元杂剧中无名氏的《延安府》所塑造的李廉史就是一个不怕权势、抗拒威压的执法英雄。葛彪是个豪门权贵之子,其父身为带兵元帅,其姐夫也身居要职,某天调戏良家妇女不从被其打死,女方的婆婆被凶手骑马踏死。李廉史奉命审理这件两条人命血案,遭到葛元帅的百般阻挠。他先后5次派两名不同身份的探子前来威胁李廉史,他们依次是李得中和胡乱歇、饭当灾和世不饱、佯不睬和不知道、乔捣确和任傻瓜、疙疽头和壁虱脸,其共同任务都是来捉拿李廉史。李廉史毫无惧怕,一次又一次令部下责打这些执行元帅之令的探子,始终冷静地依法审问葛彪,使其如实招供。这时,葛元帅竟带领三军直奔延安府,把全城包围得水泄不通,然后自己上门来找李廉史,当面质问“你怎敢屈勘平人”,李廉史反唇相讥:“你怎敢擅离汛地?”一语中的,葛不得不下跪求饶:“廉史,咱是一殿之臣,看我和你旧时颜面,我一时不是了,怎生饶过俺父子之罪也。”骄横一时的葛鉴军此刻露出软弱之态。李廉史不为威压所胆怯,也不为求情所动心,向前来延安府的上司范仲淹如实秉报:“做儿的打死平人,做爷的擅离汛地。”葛氏父子均被绳之以法。(《元曲选外编》第3册,第932页)
社会生活是复杂的。刁滑的犯罪分子有时会化妆、冒充为上级官员到下级衙门诈骗钱财。在这种危急时刻,不怕权势、坚定执法的经验里就增添了新内容,即要求执法者有勇有谋,善于识破假相,制服罪犯而化险为夷。明代作家陆人龙的短篇小说集《型世言》第22卷《任金刚计劫库 张知县智擒盗》提供了这么一个案例:歹徒任敬一伙,化妆为锦衣卫差官,声称要见张知县。一见这伙自称钦官的人们,张知县感到蹊跷,双方行礼过后,那官要求“借步后堂有话”,待至后堂又叫“请避闲人”,最后才露出“咱是问爷借几千两银子用的”真相。无论是锦衣卫钦差的冒充的假权势,还是诈骗歹徒的恶权势,张知县都不畏怕,而是与之巧妙周旋,终于将其一伙人一网打尽。
不畏权势,尤其不怕皇权在我国古代十分难能可贵。天子、国君、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