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坛经(智慧之门)

分類: 图书,文学(旧类),散文随笔,中国古代,综合,
品牌: 徐文明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州古籍出版社
·页码:133 页
·出版日期:2004年
·ISBN:7534822831
·条形码:9787534822834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智慧之门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六祖研究一向是禅宗研究的热点,近来更有上升之势,而普及六祖思想,宣传六祖事迹,也同样受到了学术界和佛教界的重视。《坛经》是六祖留下的最为重要的思想资料,作为一个平民思想家,六祖当时说法基本上用的是口语或者说是白话,虽然个别文字可能经过其弟子的整理加工,但基本上保持了其平实而又灵活的原貌,只是由于历史的变迁,原来的白话和通俗讲说今人理解起来也有了障碍和困难,因而需要加以解说,白话翻译也同样是必要的。
目录
前言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悟法传衣第一
释功德净土第二
定慧一体第三
教授坐禅第四
传香忏悔第五
参请机缘第六
南顿北渐第七
唐朝征诏第八
法门对示第九
付嘱流通第十
附录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略序
附录
《宋高僧传·慧能传》
后记
……[看更多目录]
序言《坛经》白话译本至今已经有了好几种,但多数译本都是以宗宝本为主,这次译注以曹溪原本为本,其内容与宗宝本大同小异,但还是有自己的特色和价值的,这也算是再译的必要性的一个依据吧。这次注释务求简明,原则上对于一些大众熟知的佛教术语和经文中本身已作解释的问题不再注出,因为其目的只是帮助初学者理解经义。在注释中主要参考了台湾东方佛学院第二届学员所编著的《六祖坛经注释》和魏道儒先生的《白话坛经》(三秦出版社,1992年9月版),大部分注释并无新意,只是个别地方有独特的理解,细心的读者可以自己对照。
本书的翻译同样强调简明,在笔者看来,大部分文字都用不着翻译,因为原文已经非常明白,而且已经是白话了,不客气地说,再译成白话可能只是增加废话而已,但为了照顾能够原谅译者的废话的读者,我也只好全文译下来。
由于本书面对的读者对象为初学佛教者,因而对原文没有专门再作校勘,对于原文中的个别文字错误直接作了修改,不再单独解释,希望读者谅解。
文摘“祖一日唤诸门人总来:‘吾向汝说,世人生死事大,汝等终日,只求福田,不求出离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汝等各去,自看智慧,取自本心般若之性,各作一偈,来呈吾看。若悟大意,付汝衣法,为第六代祖。火急速去,不得迟滞,思量即不中用。见性之人,言下须见。若如此者,轮刀上阵,亦得见之。’
“众得处分,退而递相谓日:‘我等众人,不须澄心用意作偈,将呈和尚,有何所益?神秀上座,现为教授师④,必是他得。我辈谩作偈颂,枉用心力。’诸人闻语,总皆息心。咸言我等已后依止秀师,何烦作偈。神秀思惟:‘诸人不呈偈者,为我与他为教授师,我须作偈,将呈和尚。若不呈偈,和尚如何知我心中见解深浅。我呈偈意,求法即善,觅祖即恶,却同凡心夺其圣位奚别?若不呈偈,终不得法,大难大难。’
“五祖堂前有步廊三间,拟请供奉卢珍,画《楞伽经》变相及五祖血脉图,流传供养。神秀作偈成已,数度欲呈,行至堂前,心中恍惚。遍体汗流,拟呈不得。前后经四日,一十三度,呈偈不得。秀乃思惟:‘不如向廊下书著,从他和尚看见。忽若道好,即出礼拜,云是秀作。若道不堪,枉向山中数年,受人礼拜,更修何道?’是夜三更,不使人知,自执灯书偈于南廊壁间,呈心所见。偈日: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后记断断续续,前前后后,从最初答应下来,到今天完成,竟然过了一年有余。这是当初我没有想到,也是今天不愿意看到的结果。原以为自己对《坛经》比较熟悉,依照以往的速度,很快就能完成,谁料如今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勉强完稿。
这一年中,我不得不将大部分精力放到了博士论文的修改增补上,因为这是上一年的任务,实在没有办法再拖了,由于最初的设想一变再变,篇幅一扩再扩,一次又一次的修改,工作量超过了预计的数倍,时间和精力的耗费同样如此,迫使我只能将其他的事往后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