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诗词文选评(新世纪古典文学经典读本)

分類: 图书,文学(旧类),文学理论,综合,
品牌: 王水照
基本信息·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页码:220 页
·出版日期:2004年
·ISBN:7532538796
·条形码:9787532538799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新世纪古典文学经典读本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苏轼诗词文选评》作者王水照先生被海内外学界誉为宋代文学和苏轼研究的当今"第一人者",根据最近的研究心得作此选本。除了反映苏轼写作艺术的高超外,更重要的是揭示其个体精神如何通过对世界终极问题的关怀,来超越无数的人生困境,从而展现出一个文化人的内在精神空间。
作者简介王水照,1934年生,浙江余姚人。1960年毕业于北京中文系,现为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并任中国宋代文学学会会长、中国苏轼学会副会长等。长期从事唐宋文学的教学与科研,主要著作有《唐宋文学论集》、《苏轼研究》、《王水照自选集》等,曾编选《苏轼选集》、《宋人所撰三苏年谱汇刊》。
朱刚,1969年生,浙江绍兴人。1987年考入复旦大学中文系,1997年获文学博士学位,现在该系任教。曾出版专著《唐宋四大家的道论与文学》,与王水照先生合著《苏轼评传》等。
编辑推荐《苏轼诗词文选评》:当来自戈壁滩的沙尘暴吹袭首都北京时,当克隆技术已达到可以复制人本身时,当生产技术的种种发展造福人类而又反过来每每危及人类时,我们总会不由自主地想起庄子的著名寓言——七窍凿,混沌死。二千年前这位诙诞的哲人此一惊世骇俗的论断,固然不无虚无主义的偏颇,然而我们不能不惊叹,它于荒唐之中,冷峻地道出了一个真理,作出了一种验证于百世之后的预警。诚然,人类不可能因此放弃对包括科技在内的生产力的开发;然而当先民“麻麦蠓蠓,瓜瓞唪唪”(《诗·生民》)的歌唱,在今天晋陕深沟巨壑密布的光秃秃的黄土地上,已成为杳远的梦影时,我们是否应当警省。
目录
编者的话
导言
一、苏贤良的雪泥鸿爪(1037-1068)
白帝庙
策略一
贾谊论
辛丑十一月十九日既与子由别于郑州西门之外
马上赋诗一篇寄之
和子由渑池怀旧
王维吴道子画
二、变法风潮中的汴京内外(1069-1071)
石苍舒醉墨堂
送曾子固倅越得燕字
上神宗皇帝书(节录)
颍州初别子由二首(选一)
龟山
三、从二干石到阶下囚(1072-1079)
戏子由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选一)
送杭州进士诗叙
赠孙莘老七绝(选一)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
山村五绝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
百步洪二首(选一)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予以事系御史台狱狱吏稍见侵自度不能堪死狱中不得一别子由故作二诗授狱卒梁成以遗子由二首(选一)
四、黄州的东坡居士(1080-1084)
初到黄州
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
卜算子(缺月挂疏桐)
念奴娇(大江东去)
方山子传
东坡八首(选二)
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诗乃和前韵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前赤壁赋
后赤壁赋
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
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记承天寺夜游
书临皋亭
满庭芳(归去来兮)
五、从江湖到玉堂(1084-1088)
赠东林总长老
次荆公韵四绝(选一)
归宜兴留题竹西寺三首(选二)
书吴道子画后
惠崇春江晓景二首(选一)
答张文潜县丞书
如梦令二首(为向东坡传语)(手种堂前桃李)
书王定国所藏烟江叠嶂图
六、还来一醉西湖雨(1089-1093)
与莫同年雨中饮湖上
六一泉铭并叙
八声甘州(有情风万里卷潮来)
潮州韩文公庙碑
东府雨中别子由
七、流放到海角天涯(1094-1099)
南康望湖亭
十月二日初到惠州
记游松风亭
四月十一日初食荔支
西江月(玉骨那愁瘴雾)
纵笔
和陶止酒
行琼儋间肩舆坐睡梦中得句云千山动鳞甲万谷
酣笙钟觉而遇清风急雨戏作此数句
试笔自书
书上元夜游
被酒独行遍至子云威徽先觉四黎之舍三首(选二)
千秋岁(岛边天外)
纵笔三首
八、走向生命的完成(1100-1101)
澄迈驿通潮阁二首(选一)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书合浦舟行
答谢民师书
答径山琳长老
……[看更多目录]
文摘二、变法风潮中的汴京内外
(1069-1071)
中国诗歌的黄金时代可能要算唐代,但中国诗人的黄金时代毫无疑问是北宋,像王禹傅、杨亿、欧阳修、王安石、苏轼那样具有代表性的诗人,都曾做到翰林学士以上,执文化学术之牛耳,登高一呼,追随者云集,而王安石尤其是位极人臣,连皇帝也待以师礼。其他如梅尧臣、黄庭坚、秦观等虽然官做得小些,若比起唐代李白、杜甫那样寄人篱下、不知所终的境况来,也好得多。另一方面,北宋中期以后的朝廷重臣,宰相如晏殊、韩琦、王珪、司马光、苏颂,执政如范仲淹、苏辙、陆佃等,也都留下不少诗作,不善写诗的也多学有特长、艺有专攻,即便像蔡京那样著名的“奸臣”、宋徽宗那样“昏庸”的皇帝,其书画艺术的水平亦决不停留在附庸风雅的程度。政治家、学者、诗人合为一体,是北宋士人的特点,他们使北宋的朝堂几乎成为诗坛和学界,他们之间学术思想、政治观点乃至文艺风格的差异,呈现出一道一道个性的风景线,有时相交、有时相续、有时平行互衬、有时遥相呼应,也有时互不相容,激烈冲撞。宋仁宗时代长期的太平景象和他的“宽厚”养成了这种个性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