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形态与文化身份:现代性和第三世界的在场(都市与文化译丛)(Ideology and Cultural Identity:Modernity and the Third World Presence)
分類: 图书,哲学,哲学理论,辩证唯物主义,
品牌: 乔治·拉伦
基本信息·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
·页码:236 页
·出版日期:2005年
·ISBN:7532087832
·条形码:9787532087839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都市与文化译丛
·外文书名:Ideology and Cultural Identity:Modernity and the Third World Presence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目前大陆学术界对伯明翰学派的理论著作翻译的数量很少,反映20世纪90年代以后英国文化研究成果的译作几乎还没有,本书是乔治·拉伦第一本中译本,乔治·拉伦继承了伯明翰学派鲜明的批判立场,始终将意识形态观念置于其理论研究的中心地位,并对意识形态概念的产生、发展、演变乃至未来作了细致详尽的阐释。作者往往能够超越民族国家和民族文化的局限,以某种全球化的批评眼光来看待各种文化现象和哲学思想,本书是作者最重要的代表作。学术价值较高。
目录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意识形态、理性与他者的构建
引言
意识形态与理性
马克思与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全球化及其他形式的压迫
理性与减少差异
理性与种族主义
历史主义与忽略一致性
第二章 意识形态与对理性的攻击
引言
意志至上:叔本华
权力意志:尼采
遗留物和衍生物:帕累托
工具理性的问题:"批判理论"
第三章 结构主义与阿尔都塞学派的解体
引言
路易·阿尔都塞的自相矛盾
阿尔都塞学派的分裂与解体
阿尔都塞学派中的正统派
起表述作用的政治与起质问作用的意识形态
阿尔都塞学派与马克思主义的分化
意识形态、符号学和精神分析
第四章 后结构主义与后现代主义
引言
福柯与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与认识论的终结
政治与话语逻辑
后现代主义
从意识形态到极权主义元叙述:利奥塔
从意识形态到超现实:波德里亚尔
后现代主义对意识形态的批评
第五章 哈贝马斯与新理性观
引言
意识形态观
几点批评
意识形态的终结?
朝向新的理性观和理性化
交往理性、认同和真理
种族中心主义、相对论和文化身份
第六章 文化身份、全球化与历史
引言
现代性与个人身份
全球化与时空浓缩
全球化与民族身份文化身份与本质论
文化身份、历史和差异
人名中英文对照表
参考论文中英文对照表
参考书目中英文对照表
……[看更多目录]
序言亨利·列斐伏尔作为“都市研究”领域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一再强调空间问题是当代人文社会科学必须认真对待的重大问题,空间性与社会性、历史性的思考应该同时成为人文社会科学的内在理论视角。列斐伏尔将空间的重组看成是战后资本主义发展以及全球化进程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列斐伏尔认为,20世纪资本主义发展的特征在于世界范围内工业社会向都市社会的转变,资本主义工业化进程对都市空问不断进行重构,而都市化则是资本建立其稳固基础的必然要求。同时由于城市同样是日常生活、使用价值消费以及社会再生产的场所,作为区域性的具体地点,城市是全球化矛盾最突出、最尖锐的地方。因此“都市研究”的重要性,已经主要不在于全球范围内都市人口的急速膨胀,或者都市化过程的广度与深度,而在于城市已经成为了全球化矛盾的焦点,成为了都市问题与更为隐蔽的文化问题的结合场所。
可以说,“全球化”作为一种改变现状的变化范式,已经成为了替代“现代化”的一种话语和社会想象。显然,全球化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政治或社会学问题,它同时也是一个文化认同问题,这一文化认同问题与全球化所造成的时间一空间观念上的巨变是联系在一起的。如今,发生在遥远地区的种种事件,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直接、更迅速地对我们发生着影响。反过来,我们作为个人所作出的种种决定,其后果又往往是全球性的。由于互联网等科技和社会组织方式的推动,人类日常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迁,在场的东西的直接作用越来越为在时间
本书通过对近阶段的思想家和学术思潮的分析,特别通过突出非理性主义、后结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理论或意识形态批评,补充完善了《意识形态概念》和《马克思主义与意识形态》这些早期著作中提出的观点。不过,本书的一个目的是在全球这一更广阔的背景下讨论这些观点:一是将第三世界的存在考虑在内,其次深入到文化身份的问题。我对这些相关问题的研究深受伯明翰大学文化研究系的学术氛围、教学及讨论的影响。在有关文化身份的问题上,理查德·约翰逊对我的研究的影响尤其重要。他本人也许并不知道这一点,他也与本书的一切缺陷毫无关系。我也想感谢托尼·吉登,不仅因为作为编者,他的一些建议使本书大为改观,而且也因为他的一些观点极大支持了我对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的看法。我非常感谢政体出版社和布莱克威尔出版社的许多人,他们在我出国期间,高效率地完成了本书的出版工作。这里尤其应该感谢林丹·斯塔福德出色的文字编辑,是他使文本得到极大的完善。不过不管怎样,我还是要对我的英语中仍有的不恰当之处负责。
文摘意识形态与理性
意识形态这个概念是在早期资产阶级反抗封建主义和传统贵族社会的背景下产生的。这些斗争恰好也是18世纪启蒙运动的背景,更确切地说,意识形态概念最早出现于启蒙运动这一文化和哲学环境之中。从这一历史背景,我们可以明白为什么意识形态概念首先被当作科学观念,继承了对理性的高度信任;其次被视为批判的武器,用来反对旧的政体。这两个方面紧密相连,不可分割。正因为相信真理可以通过理性和科学获得,相信掌握了真理,就可以理性地重建社会,启蒙运动满怀信心地批判非理性、形而上学及宗教思想。这类知识不仅被认为是虚假迷信的,而且通过在民众中传播愚昧和错误来为贵族权力服务,维护贵族权力。人类的困难被认为与愚昧和偏见有关,理性和世俗教育因此被认为可以使人类获得解放。作为科学,意识形态也因此包含着对进步、理性和教育的重新信任和乐观态度,相信人类的解放。
理性信仰,特别是对工具理性的信仰,与一种批判的意识形态观紧密相连。一切看起来传统或落后的东西,一切不能带来进步的东西,都是理性的对立面,都是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因此成为反面概念,被用来维护理性,批判所有那些不具有进步性、不能帮助控制自然、造福人类的观念。工具理性以人为本,具有主体性。人是中心,是万物的尺度。工具理性是我们进行控制和统治的工具,是帮我们精打细算、带来开支和收益的工具。工具理性因此往往把那些对人类有益的东西简化为增加生产力的东西。理性成为生产的辅助手段,意识形态成了它的批判武器。