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阅读学/文学论丛(文学论丛)
分類: 图书,文学(旧类),文学理论,综合,
品牌: 龙协涛
基本信息·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页码:363 页
·出版日期:2004年
·ISBN:7301080948
·条形码:9787301080948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文学论丛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本书立足于学术前沿,探讨了文学阅读学的基本规律,作者将现代西方接受美学和中国古代文论中的鉴赏论结合起来,联系中外文学创作及鉴赏的实践,实证阅读分析中国文学史上的名篇佳作,以期建构中国化的文学阅读学的理论框架。
全书11章,从文本对象与接受主体,文学语言密码的破译到阅读想像的超验性,从阅读中的情感导向到心理定势,从艺术符号的解读阅读者的自我确证和再创造。
作者在世界文化的背景下,努力把中国固有的名词、概念激活、更新,将西方的理论实现有效的嫁接和转换。本书引证丰富翔实,辨析透彻精到,文笔清秀朴实,熔中西文论于一炉,是一部有独到见解的理论著作。
作者简介龙协涛,1945年1月8日生,湖北省孝感市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理事长、编审。曾任北京大学学报主编十年,任期内该刊蝉联第一、二届国家期刊奖,个人荣获“全国百佳出版工作者”称号。
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从事文艺理论和美学研究。出版著作《艺苑趣谈录》(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文学读解与美的再创造》(台湾时报文化出版公司1993年)、《读者反应理论》(台湾扬智出版公司1997年)、《现代美育教程》(与人合著)(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等5本,选编《鉴赏文顾》(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担任其中金克木散文精选《华梵灵妙》、汪曾祺散文精选(京华心影)、张中行散文精选《桑榆琐话》三卷分主编等7本,发表学术论文、书评、文艺短论、随笔、散文等百余篇。
目录
序
概论
第一章 文本对象与接受主体
第一节 文本是召换性的语符结构
第二节 文本对象与接受主体的双向交互创造
第三节 读者的作品是上帝
第四节 文本对象的客观规定性
第二章 语言潜能的释放
第一节 突破语言的逻辑规则
第二节 借文句的阶梯跃入审美的时空
第三节 “不立文字”与“不离文字”
第四节 整体的模糊把握
第五节 必要的细掂精核、锱铢必较
第三章 精神密码的破译
第一节 由理解性诠释到深屋信息交换
第二节 历史文化的观照
第三节 哲学意味的体悟
第四节 意象纷呈,触类多通
第四章 阅读想像的超验性
第一节 眼里所见不及心头供奉
第二节 接受主体的非观实相像
第三节 “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第五章 读解流程中的情感导向
第一节 接受主体的角色效应
第二节 “热读”与“冷观”
第三节 情感导向的两极性
第六章 文学阅读的心理定势
第一节 “天下人何限?慊慊只为汝!”
第二节 期待-预设-回味
第三节 证同下趋异
第七章 雅俗共享:不同阅读层次的交汇
第八章 艺术符号的读解
第九章 文学接受是人的本质自我确证
第十章 接受主体的再创造永无止境
第十一章 中国传统的文学读解理论
附录
后记
……[看更多目录]
序言人类的文学艺术实践活动包含两大基本环节,一为创作、生产,一为接受、消费。两者相互促进,互为反馈,推动着文艺的变革和发展,当两者趋于相对的动态平衡,产生了良好的谐振和共生效应时,文艺的繁荣局面和黄金时代才能到来。
龙协涛君这本《文学阅读学》,研究的是文学实践活动的后一个环节,粗略浏览,我感到这个选题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对生产和消费有过精辟的论述,他一方面提出“生产生产着消费”的观点,另一方面又强调只有“在消费中才证实自己是产品、才成为产品”的思想。马克思是从经济学论述物质的生产和物质的消费,作为精神的生产和精神的消费,文学创作和文学阅读的关系,我以为后者更显重要。设想一位作家写出一部作品,如果无人问津,没有读者市场,只为国家版本图书馆所收藏,它的价值和意义何在?《文学阅读学》以文学消费这一重要环节为研究对象,探讨作品的接受和传播规律,探讨作品的审美价值得以实现的条件和途径,探讨作品的艺术魅力何以日读日新,历久不衰,这不是十分有意义的课题吗?
我看中这本书选题的价值还有另一层感想。研究文艺学,不外乎要研究创作规律和阅读规律,对于一位作家来说,当然他更要研究创作规律,要读一读作家写的创作谈和学者写的创作论之类的书。然而,鲁迅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一文中夫子自道,关于《小说作法》之类的书,他一部都没有看过,他之所以写出了《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不朽名篇,主要得益于阅读了大量的短篇小说。岂止是一个鲁迅,有许许多多作家都是这样由阅读走上创作道路的。
文摘第二章 语言潜能的释放
第一节 突破语言的逻辑规则
文学读解从语言文字入手,必须首先弄明白文学语言的结构特征。
“想像一种语言就意味着想像一种生活形式”①,维特根斯坦(L.Wittgenstein)这句名言说出了语言的丰富性、多变性和可塑性。洛特曼(Y.Lotman)曾指出,诗的特性就在于它激活了词语的全部潜能,迫使它携带远多于其在日常语言中所携带的丰富含义。我国古人也看到了“文不能言者,诗或能言之”。同日常语言相比,诗歌语言具有极大的弹性,它所蕴含的信息量成几何级数增加。怎样才能“激活词语的全部潜能”呢?不外乎打破语言的恒常模式的组合规则,实现词语的重组、结构的变形和语境的创造。锻就文学语言特有“语法”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逐渐与普通语言的规范相分离的“非逻辑”,甚至是“反逻辑”的过程。文学语言似乎故意触犯普通语言规律的尊严,处处表现得不恭,它是语言家族中狂放不羁的浪子悍妇。
著名学者童庆炳把日常生活语言和文学语言区别为“外指性”的和“内指性”的,“外指性”是讲生活语言一定要指称语言符号以外的现实环境,而文学语言的“内指性”特征,“只要求它符合作品的艺术世界的诗意逻辑,而不必要经过客观生活的验证。
后记梁启超曾指出:“凡‘思’非皆能成‘潮’,能成‘潮’者,则其‘思’必有相当之价值,而又适合于其时代之要求者也。凡‘时代’非皆有‘思潮’,有思潮之时代,必文化昂进之时代也。”他又进而分析道,举凡时代思潮,必因“环境之变迁,与夫心理之感召,不期而思想之进路,同趋于一方向,于是相与呼应汹涌,如潮然”①。时代思潮必是时代精神的反映和彰显。当前,由于中国学术生态失衡,学风浮躁已成为一大积弊。在众声喧哗的热闹中,在甚嚣尘上的炒作中,在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急剧变幻中,多数只能称之为“思”者,不能称之为“潮”者,结果必然是时过境迁,岁月不留痕。在学术界、出版界风靡各种各样的“热”中,有一种鉴赏热,装潢精美、越编越宏大的各种系列的鉴赏辞典联翩问世,竞奇斗新,琳琅满目。由此,我引出两点感想:
其一,鉴赏虽然要以作品为客观对象,即要从作品出发,但赏者、玩者活泼心灵的自由抒发,必然带有较浓重的个性色彩和主观情意性,从个人的价值尺度和参照体系引出符合自己兴趣的感受和结论。所以,鉴赏说到底是人们的一种精神欲求和权利,只要是有感而发,言之成理,就应当允许歧见叠出、多元并存的格局。我们能把某一篇赏析文章当做不可企及的典范吗?当做惟一正确的标准吗?能够认为某一篇赏析文章就已经穷尽了某一篇作品的意蕴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既然如此,把一篇篇赏析文章汇编起来奉为圭臬,称之为工具书“辞典”,恐怕是不妥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