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集(珍藏版)(王朔文集)

分類: 图书,小说(旧类),中国当代小说,名家名作,王朔,
品牌: 王朔
基本信息·出版社:云南人民出版社
·页码:241 页
·出版日期:2004年
·ISBN:7222039511
·条形码:9787222039513
·包装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8开
·丛书名:王朔文集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随笔集》(珍藏版)内容简介:这几本书都是十年前或更早的时候写的,那时我很自以为是,相信很多东西,不相信很多,欲望很强,以为已知的就是一切了。这些书里的人、情景和一些谈话是那时我经历过的,在生活中也不特别,仅仅因为我不知道更多的东西,才认为有趣,虚张声势地写下来。这些情景不在了,这些人也散了,活着的也未老先衰,我也不再那么说话和如此看待自己,所以有时我觉得自己失去了继续写作的能力。文化太可怕了,像食物一样,不吃,死,吃了便被它塑造了。我怀疑其核心已编入遣传而不必再通过教育获得了。我觉得自己像在大海里游泳,无边浪涛挥之不尽,什么时候才能登上彼岸,有从树上刚下来的原始人那样一个澄明的无邪的头脑。关于这些书,我个人认为是一个蒙昧时代的见证。活下去,活在自我虚构和自我陶醉中,这大概是一个写作者的宿命,明白也没用。
作者简介王朔,1958年出生于南京。曾用名王岩。1965—1969年就读于北京翠微小学。 1971年就读于北京东门仓小学。1972—1975年就读于北京164中学。1975年借读于太原5中。1976年毕业于北京44中学。1977—1980年在海军北海舰队服役。 1980—1983年在北京医药公司药品批发商店工作。 1983年辞职从事自由写作至今。中篇小说:《空中小姐》1984年第2期《当代》,曾改编为电视剧。《浮出海面》1985年第6期《当代》,曾改编为电影,有日、德文译本。《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1986年第2期《啄木鸟》,曾改编为电影,有英、法瑞典文译本。《顽主》1987年第6期《收获》,曾改编为电影,有日、德文译本。《一点正经没有》1989年第4期《中国作家》。《永失我爱》1989年第6期《当代》,曾改编为电影。《动物凶猛》1991年第6期《收获》,曾改编为电影,有英、意大利文译本。《你不是一个俗人》1992年第2期《收获》,曾改编为电影,有法译本。《许爷》1992年第4期《上海文学》。
媒体推荐书评
王朔在我们这个时代是孤独的,是他在最正确的方向上坚持了中国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直面人生的精神。大多数的人被他表面上的游戏味、痞子腔所蒙蔽,没有看到他在骨子里其实是一个真正的启蒙主义者,对他的小说里流露出来的深切的人道主义精神、对小人物的悲悯情怀、对爱情的渴望、对个体的人的存在价值渴求视而不见。
编辑推荐《随笔集》(珍藏版)作者王朔在我们这个时代是孤独的,是他在最正确的方向上坚持了中国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直面人生的精神。大多数的人被他表面上的游戏味、痞子腔所蒙蔽,没有看到他在骨子里其实是一个真正的启蒙主义者,对他的小说里流露出来的深切的人道主义精神、对小人物的悲悯情怀、对爱情的渴望、对个体的人的存在价值渴求视而不见。
目录
序《他产曾使我空虚》
我的几个国庆节
为海岩新作《海誓山盟》序
王海玲和《大校的女儿》
《下个世纪见》序
日本病人
阳光灿烂的日子追忆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我是你爸爸》导演阐述
葛浩文先生
《王朔自选集》自骗子
我的文学动机
《看上去很美》自序
电影《诗意的年代》中的几本声音
梁左悼词
看3月12日《实话实说》
回己陈吾二三事
这个人不是特别自我炫耀
看不出这人有什么追求
读棉棉的《糖》
读丁天的《玩偶青春》
鸟儿问答
知道分子
这之后一切将变
有个老头九十多
游戏规则
犹大的故事
我讨厌的词
我看王朔
我看鲁迅
我看老舍
我看金庸
我看大众文化港台文化及其它
《文化在中国》序
为《英语也疯狂》序
回已梁左
痛、病——快乐着
数你最思想
女的是怎样练成的
昆明周记
《幻想一:网络连续剧》之一
《幻想二:网络连续剧》之二
何平序
都不是东西
崔健印象
从一个流言说起
吃错药引起的爱情
灿烂的文明在哪儿?
被傻福的
把刀插在朋友肋上
何东提问
为梁左序
……[看更多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