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孤独的猎手

分類: 图书,小说(旧类),外国小说,美洲,美国,
品牌: 卡森·麦卡勒斯|译者
基本信息·出版社:三联书店上海分店
·页码:342 页
·出版日期:2005年
·ISBN:7542621343
·条形码:9787542621344
·包装版本: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心是孤独的猎手》故事的背景类似于《伤心咖啡馆之歌》中炎热的南方小镇。她说:“小说中两个聋哑男子的同性之爱令人感动,而同性之恋又是若有若无的,时而激烈,时而沉默。主旨凸显的是麦卡勒斯式的主题:孤独是绝对的,最深切的爱也无法改变人类最终极的孤独。绝望的孤独与其说是原罪,不如说是原罪的原罪。”而名为lostpast的南京读者刚读完《心是孤独的猎手》,她认为《心是孤独的猎手》比《伤心咖啡馆之歌》更能展开对“孤独”的独立表达。她说,“书中让我记忆深刻的是一个穷人家的小女孩,她藏在富裕人家的花园里,偷听老式收音机里传出的莫扎特,黑暗中爬上屋顶,寂静中回想莫扎特。小女孩会慢慢成长,逐渐变得冷静,直至平淡,麻木,但在黑暗中聆听内心声音的读者都能从她身上找到彻骨的孤独。每个人都孤独,却并未因这相似的孤独相连,人终究是孤独的,好像人终归是要死的。这是一条阴冷的真理,一个残酷的真相,麦卡勒斯却将其描绘得生动而尖锐,描绘得可以容忍,也必须容忍。”“麦卡勒斯作品看似荒诞,但在她的笔下,那些人物仿佛有了生命,有着缜密的逻辑和属于他们自己的命运,作家、读者、批评家都无法控制。”有译者似乎在为麦卡勒斯寻找学理依据。
作者简介卡森·麦卡勒斯,20世纪美国最重要的作家之一。1917年2月19日生于美国佐治亚州的Columbus。29岁后瘫痪。著有《心是孤独的猎手》、《伤心咖啡馆之歌》、《婚礼的成员》、《黄金眼睛的映像》、《没有指针的钟》等小说作品。其中,《心是孤独的猎手》在美国“现代文库”所评出的“20世纪百佳英文小说”中列第17位。1967年9月29日麦卡勒斯在纽约州的Nyack去世,时年50岁。
媒体推荐书评
“一本非凡的书……[麦卡勒斯]以势不可挡的磅礴气势和把握[写就]。
”
——New York Times
“毫无矫揉造作的虚假情感……对人类灵魂之终究无法安慰和治愈有着
惊人的洞察力。”
——Klaus Mann
“当我们读完[此书],一种被真理滋养的情感油然而升……”
——May Satton
“如同所有原创天才作家,麦卡勒斯小姐令我们认识到,我们对真实世
界中某些明显的东西视而不见……她是一位有着罕见洞察力的大师.无与伦
比的小说家……一位顶级作家。”
——V.S.Pritchett
“在她[麦卡勒斯]的作品中,我发现了那种自赫尔曼·麦尔维尔之后,
我们的非韵文类作品中不再拥有的强劲而高贵的精神。”
——Tennessee Williams
“她[麦卡勒斯]的艺术是伟大而忧郁的,且首先是极为成熟的。”
——Elizabeth Bowen
编辑推荐《心是孤独的猎手》曾被评为百部最佳同性恋小说之一,在榜单上名列17,据翻译陈笑黎介绍,这是麦卡勒斯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她一举成名的作品,出版于1940年她23岁之时。《伤心咖啡馆之歌》作者麦卡勒斯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她最具震撼力的代表作,居“现代文库20世纪百佳英文小说”第17位,曾被评为百部最佳同性恋小说之一。故事的背景类似于《伤心咖啡馆之歌》中炎热的南方小镇。小说主要讲述两个聋哑女孩的同性之爱,她们自言自语又听不到对方的心声,同性之恋若有若无,主旨凸显的是麦卡勒斯式的主题:孤独是绝对的,最深切的爱也无法改变人类最终极的孤独。
目录
第一章/1
第二章/91
第三章/311
……[看更多目录]
文摘书摘
米克把烟抽了一半,猛地掐灭,将烟屁股沿着屋顶的斜坡弹了出去。她
俯下身,脑袋可以搭在手臂上栖息,她就对自己哼歌了。
这很怪——几乎每时每刻总有一首钢琴曲或是其他曲子,在她脑子里转
来转去。不管她在做什么或想什么,它总在那儿。布朗小姐——她家的房客
,房间里有一台收音机。去年一整个冬天,每个星期天下午米克都会坐在台
阶上听节目。那些曲子可能是古典音乐,是她印象最深的。有一个家伙的曲
子,她每次听时心脏都会缩紧。有时候他的音乐像是五彩缤纷的水晶糖,有
时候却是她所能想象的最温柔、最悲伤的事物。
突然传来一阵哭声。米克坐直了,听。风吹乱了额前的刘海,明亮的阳
光将她的脸照得苍白而潮湿。哭泣声还在持续,米克用手和膝盖沿着突峭的
屋顶挪动。她移到了尽头,身子向前探去,趴在屋顶上,这样她的脑袋就可
以伸到屋顶外面,看清屋下的地面。
孩子们还待在原地。巴伯尔蹲在什么东西上,在他的旁边有一个小小的
侏儒般的黑影子。拉尔夫仍被拴在童车里,他刚刚学会坐着,正抓住童车的
四周,帽子歪在脑袋上,哭。
“巴伯尔!”米克向下大叫,“看看拉尔夫要什么,拿给他。”
巴伯尔站起来,直直地盯住婴儿的脸,“他什么也不想要。”
“好吧,那就好好地摇摇他。”
米克爬回到她刚才坐着的地方。她想好好地思考一下,唱歌给自己听,
做一些计划。但是拉尔夫还在嚎啕大哭,她根本无法安静下来。
她大胆地向下爬,想爬到屋顶边的梯子那儿。斜坡很陡,只有很少的几
块木头钉在上面,而且相隔很远,这是工人们搭脚用的。她晕了,心脏跳得
很快,她在颤抖。她用命令的语气大声告诉自己:“用手紧紧地抓住这儿,
慢慢滑下去,右脚踩住,站稳了,重心摆到左脚。镇定,米克,你要镇定。
”
向下是任何攀登行为中最艰难的部分。她花了很长时间才够到梯子,终
于感到安全了。当她最终站到地面时,看上去矮小了许多;她的双腿一瞬间
像是要随着她一起垮掉了。她拽了一下短裤,将皮带紧了一扣。拉尔夫还在
哭,但她不再理会他的哭声,走进这所新的空房子里。
P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