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小说与诗词(古代小说文化简论丛书)
分類: 图书,文学(旧类),文学理论,文学评论与研究,小说,
品牌: 牛贵琥
基本信息·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
·页码:147 页
·出版日期:2005年
·ISBN:7203052656
·条形码:9787203052654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古代小说文化简论丛书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古代小说与诗词》内容为:大量的诗词穿插于小说之中,是中国古代小说的特色之一。那么古代小说和诗词是什么样的关系,为什么会有关系,它们之间的关系产生了什么作用,理想的关系又是什么?《古代小说与诗词》不仅要探讨这些问题,而且要把小说与诗词的关系放在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长河里去观照,寻绎出古代小说如何由初始阶段一步步走向成熟的轨迹。
编辑推荐《古代小说与诗词》是古代小说文化简论丛书之一。
目录
前言
一 古代小说与诗歌
二 古代小说与诗词为何产生联系
三 诗词在古代小说中的作用
四 诗词与古代小说的联系中所存在的问题
五 诗词与小说之融合
主要参考书目
……[看更多目录]
序言诗云:
自古文章善变讹,诗词小说竞如何。
相投胶漆终堪喻,渭浊泾清同入河。
大量的诗词穿插于小说之中,是中国古代小说的特色之一。那么古代小说和诗词是什么样的关系,为什么会有关系,它们之间的关系产生了什么作用,理想的关系又是什么?本书不仅要探讨这些问题,而且要把小说与诗词的关系放在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长河里去观照,寻绎出古代小说如何由初始阶段一步步走向成熟的轨迹。为了能引起读者的兴趣,我们先举几个例子来略表观点。
《醒世恒言》有一篇《佛印师四调琴娘》的小说。其中苏东坡请佛印听琴娘唱曲后,有以下一段:
佛印口中不道,心下自言:“唱却十分唱得好了,却不知人物生得如何?”遂拈起笔来,做一词,词名[西江月]:
窄地重重帘幕,临风小小亭轩。绿窗朱户映婵
娟,忽听歌讴宛转。
既是耳根有分,因何眼界
无缘?分明咫尺遇神仙,隔个绣帘不见!
佛印写罢,学士大笑日:“吾师之词,所恨不见。”令院子向前把那帘子只一卷,卷起一半。佛印打一看时,只见那女孩儿半截露出那一双弯弯小脚儿。佛印口中不道,心下思量:“虽是卷帘已半,奈帘钩低下,终不见他生得如何。”学士道:“吾师既是见了,何惜一词?”
文摘我们看得很清楚,众人所称赞的“神化”也好,“体贴”也好,“辞藻”也好,都是宝玉凭空想像出来的描写、修饰之词。后面的“号令秦姬驱赵女,艳李裱桃临战场。绣鞍有泪春愁重,铁甲无声夜气凉。”“贼势猖獗不可敌,柳折花残实可伤。魂依城郭家乡近,马践胭脂骨髓香。”莫不如此,都是作者虚构的。正如宝玉自己的观点:“他自为古人中也有杜撰的,也有误失之处,拘较不得许多,若只管怕前怕后起来,纵堆砌成一篇,也觉得甚无趣味。因心里怀着这个念头,每见一题,不拘难易,他便毫无费力之处,就如世上的流嘴滑舌之人,无风作有,信着伶口俐舌,长篇大论,胡扳乱扯,敷演出一篇话来。虽无稽考,却都说得四座春风。虽有正言厉语之人,亦不得压倒这一种风流去。”宝玉的观点正是作者的观点。事实上作诗就应该这样作,不然就不成其为诗,等同于记史、议论之文了。
由上众清客之言可知,在古人的观念里,诗是容许想像和虚构、寄情寓感的。这和对以史为特点的叙事性文体的理解和要求是不一样的。朱彝尊在《陈纬云红盐词序》中讲:“善言词者,假闺房儿女之言,通之于《离骚》变雅之义,此尤不得志于时者所宜寄情焉耳。”虽说的是词,诗也是一样的。梁启超则在《小说小话》中讲:“小说之描写人物,当如镜中取影。妍媸好丑令观者自知,最忌搀入作者论断。……夫镜,无我者也。”是以诗正好可以补充古代小说想像和模拟的不足。小说和诗词也是在这样的基础上相得益彰。(事实上,对于小说中描写和评论一类诗词,人们在阅读时也将其从小说叙事中分离出来,看成是作者自己想像的和评价的,与其叙事无关。)
虽然如上篇所言,诗词在某些情况下要依赖小说才能增加读者的兴趣,但古代小说和诗词的关系主要还是表现在小说对诗词的利用和小说向诗词的靠拢。不论人们喜欢也罢,不喜欢也罢,古代的小说就是如此。那么为什么中国古代的小说是这个样子呢?为了搞清这个问题,还须从中国古代文学的特色谈起。
如果有人问及,中国古代文学之主流是什么?人们都会说,是诗歌。袁行霈先生就说:“中国文学的长河,是以诗歌为主流的。中国诗歌的历史源远流长,如果从《诗经》算起,也有三千多年了。……如果说诗歌是中国文学的主流,那么,抒情诗便是这主流中的主流,因而,抒情性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中国文学的一个重要特点。”(《中国文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1—14页)
人常说,中国是诗的国度。历代的论文之作,实际上主要论的是诗。直到现在,大多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