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实践/新世纪公共管理教程

分類: 图书,政治,中国政治,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
品牌: 何正斌
基本信息·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
·ISBN:7543832100
·条形码:9787543832107
·包装版本:1
·装帧:平装
·开本:0开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公共管理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学科,这就要求其教材建设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和更新。我们将与国内外开展MPA教育的院校密切合作,力争通过几年的努力,逐步建设一套完整、科学的、规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管理硕士教材,以满足方兴末艾的全国公共管理硕士教育的需要。
编写《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实践》这本书的目的,是要为公共管理学研究生提供一本深入了解、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教材。根据公共管理研究生教育的特定要求,作者写作的原则是:内容全面准确、有深度;资料翔实系统,便于自学的探讨;不仅提供有定论的一般性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同时探讨当前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以便从学习中提高分析、解决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问题的能力。
媒体推荐后记
编写《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实践》这本书的目的,是要为公共管理学研究生提供一本深入了解、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教材。根据公共管理研究生教育的特定要求,我们写作的原则是:内容全面准确、有深度;资料翔实系统,便于自学和探讨;不仅提供有定论的一般性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同时探讨当前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以便从学习中提高分析、解决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问题的能力。但由于编写公共管理研究生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教材,尚没有一定的、可供遵循的标准,本教材的编写方法和内容安排,肯定会引起不同的意见和看法:我们热情欢迎大家提出批评意见,以便进一步修改完善。
本书由国防科技大学人文管理学院社会科学系何正斌拟定提纲,并对全书进行整体规划、统稿。范玮、杨波参与了某些工作。参与撰写的同志有:何正斌(导论)、,李建新(第1章)、李志远(第2章)、赵玉莲(第3章)、张立民(第4章)、徐能武(第5章)、张远军(第6章)、杨波
(第7章)、范玮(第8章)、刘长宏(第9章)、付会敏(第10章)。初稿于今年3月完成后做了两次大修改,现根据中共十六大文件精神最后定稿。
另外,国家教育部社科司副司长黄百炼教授,湖南大学财经学院经济学教研室主任明燕飞教授认真看了整个稿子,并提出了非常宝贵的意见。特此表示感谢。
作者
2002年12月26日
目录
导论在探索中进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
第一节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是—个不断探索的过程
一、“以苏为鉴”与《论十大关系》
二、探索新的经济政治体制
三、需要寻找新的道路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将引起社会的总体变革
……[看更多目录]
文摘书摘
经济全球化奠定技术基础,网络经济跨越国界,为资本、信息和商品的跨匡流动创造了一种新的模式。企业兼并的速度明显加快,资本市场与互联网相结合,随时发生着新的资产重组,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着重大的影响。
新经济是人类产业技术革命发展的一个新的里程碑。产业技术革命的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从技术革命的最初萌芽到对产业发展产生影响往往要经历较长时间。按照推动经济增长的基本产业技术划分,工业化以来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已经经历了四个主要阶段:即工业革命之初的早期机械时代、蒸汽动力和火车时代、电气和重工业时代、石油化工和航空技术时代。这些时代的典型特征都是技术进步不但创造了新的产业领域,而且对经济的部分或全部领域发生了重大影响。目前正在发生的通信技术,是第五个阶段。与前四个阶段相比,这一阶段的特征更明显,以信息和通信技术为主的新技术革命及其广泛渗透是支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基础,因此它更算得上一次全新的产业技术革命,是人类产业技术革命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新经济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器。以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开发利用为主体的新经济,随着互联网和浏览器的发明及其广泛应用,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器,并与经济全球化紧密结合起来,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第一个突出表现就是,互联网的爆炸性增长和全球在线人口的增长,使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大大加快。目前,全球在线人口比重已达35%。同时,世界各国纷纷打破垄断,放松管制,促进基础电信市场开放,实现全球性信息技术产品零关税,使数字技术、网络技术迅速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投资者能够在全球范围内有效配置资源。第二个突出表现是新经济推动了国际资本市场上金融衍生工具的创新与发展。网络产业与金融产业相互结合,大大提高了金融产品创新的速度。采用电脑联网的方法对金融衍生工具进行估价,促进了国际资本市场上金融产品在数量、种类和复杂程度等方面的发展。第三个突出表现是新经济成为国际分工深化和全球范围内产业转移的重要推动力。随着全球贸易自由化和金融自由化进程的加快,跨国界的要素流动和财富分配导致了国际分工模式的深刻变化,在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速度明显快于发展中国家的
同时,由于信息和知识传递成本的下降,也使国际间产业转移的速度加快,且被赋予更多的技术内涵。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与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同时进行,国际产业转移的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