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与医学伦理
分類: 图书,医学,基础理论,医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品牌: 王平
基本信息·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
·页码:235 页
·出版日期:2005年
·ISBN:7307046164
·条形码:9787307046160
·包装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优死,是社会进步的标志,是精神文明的呼唤,是人类善待生命的体现,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本书系统论述了与人的优死有关的生理学、哲学、心理学、伦理学及社会学等问题,同时,系统地探讨了死亡标准、临终关怀、安乐死及死亡教育等优死实践问题。
编辑推荐优死,是社会进步的标志,是精神文明的呼唤,是人类善待生命的体现,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本书系统论述了与人的优死有关的生理学、哲学、心理学、伦理学及社会学等问题,同时,系统地探讨了死亡标准、临终关怀、安乐死及死亡教育等优死实践问题。
目录
绪 论 /1
第一章 死亡之谜的破解与认识 /3
一、死亡研究概况/3
(一)人类死亡研究史况 /3
(二)如何研究死亡/10
(三)人类死亡学的建立 /12
……[看更多目录]
文摘书摘
二、临终关怀的特点
(一)临终关怀的基本特点
1.服务对象既包括临终病人也包括病人家属在医院看病,医护人员主要是为病人服务的,家属则是站在医生一边,和医生一起为病人奔波。在临终关怀中,家属则不仅为病人服务,而且也成为医护人员或者说临终关怀团队服务的对象。临终关怀的特点就在于,医护人员在关怀临终病人的同时,也要做好对临终病人家属的关怀照顾工作。特别是在病人死亡和死后的时期,要使家属能够加强自我护理,承受“丧失”的打击,接纳“丧失的自我”,以适应新的生活,这对保护和增进家属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2.服务的内容广泛全面
临终关怀服务并非单纯的医疗、护理服务,而是包括医疗、护理、心理咨询、死亡教育、社会支援和居丧照护等多学科、多方面的综合性服务。其范围一般包括对疼痛或其他各种症状的控制,如药物止痛、神经阻滞止痛;对临终病人和家属的心理安慰;发动社会各界对临终病人及其家属的物质帮助和精神支持的社会支援;病人死后对家属的居丧照护等。
3.服务形式多样化、本土化
临终关怀的服务形式具有服务方式多样化、本土化的特点。英国的临终关怀服务以住院照护的方式为主,即注重建立临终关怀院。美国则以家庭临终关怀服务为主,即开展社区服务。
我国的临终关怀工作者,则正在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临终关怀服务方式。从目前发展的状况来看,以临终关怀病房的形式比较普遍,因为这种形式可以利用医院病房的原有人员和设备,人员经过短期培训,能够较快地开展工作.当然,在社区医疗的支持下,居家照护也是具有发展前景的形式,这对在家中照护临终病人就具有特别的实用意义。P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